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腔静脉与肝静脉“膜”与“节段”阻塞界定的专家共识发布
2016-08-10 中国医师协会(CMDA,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dociation) 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腔静脉阻塞专家委员会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下腔静脉与肝静脉隔膜形成是我国及亚洲、非洲地区布-加综合征的病理特征之一,隔膜直接阻挡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血流,是引起门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的主要病理改变。 Budd 和 Chiari 于 1845 年和 1895 年报道肝静脉炎症与血栓形成导致门脉高压以来,布-加综合征的定义在 20 世纪 60 年代前被限制在肝静脉阻塞,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超声、CT、MR 和 DSA 尚未问世) ,临床
下腔静脉与肝静脉隔膜形成是我国及亚洲、非洲地区布-加综合征的病理特征之一,隔膜直接阻挡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血流,是引起门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的主要病理改变。
Budd 和 Chiari 于 1845 年和 1895 年报道肝静脉炎症与血栓形成导致门脉高压以来,布-加综合征的定义在 20 世纪 60 年代前被限制在肝静脉阻塞,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超声、CT、MR 和 DSA 尚未问世) ,临床诊断肝静脉阻塞以肝脏活检和显微镜下见肝窦淤血,肝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为依据,除外科手术和尸体解剖中作出膜的诊断外,尚无法在活体上作出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隔膜的诊断。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实时灰阶超声的临床应用,在活体上发现下腔静脉隔膜和节段性闭塞已可实现。20 世纪 90 年代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 和MR 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的产生,特别是 DSA 应用与普及,使得直接显示隔膜的部位、形态、隔膜上下方管腔大小和隔膜厚度已十分容易; 同样能够直接显示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闭塞长度,为“膜”和“节段”的界定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于 2012 年至2015 年间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临床专项《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化研究》课题( BL2012021) ,经过 3 年临床研究,结合 20 余年2 000余例病例总结,2016 年 1 月 14 日在徐州市召开了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化研究论证会,来自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腔静脉阻塞专家委员会及国内从事布-加综合征研究的介入放射学、血管外科学、病理学和影像诊断学专家就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膜”的厚度与“节段”的长度界定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达成膜与节段阻塞界定的共识: 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阻塞“膜”的厚度为≤5 mm,“节段”阻塞长度为≥10 mm。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静脉#
82
#阻塞#
74
#专家共识#
77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111
深度好文,值得学习
0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117
很好的课程,学到很多,继续学习
100
很好的课程,学到很多,继续学习
100
很好的课程,学到很多,继续学习
76
很好的课程,学到很多,继续学习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