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1年6月,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困扰全球人民,使各国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的新冠病毒依然势不可挡、如影随形。全球已有2.5亿人感染,175万人死亡。新冠病毒何时才能消失?未来会和人类共存吗? 图源:pixabay建模预测 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家正在构建短期和长期预测,以此减轻COVID-19的大范围传播和危害。人们是否对病毒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季节是否会影响病毒传播?政府和个人作何决策和选择?这些谜团亟待解开。 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疾病建模专家约瑟夫·吴(JosephWu)表示:“未来新冠流行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融合的程度,以及我们采取何种预防措施。”抗疫任重而道远。图源:pixabay社交疏远,拒客于千里之外 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流行情况不同。中国、新西兰和卢旺达等在落实防疫措施后,发病率已显著下降;然而部分国家如美国和巴西,短时间内甚至从未封城,疫情再次席卷而来。 同时也存在振奋人心的消息:早期证据表明,个人行为的改变,如勤洗手和戴口罩有助于遏制新冠病毒的流行。圣保罗的阿亨比·莫伦比大学(Anhembi Morumbi University) 计算生物学家奥斯马尔·平托·内托(Osmar Pinto Neto)和他的同事们运行了超过25万个社交疏远策略的数学模型用以研究个人行为的改善究竟对新冠病毒的传播起到多大作用。 研究小组的结论是,如果50%-65%的人在公共场合保持谨慎,每80天进行一次社交疏远可能有助于防止未来两年出现进一步的感染高峰[1]。 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National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的研究数据[2]亦证实了社交疏远的有效性。 社交疏远 传播速度放缓也不能“高枕无忧” 在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呈下降趋势的地区,研究人员表示,最好的方法是仔细监测,检测和隔离新病例,并密切追踪他们的接触者。举例来说,香港的情况便是如此。这一战略将防止感染的大规模死灰复燃。 接触者追踪和隔离究竟进行到何种程度才能有效地遏制疫情?LSHTM传染病数学建模中心COVID-19工作组通过模拟分析[3]认为,要想控制疫情的爆发,必须迅速追踪到80%密切接触者,然而这项措施在部分国家或地区因疫情难控而难以实施。 以病例A被感染开始的模拟流程示例 冬天就要到了,疫情还会爆发吗? 事实证明,夏天并不能阻止新冠病毒传播,但温暖的气候可缓解疫情。据专家经验,病毒极可能在冬季再次爆发。冬季干燥的空气加剧呼吸道病毒的传播,吸入干燥空气可能会损害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 在气候寒冷时,人们更有可能呆在室内,此时通过飞沫传播病毒的风险更大。Neher研究小组得出结论[4],季节性变化可能使今年冬天北半球的疫情遏制难上加难。 未来,疫情可能会在每年冬天呈爆发之势。尽管已经感染新冠病毒成年人的二次感染风险会降低,但这将取决于对冠状病毒免疫力的消退速度。此外,新冠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在秋冬季的组合使人体呼吸系统面临更大挑战。 瑞典斯德哥尔摩冠状病毒检测阳性比率的季节变化 更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 疫苗的生产和应用以及免疫系统在接种疫苗或从感染中恢复后保持时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明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进程。 几项研究表明,抗体水平在几周或几个月后下降。如果新冠病毒遵循与非典相似的模式,抗体可能会在高水平持续5个月,在2-3年内缓慢下降[5]。 新冠病毒至少在未来18-24个月内显著活动,传播趋势呈现逐渐减少的高峰和低谷,或“缓慢燃烧式”的持续传播,没有明确的波动模式。然而这些情景仍然只是猜测,因为到目前为止,这场大流行并没有遵循既往病毒大流行传播模式,我们正处于一场没有先例的冠状病毒大流行中。 另一种可能性是对SARS-CoV-2的免疫力是永久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疫苗,在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之后,病毒也有可能在2021年之前自我毁灭。而哈佛研究小组发现,如果免疫力适中且持续约两年,似乎已消失的病毒最晚可能在2024年卷土重来。 然而这一预测有无法避免的缺陷,即未考虑到有效疫苗的开发。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26种新冠病毒疫苗目前正在进行人体试验,其中12种处Ⅱ期临床试验,6种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疫苗研发的不断突破照亮新冠治疗漫漫长途。 图源:pixabay 对于新冠病毒,我们无需过度惶恐,但仍不能掉以轻心,毕竟革命尚未成功,全民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1] Kennedy, D. M., Zambrano, G., Wang, Y .& Neto, O. P . J. Clin. Vir. 128, 104440 (2020).THE PANDEMIC’S FUTURE [2] Santana-Cibrian, M., Acuna-Zegarra, M. A.& Velasco-Hernández, J. X. Preprint at medRxiv [3] Hellewell, J. et al. Lancet Glob. Health 8,e488–e496 (2020). [4] Neher, R. A., Dyrdak, R., Druelle, V .,Hodcroft, E. B. & Albert, J. Swiss Med. Wkly 150, w20224 (2020). [5] Wu, L.-P . et al. Emerg. Infect. Dis. 13,1562–1564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