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 Open Rheumatol:不同免疫抑制剂对弥漫性硬皮病皮肤病变和肺功能的治疗效果比较
2025-03-23 潘华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MMF在dcSSc的皮肤硬化及肺纤维化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早期疾病(病程≤2年)及抗-RNAP III阴性/ATA阳性患者中效果更突出。
弥漫性硬皮病(dcSSc)是一种以炎症、血管病变及广泛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皮肤、内脏器官,其中间质性肺病(ILD)和皮肤硬化是主要死亡原因。尽管多种免疫抑制剂(IST)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MTX)和吗替麦考酚酯(MMF)被广泛用于治疗,但缺乏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比较不同IST的疗效差异。RESOLVE-1试验是迄今最大规模的dcSSc三期临床试验,其独特之处在于允许研究者自主选择背景IST治疗,且主要终点未显示lenabasum优于安慰剂。本研究通过后验分析,探讨不同IST对皮肤病变(以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评估)和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的影响,并重点评估MMF的相对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
本研究基于RESOLVE-1试验的原始数据,纳入357例dcSSc患者,按疾病持续时间(≤2年、>2-4年、>4-6年)分组,并根据抗核抗体(ANA)亚型(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ATA阳性、抗RNA聚合酶III抗体anti-RNAP III阳性、阴性组)及ILD状态(影像学或FVC<70%预测值)进行分层分析。研究定义IST为持续使用≥6个月(其中≥4个月在研究最后6个月内),并分为MMF组、MTX组、糖皮质激素组、其他IST组及无IST组。主要疗效指标包括:1)皮肤病变:mRSS的绝对变化(0-10分制,分值越高硬化越重);2)肺功能:FVC的绝对值(mL)及百分比预测值;3)综合疾病活动度: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复合响应指数(CRISS)评分。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比较各组间疗效差异。为控制混杂因素,预先设定了基线特征(年龄、性别、病程、ANA状态等)的分析框架,但未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所有数据来源于试验数据库,经中央标准化处理,缺失值按“非生理性”剔除(如FVC波动>800 mL)。
研究结果
1.人口学与基线特征
·研究人群中,女性占75.4%,亚洲人占17.9%,欧洲/以色列/澳大利亚人占43.1%。
·ATA阳性患者占44.8%,anti-RNAP III阳性占38.7%,两组在年龄(ATA组:48.2岁 vs. anti-RNAP III组:47.8岁)、病程(ATA组:58.2月 vs. anti-RNAP III组:35.0月)及ILD比例(ATA组:73.6% vs. anti-RNAP III组:61.4%)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2.皮肤病变疗效
·MMF组表现最佳:在病程≤2年的患者中,MMF组mRSS改善幅度达-10.8分(vs. 无IST组-4.8分,P<0.001);在病程>2-4年组,MMF组改善-7.3分,仍显著优于其他组(P=0.008)。
·抗-RNAP III阳性组反应更快:无论是否接受IST,该组mRSS在6个月内下降6-7分,52周时达-7.0分(vs. ATA组-6.2分,P=0.02)。
·无IST组自然病程:病程≤2年患者FVC年均下降160 mL,而MMF组FVC稳定(差异达160 mL,P<0.001)。
3.肺功能及ILD进展
·MMF延缓肺纤维化:在ILD患者中,MMF组FVC下降仅20-30 mL(vs. 无IST组-110-150 mL,P<0.001);在非ILD组,MMF组FVC改善50 mL(vs. 无IST组-150 mL)。
·抗-RNAP III阳性组肺损伤较轻:即使未接受IST,其FVC年降幅仅为80 mL,显著低于ATA组(P=0.01)。
4.综合疾病活动度
·MMF组ACR CRISS评分在52周时达0.85-0.95(vs. 无IST组0.5),尤其在病程≤2年患者中,评分提升速度最快(9个月时达0.8)。
52周内不同抗体状态患者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的变化情况:(A)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阳性患者,(B)抗RNA聚合酶III抗体阳性患者,(C)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及抗RNA聚合酶III抗体均阴性患者。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前瞻性数据证实,MMF在dcSSc的皮肤硬化及肺纤维化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早期疾病(病程≤2年)及抗-RNAP III阴性/ATA阳性患者中效果更突出。无IST组病情进展迅速,FVC年均降幅高达160 mL,提示免疫抑制的必要性。尽管存在后验分析的局限性(如未校正混杂因素),但其数据质量高(中央标准化评估、完整ANA检测)及样本量大,结果具临床参考价值。未来研究需探索MMF与其他药物(如利妥昔单抗)的联合疗效,并关注长期安全性。当前证据支持将MMF作为dcSSc的一线免疫抑制剂,尤其适用于高危ILD患者。
原始出处:
White B, Furst DE, Frech TM, Kuwana M, Hummers L, Stevens W, Kafaja S, Lee EB, Distler O, Khanna D, Denton CP, Spiera R; RESOLVE‐1 investigators.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Diffuse Cutaneous Systemic Sclerosis. ACR Open Rheumatol. 2025 Mar;7(3):e70004. doi: 10.1002/acr2.70004. PMID: 40065521; PMCID: PMC1189348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签到学习
8
#免疫抑制剂(IS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