Baidu
map

“重症八仙”之一郑瑞强:晚上做梦都是病人还能怎样救治

2020-05-05 王艾冰 健康时报

“对重症患者进行救治,意味着每天都要跟死神搏斗,有时真的会有一种无力感,经常会想我尽了这么大的努力,想了这么多办法,为什么还不能将病人救起来。”被称为“重症八仙&r

“对重症患者进行救治,意味着每天都要跟死神搏斗,有时真的会有一种无力感,经常会想我尽了这么大的努力,想了这么多办法,为什么还不能将病人救起来。”被称为“重症八仙”之一、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1月23日接国家卫健委通知紧急前往武汉,4月26日才返回江苏,在武汉的95天里,郑瑞强有很多称号,“重症八仙之一”“国家留在武汉的最硬的鳞”。但郑瑞强却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这些称号都是开玩笑时起的,对于我个人来说,只是代表着更大的责任。”

初到武汉:每天在“红区”都要待很长的时间

1月23日,郑瑞强接到了请他去武汉支援的电话。“没有问题,什么时候到?”郑瑞强没有丝毫犹豫,只说了这一句话。得到的回应是,“今天。”

“其实接到这样的通知并不意外,一直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郑瑞强告诉记者,下午一点半从家出发,平时只需要3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他这一次用了8个半小时的时间,到达武汉安顿下来已经是深夜11点了。

第二天一早,郑瑞强和其他3位专家一起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下午他便一个人去了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病房,这也是他之后在武汉支援时间最久的一个地方。

“到达肺科医院后,我看到他们重症一区十张床位的病人全部在做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等,当时已经有两台ECMO在运转。”郑瑞强告诉记者,来到武汉之后才发现,整个武汉的疫情比我想象的严重的多,病人非常多,危重病人也非常多,病人存在住院困难客观现实,很多武汉市民处于恐惧心理一窝蜂挤在发热门诊。

1月25日,大年初一,郑瑞强和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早上8点开始进入红区,晚上7点才出来。“当天根本没有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其实,最开始的阶段每天在红区都要待很长的时间。”郑瑞强笑着说,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病人治疗的需要。

“刚去武汉的时候有很多问题,护目镜起雾、N95口罩水蒸气冷凝下来形成冷凝水、防护服和鞋套都流满了汗水等等。”郑瑞强告诉记者。能多救一个是一个。这句话是我们的心声,,我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呼吸治疗流程被国家治疗方案所采纳

郑瑞强介绍,“早期时,一些医生对于高危的操作有一定畏惧心理,比如气管插管,因为这是一个传染病,早期大家都没有经验,这是可以理解的。”

郑瑞强告诉记者。在武汉市肺科医院近80天的时间里,郑瑞强、胡明和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绪言被誉为武汉市肺科医院的“重症三个火枪手”,他们联手创制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治疗流程”,并被国家治疗方案所采纳。他们联手救治危重症患者约80余名。

郑瑞强三人写的诊疗方案,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什么情况下插管,达到什么指正的时候要上有创通气等等治疗程序做规范化的指导。“当时我们想的就是,虽然武汉是战时状态,但是病人的救治不能是战时状态,一定要规范。”郑瑞强说。

“当时在各个定点医院进行巡查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会对一些高危操作进行示范,这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个认识,就是只要做好有效的防护,这些操作就是安全的。”郑瑞强介绍,当时武汉市肺科医院的一个年轻的医生,给他讲了一句话说,“专家来了之后不在于做了多少操作,更多的是你们告诉我们这些年轻医生,这些操作是安全的,让我们敢去做这些事。”

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病房在郑瑞强等三人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生命的奇迹,一个病区7台ECMO同时运转。

“7台ECMO同时运转,对于医生而言是非常巨大的压力,要不停的监测,因为平时很少有一个医院有这么高比例的ECMO同时运转。”郑瑞强表示,日常工作中,保障一台ECMO正常运转,至少需要2个医生,3个护士。

最难忘的病人:将近50天才把ECMO撤下来

“在重症病区工作,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程序,那就是任何高危操作都需要家属的知情同意。”郑瑞强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病危通知依然要按照规定下达给家属,但是家属们过来医院签字又不合适,我们的医护人员就会通过打电话、发微信录音的方式去履行这一程序。”

“病危通知下去,家属们都表示相信我们医生的操作,让我们放开治疗。”郑瑞强表示,家属们也都说,知道医护人员是在不惜一切代价,尽力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救治。

郑瑞强说,“这只要你有办法救治,不用考虑费用的问题,只考虑救治的问题。郑瑞强给记者讲了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位病人,“他做了55天的ECMO,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他的肺功能都不回来,那时候真的感受到了无力。”

“还有病人将近50天才把ECMO撤下来,这在平时是很难碰到的。”郑瑞强说,因为一般来说四个星期左右的ECMO这个病人还救不回来,我们就认为救回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另外家属经济方面也很难承受。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不停地问自己,我还能怎么办,还有什么办法。”郑瑞强无奈地表示,“最严重的时候,做梦都是我还能干什么,我还能用哪些手段这个病人才会好起来。”

郑瑞强告诉记者,“重症患者的救治,不可能把所有的病人都救过来,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我自己的想法的就是如果病人没有抢救过来一定要清楚为什么没有救过来,这种问题在其他病人的治疗上一定不能出现。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但是不成功的教训更需要总结。”

“因为这些病人的治疗需要ICU的医生,而我正好是一个ICU的医生。”郑瑞强说,“95天的时间,真的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不容易,体会到了武汉人民的不容易,武汉挺过来了,也一定能恢复以前的繁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严查病人外转!北京发文规范医生多点执业

通知重申了关于2017年初卫计委《关于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对于北京市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其中关于医院外转病人方面,对医院和医生做出了这样的规定。通知明确,要健全医院外转病人的会诊、申请等管理制度,规范外转病人工作。未经医院授权或批准,任何科室、医师不得以介绍、咨询、推荐、当日挂号已满等理由将患者外转至医师本人或利益相关者多点执业的其他医疗机构牟取利益(包括出诊

哈佛刘小乐:免疫治疗只能助攻抗癌, 病人需“每人一味药”

人类在攻克癌症的路上,尝试了直接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手段,但始终没有看到彻底治愈的希望。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在治疗黑色素瘤、肺癌等方面屡建奇功,一时激起科学界和患者热情高涨:癌症即将被终结?“有些病人本来是无药可救了,但在接受免疫疗法之后可以彻底治愈,所以大家非常兴奋。但是到现在为止,最常用的免疫疗法仍然只是有少部分病人可以获益,不同的癌种对免疫疗法反应不一,即使是同一种癌种的病人反应也不一

怎么办,我介绍来手术的病人要死了!

一亲戚因盆腔可扪及硬块、伴有腹痛、月经量增多找到我,希望我介绍妇科大夫看看。因为在妇科轮转过很长时间,我自然而然地答应了这个请求,带她到妇科开B超检查,结果显示多个大小不一的子宫肌瘤,达到手术指征,我帮她办理入院手续等待手术。医生建议子宫全切,患者听到手术非常害怕,我安慰患者:“现在是做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痛苦小,他们每年都做好多例呢,做得很快,你放轻松,不用这么害怕。”因为我在另一个院区工作

医护日记|人生第一次戴着口罩睡觉,以防病人再有情况

【编者按】2020年春节,寒风凛冽,病毒肆虐。万家灯火团圆之际,有一群人他们“逆行”向前,放弃假期,放下家庭,坚守在临床第一线。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早日战胜疫情,守卫人民健康。从1月26日起,澎湃新闻浦江头条栏目推出《医护日记》,记录那些在临床一线为人民健康而战的医护人员。金银潭医院隔离病里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员。 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供。昨天夜班,今天一觉睡醒已是黄昏。夕阳西下,希望它能带走笼罩在

lancet:以病人为中心的多病患者护理模式

研究认为,多病患者护理仍是十分困难的,3D模式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Sci China Life Sci:大规模散发主动脉夹层病人基因筛查揭示国人主动脉夹层新致病基因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内科最危重和紧迫的一种急症,难以及时诊断,致死率高,预后差。有报道表明,主动脉夹层发病后48小时内,每延误一小时确诊,就会增加病人1%~2%的死亡率。该病起病隐匿,发病前无明显征兆,而一旦发病,病人却可以猝死。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复杂,遗传性致病因素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目前报道中约25%的病人可以在已知的13个主动脉夹层致病基因上找到致病突变。然而,主动脉夹层已知的致病基因主要发掘自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