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无界 | 救死扶伤,不分国界
原创
dingka
梅斯医学
导语: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医生分国家,医道无国界。
关于医疗工作者的纪录片有很多,但本期向大家推荐的这一部,则是首次讲述了我国医务人员多年来对非洲进行医疗援助事迹。
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
为致敬中国首个医师节的建立,中央电视台推出这部名为《医道无界》的纪录片。
纪录片讲述了自1963年中国派出第一支援非医疗队后,55年来中国医疗援助非洲所作出的努力和成就,展现中国两万多名医疗队员践行“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一封来自非洲的信”
时间要回溯到1962年的12月,当时
卫生部办公厅对外联络室秘书钱君琦
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信函。
这封信是由
时任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默罕默德. 那卡叙署名,他向中国提出了外派卫生考察团进行相关援助的请求。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北角,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天然气储备十分丰富。
经过长达十年的武装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
独立伊始,百废待兴,本土医务人员十分匮乏,一些医院面临关门的窥镜。
因此,刚成立不久的中央政府向世界发出了援助请求,以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面对阿尔及利亚的请求,毛主席与周总理进行了彻夜讨论。
当时的中国也是“一穷二白”。
刚刚经历过粮食短缺的三年自然灾害,经济也处于艰难的恢复阶段。
此外, 还要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封锁,苏联又单方面撕毁合同,停止经济援助并撤走专家。
然而,考虑到1958年仍处于战火之中的阿尔及利亚便已经与中国建交,为了帮助更多的独立主权国家,以及获得世界的广泛认同,中央最终做出了外派医疗小组的历史性决定。
当时,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响应阿尔及利亚请求的国家。
“走,我们去支援阿尔及利亚”
住在湖北武汉的
徐贤泽
老人今年已经83岁,很多最近发生的事情都已不太记得。不过,当回忆起几十年前主任江丙凡与他说过的话时,许多细节却还清晰地记得。
1963年3月,包括徐贤泽在内的13名我国首批援非医护人员踏上了去往阿尔及利亚的行程。
当时新中国与西方国家还没有开辟航线,他们需要首先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走7天7夜到达莫斯科,然后辗转多程飞机才能最终到达阿尔及利亚的赛依达。
这也拉开了中国援非医疗事业的序幕。
8个月后,周总理开启了非洲10国之行,这也是建立了中非新型关系的“开山之旅”。
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总理提出了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新原则,以及经济援助八项原则。
周总理提出,我们对非洲国家进行的援助不是施舍,不是恩赐,而是朋友间的相互支援。
至此之后,我国每年都坚持向非洲各国进行医疗援助,几十年间不休不止。
2013年3月30日,
习近平在访问刚果共和国时,总结提出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最美圣诞礼物“
非洲是世界上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第二大的大洲,整个大陆生机勃勃,其英文名字“Africa”即来源于拉丁语“阳光炽热”。
在靠近赤道附近,有着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
2011年南苏丹宣布独立,同年与中国建交。
南苏丹矿产丰富,但由于刚建国不久,基础建设薄弱,社会服务缺失,此外,由于气候炎热潮湿致使疾病流行,这对整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带来了艰难了挑战。
2012年12月,我国首批援助医护人员抵达南苏丹朱巴教学医院。
由于时近圣诞节,因此中国医护人员的到来被认为是带来了“最美圣诞礼物”。
然而,在最初的兴奋之后,医护人员对当下南苏丹的医疗条件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尽管已经是南苏丹最大的公立医院,朱巴教学医院的医疗设施依然十分落后。
南苏丹95%以上的地区为热带草原,炎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蚊虫,而蚊子又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刚来南苏丹不久,两名中国医生便因疟原虫感染而发生了腹泻,高烧不退的严重症状。
通过与国内的传染病专家多番沟通,一周之后体温终于恢复正常,而腹泻症状两周之后才痊愈。
其中一位大夫体重竟然减轻了10公斤!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援非大夫们却并没有停下脚步。
因为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中,“医者”就是心怀悲悯,施行仁术,解除病患疾苦的义者。
其中就有骨科大夫刘群,他曾帮助一位骨折青年恢复断骨,从而免于手臂残废的发生。
而当时的医疗分队队长,普外科大夫朱兴国曾帮助一名叫做阿西娅的女性摘除腮腺肿瘤,同时很好地保护了面部神经。
“42年来的第一次热水澡”
在莫桑比克海峡的对岸,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的,是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
由于远离大陆,马达加斯加形成了独特地貌以及与众不同物种。
事实上,
我国对马达加斯加的医疗援助已经长达42年。
在首都塔那那利佛以及北部、东部、南部,分别有我们的四个医疗点。其中位于南部,安布文贝的安德罗伊中心医院医疗点条件最为艰苦。
由于安布文贝地处沙漠,气候炎热,因此淡水是十分奢侈的东西。
由于淡化海水不够彻底,烧的饭不仅味道偏咸,而且吃完还会肚子胀由于水压不够,城市中无法使用热水器,抽水马桶等基本设施。
42年来,一批批这里志愿服务的医疗队员从来没有洗过热水澡。
其间,中国政府曾与当地卫生部门商议,计划调整南方点的位置。
但当地的民众知道后都极力挽留,最终南方点仍然留在了安布文贝。
2017年,中国政府专门拨款改善医疗队的用水条件。
9月16日,南方点工作人员武静莲发来消息:我洗到了南方点292天的第一个热水澡。殊不知,这也是整个安布文贝的中国医疗队员42年来洗到的第一个热水澡。
“妈妈的笔记”
坦桑尼亚
的桑给巴尔岛与奔巴岛位于印度洋西侧
,像两颗珍珠一样镶嵌在海面上。
陈尔东是一名耳鼻喉科医生,同时也是中国援助桑给巴尔医疗队的副队长。
他的母亲在得知儿子报名参加医疗队后,常常将自己关进书房。
两个月后,母亲交给他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关于当地生活的大大小小所有事项。
这本书现在已经成了当地队员们每天都要参考“指南”。
母亲深切的关怀给予了陈尔东不穷的动力,也成了他异国他最深沉的乡愁。
“跨越世纪的生死之交”
埃塞尔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1970年与中国建交。
季马是埃塞俄比亚南部省份咖法的省会。在季马的郊外有一个著名的“中国小镇”。
其中一位已过世的老人泽乌迪与来自中国的医生梅庚年的生死之交成为了整个小镇共同的记忆。
1974年,梅庚年率首批医疗专家来到季马,
虽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但梅医生依然坚持每日巡诊300名病人。
他的仁心仁术为中国医生赢得了声誉。也就是在此期间,梅庚年因为为泽乌迪治过病,因此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1975年,埃塞尔比亚出现严重灾情,梅庚年坚持要去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
然而考察结束后,梅庚年乘坐的汽车发生意外,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1岁。
当梅庚年的遗体运回季马市的时,泽乌迪不禁失声痛哭。
当得知要为梅庚年大夫建立墓地的时候,泽乌迪主动找到医疗队,坚持要将梅医生的墓地建在自己的家附近,并且主动承担起了扫墓的责任。
这一扫就是一辈子。
泽乌迪老人死后,他的遗体也被埋在梅医生旁边,希望他们在天堂能够继续友谊。
梅庚年大夫殉职时,家中的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尚未成年。如今,
长子梅学谦也成为了一名医生,并且又踏上了去往埃塞尔比亚的国际援助之旅。
《医道无界》纪录片长达四集,既包括本文介绍的《非洲在呼唤》,还包括《抗击埃博拉》、《白衣天使》、《大爱无疆》。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将所有的精华内容展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观看。
来源:梅斯医学
推荐阅读
▼
80%专业医生都在用梅斯医学APP
▼
改善医疗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修改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梅斯医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