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推荐的近端锚定区长度内与外的效果比较
2020-10-31 门诊杂志 门诊新视野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近端锚定区(PLZ)的封闭。大多数胸部移植物的使用说明建议PLZ长度至少为2 cm。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近端锚定区(PLZ)的封闭。大多数胸部移植物的使用说明建议PLZ长度至少为2 cm。由于复杂的主动脉解剖特征,TEVAR锚定在1~3区可能不符合这一要求。本研究[1]的目的是检验2 cm的PLZ与TEVAR后不良结局的关系。
回顾性研究了2013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单一机构TEVAR锚定在1区、2区和3区的患者。使用三维重建分析术前和术后CTA。将患者分为两组:PLZ≥2 cm组(依从组)和PLZ<2 cm组(不依从组)。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和解剖学特征。主要终点事件是Ia型内漏、逆行夹层和移植物移位。
该队列包括63名患者(依从组18名,非依从组45名),平均年龄53.3±20.6岁。TEVAR的适应证为钝性创伤(65.1%)、胸动脉瘤(23.8%)、穿透性溃疡(9.5%)和B型夹层(1.6%)。不依从组的PLZ平均长度明显更短(不依从组8±7 mm vs. 依从组34±15 mm,p<0.0001)。PLZ定位(2名在1区,15名在2区,46名在3区)和超尺寸(依从性组19.4%±8.3%,不依从组20.3%±10.2%的,p=0.7)组间相似。依从组PLZ主动脉平均直径明显大于不依从组(依从组29±5 mm,不依从组25±5 mm,p=0.004)。依从性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26.7天(范围,0~644天),不依从组为233.8天(范围,0~1750天)(p=0.2)。在研究期间,依从性组没有观察到主要终点事件,而非依从组有10名患者发生了12例不良事件(Ia型内漏,n=10;移植物移位,n=1;逆行夹层,n=1)。在10例Ia型内漏患者中,5例即刻发生(4例自发消退,1例持续存在),5例延迟发生(1例自发消退,1例持续存在,1例破裂导致死亡,2例需要全弓替换)。
封闭区达到推荐的2 cm对于避免设备相关不良结果至关重要。建议对近端锚定区小于2 cm的紧急TEVAR患者仔细监测。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胸主动脉#
0
#修复术#
53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近端锚定区(PLZ)的封闭。大多数胸部移植物的使用说明建议PLZ长度至少为2 cm。
78
封闭区达到推荐的2 cm对于避免设备相关不良结果至关重要。建议对近端锚定区小于2 cm的紧急TEVAR患者仔细监测。
80
封闭区达到推荐的2 cm对于避免设备相关不良结果至关重要。建议对近端锚定区小于2 cm的紧急TEVAR患者
90
#主动脉#
55
#近端#
81
疗效只是效果的众多方面之一,还要看对患者的获益,包括生活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效果的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