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靶向之役再添新武器,力战非小细胞肺癌

2019-10-14 佚名 肿瘤资讯

ALK和EGFR基因突变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主要作用位点,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期的CSCO和WCLC大会上也公布了很多令人瞩目的研究进展。就此,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就靶向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分享。

ALK和EGFR基因突变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主要作用位点,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期的CSCO和WCLC大会上也公布了很多令人瞩目的研究进展。就此,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就靶向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分享。

陆舜,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国际肺癌研究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副主编,The Oncologist杂志编委,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希斯科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疗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姑息治疗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科分会副会长,肿瘤内科规培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理事,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布加替尼、阿来替尼接力ALK阳性NSCLC患者治疗之棒

ALK突变是NSCLC基因突变中对靶向药物治疗反应较好的突变之一。在既往的研究中,克唑替尼等靶向药物均表现出优于化疗的疗效和较轻的不良反应。也因此,克唑替尼成为ALK突变的一线治疗的经典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在使用克唑替尼治疗1年后往往会出现耐药。有鉴于此,寻找新的ALK靶向药物迫在眉睫。

在学者们的积极探索中,以ALEX研究和ALTA-1L研究等为代表的新一代ALK抑制剂的研究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阿来替尼对比克唑替尼用于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的ALEX研究结果显示:阿来替尼组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为34.8个月,而克唑替尼组治疗的mPFS仅为10.9个月,同时,阿来替尼在预防、控制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方面效果良好,不良反应也较轻。ALTA-1L研究同样是在ALK阳性的NSCLC患者中一线病人中进行的布加替尼和克唑替尼的头对头比较研究。在目前公布的研究结果中,布加替尼均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完胜克唑替尼。尤其在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很好的疗效。在早期的研究中,布加替尼显示出较好的血脑通透性,可以对脑转移患者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于是研究者就希望进行一个优效性检验来观察布加替尼和阿来替尼孰能更优,因此才有了ALTA-3研究,这也就是ALTA-3研究的意义所在。研究是在克唑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二线布加替尼和阿来替尼头对头比较疗效,这个也是第一个二代ALK抑制剂的头对头研究。总的来说,以阿来替尼、布加替尼、色瑞替尼等为代表的第二代ALK抑制剂的横空出世给ALK突变的NSCLC患者获带来的良好生存收益。

入乡随俗:ALTA-3研究的中国部分顺利启动

ALTA-3研究已经在启动,这是一个全球的临床实验,中国也参与了其中,各个临床试验中心已经陆陆续续在启动,我们医院也已经有两个病人入组了,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心能够加快启动和加快的入组。

EGFR突变百花齐放, Exon20插入花落谁家

EGFR的突变位点很多,大致分为分为敏感性突变和罕见突变两大类,敏感性突变如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19 Del突变,罕见突变如18 Del突变。就敏感性突变而言,一、二、三代TKI药物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最近的研究显示三代药物(奥希替尼)完胜的第一代药物。已经改变全球的标准治疗。而就罕见突变而言,诸如阿伐替尼这样的二代TKI药物效果更优。

除了原发性突变,还有使用一代、二代药物耐药后的获得性突变,即T790M突变。目前第三代TKI药物奥希替尼的治疗效果不错。针对20号外显子的插入突变,波齐替尼和吡咯替尼均在进行临床试验,目前尚无成熟的药物。根据TAK 788的Ⅰ期和Ⅱ期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患者,TAK788的缓解率达到了50%以上,而且毒性相对较低,值得后续进一步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59843, encodeId=875b20598435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cc599381b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非小细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9381, encryptionId=2cc599381bd, topicName=非小细胞)],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2e07307, createdName=lingaifan, createdTime=Mon Nov 25 12:55:00 CST 2019, time=2019-11-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靶向联合一线治疗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他莫昔芬发展到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再到当下靶向新药CDK4/6抑制剂,激素受体阳性HER2-乳腺癌的治疗日新月异。这里分享一例E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通过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联合依西美坦获益,且保证生活质量的病例。该患者初诊为Ⅳ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多发肺转移。通过哌柏西利+依西美坦,短短1个月时间综合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

FDA授予肝癌突破性疗法:免疫+靶向治疗豪华组合疗法

2019/7/23,默沙东(MSD)和卫材(Eisai)联合宣布,美国FDA已经授予帕博丽珠单抗(Pembrolizumab)与仑伐替尼(Lenvatinib)的KL组合疗法针对不能局部治疗的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一线治疗突破性疗法认定[1]。

MSS型肠癌免疫联合靶向探索——解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对于结直肠癌而言,绝大多数为微卫星稳定(MSS)型,其对免疫单药治疗几乎无效,如何打破这一困局,一直是业界思索的问题。目前针对这类患者,已经开展了多项免疫治疗的研究探索,但结果不一。【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沈琳教授为我们解析MSS型肠癌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

MSS型肠癌免疫联合靶向探索——前路坎坷,曙光微现

如今,肿瘤治疗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但对于微卫星稳定(MSS)型肠癌,免疫治疗却几乎无效,研究者一直试图以免疫联合其他治疗来攻克这类肿瘤却屡屡碰壁。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一项来自日本的Ⅰb期研究REGONIVO以瑞戈非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MSS型肠癌,带来了33%的客观缓解率,使业界在坎坷中看到了曙光和希望。特别邀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徐瑞华教授,对MSS型肠癌免疫联合治疗的探索进行深度解读。

共话靶向与免疫治疗进展,紧跟结直肠癌治疗新风向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既往的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随着对癌症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及靶向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重要选择,显着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辽宁省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的张敬东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的曲秀娟教授就结直肠癌靶向与免疫治疗进展做一专访。

科学家发现增强纳米药物靶向肿瘤细胞新策略

实体瘤中肿瘤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异常复杂的瘤内递送屏障,严重阻碍了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及其靶向肿瘤细胞的递送。同时,瘤内肿瘤细胞分布呈高度异质性,即使制备了纳米制剂也难以突破上述递送屏障靶向肿瘤细胞,严重影响了其临床治疗效果。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