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GJ: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期间肝功能的演变
ICI治疗后的放射学缓解与肝功能稳定或改善相关,而肝功能改善与生存期改善相关,即使在基线时Child-Pugh B级患者中也是如此。
UEGJ: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启动维多珠单抗治疗不会引发新发脊柱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IBD),即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免疫性疾病,被认为是遗传易感个体对环境因素的反应。该病的表现可延伸至胃肠道以外,统称为肠外表现。多达50%的I
JOH:福建医科大学江家骥等团队合作揭示了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B细胞的不同免疫反应!
该研究报道了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B细胞的不同免疫反应。
Liver Cancer:仑伐替尼治疗肝癌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
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中,EGV出血风险大多较低,但仅在基线时EGV为高危的患者中显著。
Age Aging:铁羧基麦芽糖对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反应的疗效
静脉补铁可以改善急性消化道出血后的铁利用率,从而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即使患者没有小细胞贫血。静脉补铁治疗老年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贫血是安全有效的,应被视为标准治疗。
话题:多地突然爆发!一医院单月接诊超700例,传染性强,尚无特效药!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据了解,今年6月份开始,诸暨市中心医院儿科接诊腺病毒感染患儿超过700例,因腺病毒感染引起并发症住院有90多人。
论文解读|Lin Long/Enmin Li/Liyan Xu教授团队揭示RIOK1和TRIP13促进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新机制
发现敲除TRIP13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RIOK1与TRIP13在食管癌中发挥着协同作用,通过调控E2F-Rb信号通路来推动癌细胞的增殖。
ESMO Open: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结肠炎的1年随访研究
ICI诱导的结肠炎的长期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是一个挑战。ICI诱发的结肠炎可能是一种独特的疾病,其发病机制难以确定,自然史也不确定。IBD样结肠炎患者可能需要早期和更积极的治疗。
GIE:双气囊介入内镜平台用于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DBIP缩短了手术总时间,提高了整块切除率,促进了缝合缺损的闭合,使DBIP成为一种具有前景和成本效益的工具,以提高结直肠ESD的使用率。
【数据阅独】横断面调查:我国肝癌筛查目标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5.23%
我国肝癌筛查目标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5.23%,2015-2023年基本维持在5%左右,男性HBV流行率显著高于女性,按年龄分组后55-64岁组HBV流行率最高。
临床研究|NAFLD更名前后的人群分布变化及MASLD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从NAFLD到MAFLD的人群分布,并根据SLD亚组以及MASLD的MRF种类分别分组评估肝纤维化的差异,并分析MASLD合并晚期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
结肠癌术后11年肝转移,64岁女子再战恶性肿瘤:依从性较差,治疗不走“寻常路”?
介绍一位64岁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包括多轮治疗、MDT讨论及相关问题探讨,强调MDT参与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