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CSCO学术年会成功召开,血液肿瘤领域收获许多重大成果。梅斯医学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进行相关话题的分享!
梅斯医学
过去的一年,血液肿瘤领域收获许多重大成果。可以请您简单盘点一下2021年血液肿瘤领域有哪些重磅进展吗?
马军 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2021年是新冠泛滥的一年,但中国在血液肿瘤方面也有所进展,例如中国药监局2021年批准了39个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的药物。其中,最大的突破是首次批准CAR-T,6月份审批复星凯特治疗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相比淋巴瘤,10月份审批药明巨诺的治疗复发难治的大B淋巴瘤,这两个细胞药物治疗均是首次在中国上市。实际上,美国今年已经有9个细胞药物的治疗通过行政审批:涵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及复发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等。国内有2款,其中有一款已经进入二线治疗,例如复星凯特在去年和今年完成了一个二线治疗的、全球的临床实验,有希望通过审批。
2021年具有划时代的代表性进展事件是CAR-T获批,临床应用于复发难治的弥漫大 B和大B淋巴瘤。去年,CD19、CD3双抗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白血病,成人、儿童全部获批。这也是第一个双抗进入中国,而且去年也批准了ADC类药物如 CD30单抗。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CD30阳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复发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此外,还有CD22也已经批准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包括Ph阳性)。
2021年,39个创新药获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相比于2020年批准的19个来说。2020年疫情伊始,我们就提出了“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不隔离学术”,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和白血病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2021我们一共举办了324场“线上 + 线下”结合的学术会议。去年,在哈尔滨召开了国际淋巴瘤白血病的高峰论坛、院士论坛和药监专场论坛。全球顶级专家汇聚于此,线下共有1200人参加,线上10万多人。2021年,血液和淋巴系统肿瘤中成就较大的是双抗、ADC、CAR-T疗法、新的化疗药以及新的靶向药上市,给淋巴瘤的治疗带来非常大的希望。
去年,我们统计了约388所中心医院,完成了关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流调。我国共做了5926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欧美、日本和韩国比较落后。我国在淋巴瘤和骨髓瘤领域的自体移植约8%,而国外达到了40%。因此,我们成立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协作组,旨在为中国的淋巴瘤患者活得更长、达到更高临床治愈而努力奋斗。去年,血液和淋巴瘤的研究共有五十四项的新药在研究,今年可能有4~5获批。我们完成了PI3K的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惰性淋巴瘤的一个临床试验,今年已经批准了两个,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新的疗法进入中国。
我们一直提倡的“医患一家、医药一家、医政一家”,三“家”一体,体现了生命至上、生命高于一切、一切为患者着想的理念。因此,我认为2030年进一步提高淋巴瘤、白血病五年无病生存率至15%,是有可能实现的。
梅斯医学
本届2022年CSCO学术年会白血病·淋巴瘤专场精彩纷呈,可以请您盘点一下本次大会血液肿瘤领域有哪些亮点呢?
马军 所长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2022年,我们召开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淋巴瘤的高峰论坛、国际淋巴瘤白血病的高峰论坛、院士论坛,还有学会和药审中心的专家论坛,共有九个分会场。线下有260人参会,线上有10.8万人参加,再加上腾讯和人民网的大约有380多万人。在疫情泛滥各方面线下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会议的顺利召开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首先是院士论坛,我们共有五个院士从创新药、肿瘤药物研发等方面出发,回顾了血液领域的发展历史,并畅想未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院士做了我国创新药的历史-现状-未来的汇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做了关于肝癌创新药的一个规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做了创新药研发进展的汇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东院士做了小分子药物在临床方面研究的进展汇报。
国际专场,我们请了国际淋巴瘤联盟主席Franco Cavalli教授等做了淋巴瘤在国际上的一些治疗进展。此外,病理专场、淋巴瘤专场、白血病专场、药政专场,儿童血液病专场、放疗专场等九个分会场。所以,本次会议汇聚了全球和中国最新研究报告,共收到了近600多篇论文,此次大会共报告了大约54篇论文,专题讲座做了五十六场。还有各种联合,例如“医政一家、医患一家、医药一家”,我们请到了药审中心的杨志敏部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高晨燕部长专门在大会做了我国创新药的研发、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药审的关键点解读,听众达到8万多人;邀请了药企专家做了关于CAR-T治疗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邀请了医保专家做了关于医保在血液肿瘤领域中的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邀请了生物研究的基因专家做了基因治疗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包括著名的沈志祥教授、黄晓军教授、王建祥教授、吴德沛教授、胡豫教授、朱军教授等国内顶级的血液领域专家做了报告。
儿童白血病92%的能够治愈的,那如何来治疗14岁~35岁之间的患者呢?也就是儿童、少年、青年的白血病应该如何来治疗,所以做了一个大范围的讨论。其它专场,药学家、转化学家、临床医学家和药审专家和药政药审专家之间的对话也值得关注!
梅斯医学
靶向治疗时代,请您谈谈血液肿瘤领域的探索历程?
马军 所长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众所周知,第一个肿瘤的费城染色体的出现就是从血液病来的,正因为有了费城染色体才有了今天的小分子抑制剂。
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研究出来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完全可以使这个费城染色体完全消失达到治愈的可能。因此,2001年美国批准了酪氨酸激酶的一个小分子药物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虽然不能治愈,但21年的无病生存可以达到88%的疗效。第一个靶向的单克隆抗体是从血液领域诞生的,第一个免疫化疗药物是利妥昔单抗, 1997年美国FDA快速批准了利妥昔单抗上市,由此开创了免疫化疗的新纪元,使70%左右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达到临床的治愈。
梅斯医学
今年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成立25周年,走过25年的历程,CSCO已逐步成为全国领先的临床肿瘤组织。可以请您分享一下是什么激励您走到今天的呢?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马军 所长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从1997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历程,从“婴儿”走到了“少年”。美国、日本的学会一般都超过了六十年、八十年以上,与它们相比,我们还是非常年轻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刚创建的时候,我们才拥有200多人会员,2021年我们会员已经超过4万人,186个的会员厂家参与,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国ASCO的第二大组织。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研发中国创新药,让中国的肿瘤患者活得更长、达到更高的临床治愈。虽然成立这么多年,从“婴儿”才走到了“少年”,要想走到“青壮年”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
中国血液肿瘤的历史只有百年,非常的短暂,直到1958年才有第一所各种优越顶级的肿瘤医院。走到现在,主要就是奉承“团结、协作、创新”这六个字。没有团结,就没有如今的成就;没有协作,就没有现在新药在中国的上市;没有创新,就没有肿瘤现在治愈的兴旺。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达到更高的临床治愈。CSCO已经成了元老,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能经历五六十年的洗礼才能与国际接轨,这也是我的愿望。
梅斯医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要提高15%。您认为中国淋巴瘤诊疗探索之路的特色有哪些?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马军 所长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淋巴瘤北上广的中心城市,有88个亚专科,五年无病生存率达到55%~62%左右,但与美国72%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经统计,我们县、地区医院只有37%左右,所以到2030年还有八年时间至少提高15%,任重而道远。但是在淋巴瘤专家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继续教育能力周期的全程化管理下,淋巴瘤的规范治疗、精准治疗、个体化治疗正在得到不断推广。
疫情过后,我们将为基层的医生培养规范化治疗的亚专科的顶级医生,这是这五年我们正在做的基础工作。30多年前,病理、放疗、临床的淋巴瘤专科医生总共不到百人,现在已经有4000多人,因此发展非常快。淋巴瘤亚专科由过去的三十多个,发展到现在的388个,包括了县、地区和四级医院。我们的目的就是“生命至上、生命高于一切”,为我们淋巴瘤患者活得更长、更高的临床治愈率而努力奋斗。
审核 | 马军 教授
编辑|Joy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