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临床应用再认识
2023-03-30 王晓燕 检验之声 发表于上海
研究结果显示,Lp-PLA2可能是中老年人群UA水平升高和无症状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应警惕Lp-PLA2和无症状HUA协同产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 Lp-PLA2)又称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酞水解酶(PAF-AH),是一种炎性细胞分泌的能促使氧化磷脂水解的磷脂酶,是磷脂酶A2(PLA2)超家族中的一员,相对分子质量为45.4kD(441个氨基酸)。Lp-PLA2的基本功能是催化多种氧化磷脂Sn-2位上醋键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此外,Lp-PLA2还能水解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致炎因子。
生物学特性
Lp-PLA2是磷脂酶超家族中的亚型之一,也被称为是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由血管内膜中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Lp-PLA2表达上调,并且在易损斑块纤维帽的巨噬细胞中强表达[1]。Lp-PLA2可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中的氧化磷脂,生成脂类促炎物质,如溶血卵磷脂和氧化游离脂肪酸,进而产生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包括内皮细胞死亡和内皮功能异常,刺激粘附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这些物质可通过趋化炎症细胞进一步产生自我强化的循环,生成更多促炎物质。释放到血液循环中的Lp-PLA2与脂蛋白颗粒结合的形式存在,主要与富含载脂蛋白(Apo)B的脂蛋白结合,低密度脂蛋白(LDL)占80%,其余与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结合。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中,Lp-PLA2水平与LDL亚组分水平呈正相关。
目前临床对于 Lp-PLA2 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 争议,初步研究显示,Lp-PLA2 能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使动脉粥样硬化部位产生大量游离的氧化型非酯化脂肪酸(OxNEFAs)与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等水解产物,造成内皮功能障碍,诱导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生长,从而加剧炎症反应 [2]。
临床检测
Lp-PLA2的检测有活性法和浓度法两种。活性法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活度测定法和酶水解底物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低,易受到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干扰。放射活度测定法存在试剂的放射性污染、准确度低、重复性差等问题;酶水解底物法主要依靠进口试剂,存在成本高等问题。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检测浓度的方法为ELISA法。EUSA法采用固相夹心法试验,已知Lp-PLA2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先将Lp-PLA2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产生颜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Lp-PLA2,的浓度呈正相关。
临床应用进展
众所周知,炎症在脑缺血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Lp-PLA2是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炎症的特异性指标。Lp-PLA2是公认的评估系统性血管、神经炎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和血管性痴呆密切相关。随着多中心、多平台Lp-PLA2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不断推动扩大着Lp-PLA2的临床应用进展。
Lp-PLA2 致动脉粥样硬化
Lp-PLA2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机制主要有:① Lp-PLA2 可产生氧化脂肪酸(OxFA)、LysoPC 等促炎介质,从而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VCAM-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增强血源性炎症细胞向病灶的聚集,释放大量花生四烯酸,促使炎症反应发生,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增加细胞的通透性,促进内皮细胞凋亡,诱发动脉粥样硬化。② Lp-PLA2 通过活化胰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致使活性氧依赖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ERK1/2)磷酸化;上调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3]。
Lp-PLA2 抗动脉粥样硬化
生理状态下,Lp-PLA2 通过激活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类似PAF的脂质介质,水解 oxLDL 颗粒中的超氧化物,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水解氧化磷脂的 Lp-PLA2,减少高度 oxLDL的产生,增加低度 oxLDL 含量,因此Lp-PLA2可能成为直接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潜在方案 。早期HEERY等 [4] 研究证实,LDL中氧化磷脂的形成可刺激Lp-PLA2 的活性,而Lp-PLA2水解存在于LDL中的脂质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Lp-PLA2 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王亚君等 [5] 研究结果显示,Lp-PLA2 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恶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斑块的发生发展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其中含有的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可释放 Lp-PLA2,而 Lp-PLA2 可介导炎症反应,致使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血清Lp-PLA2水平对冠心病早期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Lp-PLA2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Lp-PLA2 是一种不依赖于钙存在的磷脂酶。黄丹等 [6] 研究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比健康者机体内Lp-PLA2 水平升高,表明 Lp-PLA2 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心肌缺血性损伤等事件有关,Lp-PLA2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有预测价值,并可作为辅助诊断较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Lp-PLA2 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董晓蕾等 [7] 报道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发病时,异常分泌的 Lp-PLA2 产生炎症反应,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从而造成血管痉挛,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加速心肌重构,Lp-PLA2是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Lp-PLA2 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价值
崔占前等 [8] 通过纳入3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44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及41例窦性心律患者,对比分析所有患者Lp-PLA2水平,结果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永久性心房颤动组患者Lp-PLA2 水平均显著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对照组,表明Lp-PLA2相关性代谢产物及其诱发的炎症反应,可在心房颤动持续发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Lp-PLA2水平是预测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Lp-PLA2 在2型糖尿病中临床价值
糖尿病与Lp-PLA2的表达及作用可能存在以下相关性:(1)临床上发现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脂血症,血液中有较多数量sdLDL,Lp-PLA2与sdLDL有结合倾向,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2)2 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增加Lp-PLA2活性及表达;(3)高血糖状态使糖尿病患者氧化自由基增加,从而增加脂蛋白氧化,可激活更多数量 Lp-PLA2;(4)Lp-PLA2与糖尿病患者均可产生游离脂肪酸,形成慢性炎症状态,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
Lp-PLA2 在中老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Lp-PLA2可能是中老年人群UA水平升高和无症状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应警惕Lp-PLA2和无症状HUA协同产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
参考文献
[1] 范骎,陶蓉,张瑞岩,等.炎症反应在易损斑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志 ,2019, 27(4): 301-306.
[2] 武金娥,冯家豪,曹苗苗,等 .Lp-PLA2、D- 二聚体及 Galectin-3 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关系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 25(19): 1466-1470.
[3] 谭震,罗倩 ,刘益均,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LP-PLA2、NEF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 29(23): 113-117.
[4] HEERY J M, KOZAK M, STAFFORONI D M, et al. Oxidatively modified LDL contains phospholipids with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like activity and stimulates the growth of smooth muscle cells[J]. J Clin Invest, 1995, 96(5): 2322-2330.
[5] 王亚君,马燚,崔川,等.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2018, 20(3): 200-204, 209.
[6] 黄丹,韦珍珍.血清 IMA、Lp-PLA2、cTnI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2016, 37(16): 2263-2264, 2267.
[7] 董晓蕾,常文静,蔡辉.炎性细胞因子与慢性心力衰竭[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3, 15(4): 438-441.
[8] 崔占前,徐延敏.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 21(3): 196-198, 202.
[9] 马琳琳,杨琼,龚美亮,于金星,周洲,蔺亚晖,丛玉隆.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与中老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OL].解放军医学杂志.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056.R.20221229.1225.001.html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