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 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颈动脉斑块内出血的风险吗?
2015-11-02 phylis 译 MedSci原创
背景和目的:MRI可见斑块内出血(IPH)与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风险增加相关。但是IPH发展的机制了解较少。这篇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临床患者的特征与高分辨率MRI显示颈动脉IPH的相关性。方法: 患者参加斑块危险因素的(PARISK)研究。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包括最近的一过性黑朦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或颈内动脉及同侧颈动脉狭窄<70%的非致残性卒中患者,这些患者未进行颈动脉再通的处理
背景和目的:MRI可见斑块内出血(IPH)与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风险增加相关。但是IPH发展的机制了解较少。这篇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临床患者的特征与高分辨率MRI显示颈动脉IPH的相关性。
方法:患者参加斑块危险因素的(PARISK)研究。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包括最近的一过性黑朦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或颈内动脉及同侧颈动脉狭窄<70%的非致残性卒中患者,这些患者未进行颈动脉再通的处理。招募了2010和2012期间100名患者,对其进行3T高分辨率的颈动脉磁共振成像检查。研究者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IPH的关系。
结果:发现45名(45%)患者一侧或双侧颈总动脉存在IPH。在单变量分析中,男性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与IPH发生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曾经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与IPH显著相关(OR,2.71;95%CI,1.12-6.6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症状性动脉疾病史,与IPH不相关。
结论:在这100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队列研究中,先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与颈动脉IPH相关。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增加IPH的风险,但这项研究结果需要在更大的人群中证实。风险分层的含义有待确定。
原文出处:
Liem MI, Schreuder FH, van Dijk AC,et al. Use of Antiplatelet Agents Is Associated With Intraplaque Hemorrhage on Caroti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e Plaque at Risk Study.Stroke. 2015,Oct 2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抗血小板药#
72
#颈动脉#
66
#颈动脉斑块#
72
#斑块#
61
#斑块内出血#
77
#血小板药物#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