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拥军教授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6-08-16 MedSci MedSci原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卒中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充分调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和热情、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由中国卒中学会推荐,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科协决定,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卒中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充分调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和热情、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由中国卒中学会推荐,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科协决定,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励的同志,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自觉地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取得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是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服务社会、报效人民,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拥军教授主要科技工作事迹:
王拥军教授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在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及临床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其领导的团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国家科研基金,近5年来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学术SCI论文100余篇,累积影响因子约500分,特别是在对国人危害极大的、复发率极高的轻型脑血管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最权威的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使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显著提升了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在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中在脑血管病领域顶尖杂志《Stroke》上发表20余篇,是国际单中心在该杂志发表文章最多的中心。具体业绩表现在:
1986年在国内首次发现并报道了线粒体肌病,最早研究脑血管病内皮损害的生化标志。同时参加我国第一株刺激型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XW1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血小板活化的途径。
1990年负责筹建宣武医院神经免疫实验室,建立中枢神经系统IgG合成推算及数据管理系统(ICDS)软件的开发,这一软件被国内许多单位使用。主持了国际多发性硬化联盟有关多发性硬化评价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建立并标准化结核性脑膜炎免疫学诊断的试剂盒,这一试剂盒在全国推广。建立末梢血检测囊虫抗体的实验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完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囊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协助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进行囊虫病免疫诊断标准化的研究工作,为囊虫病全球诊断标准化提供了有用的参数。1990年,从脑白质病变中发现了“弥散性硬化”的异类性,建立了过氧化体病生化诊断的标准化方法,以此为基础,发现了国内例数最大的一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在国内首次把Lorenzo油用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治疗,为国内全面开展神经系统细胞器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1994年开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完成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客观定量评价,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DSA和MRA的对比研究。完成低密度脂蛋白化学修饰的测定方法,包括氧化修饰、糖化修饰、糖氧化修饰和免疫修饰,并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进行了观察,整理了结果。建立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清道夫受体和CD36基因表达的测定方法。开展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国内率先与神经外科和血管外科合作开展了两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学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开发治疗脑血管狭窄药物获得美国NIH和AHA资助。
199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病学实验室诊断技术》,为全国神经内科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有用的参考。1998年发起并组织了北京神经病学学术沙龙,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神经病学学术活动,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病临床指南。自2001年起,成功举办了十届“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脑血管病会议。
2001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标准化卒中单元(stroke unit)。2002-2005年完成了“北京市组织化卒中防治系统(BOSS)”的研究,正在全国展开卫生部中国卒中中心培训项目的研究及实施(2005年底已培训了1万余名神经科医生,覆盖半数以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卒中临床指南,及第一部反映卒中单元现状的《卒中单元》、《现代神经病学进展》等。针对近年来北京地区脑血管病医疗资源及服务质量现况、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等相关研究,为缩短国内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脑血管病诊治做出了贡献。
在“十一五”期间,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因诊断、临床分型及规范治疗”项目。借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平台,针对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致死、致残率高居不下的严峻形势,通过在参研单位建立急性卒中登记注册、超早期溶栓干预的持续监测与评价登记研究、开展利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判断病理生理分型指导急性期血管再通干预措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临床研究,明确我国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不同病因诊断、临床分型、危险因素与预后特征;了解急性卒中的医疗服务现况;优化诊疗方案,初步形成一系列符合国情、适合不同医疗机构的最新的急性卒中诊疗规范和关键适宜技术;并编写了“脑血管病系列丛书”如《卒中单元操作手册》、《脑血管病临床检查与诊断手册》等12册,翻译出版了《Caplan脑卒中》;以期规范和提高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整体诊治水平,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此项目结果考评评为优秀。
建立了首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该数据库是国际知名的较大的国家脑血管病登记之一,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137家医院、 22490例具有1年随访信息的队列;该研究首次确定中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短板”与绩效指标,系统评价了中国脑血管病医疗服务质量,以此数据为基础向卫生部提交了《中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报告》;2009年王拥军教授应邀在美国卒中大会上就CNSR相关内容做会议大会报告。
首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模式CT灌注后处理软件,将急性卒中溶栓时间窗由3小时扩大至9小时,大大增加了获益人群比例;多模式CT/MRI影像指导的3-9h扩大时间窗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IJS 2009)被世界卒中大会评为“2009年十大最具期待的临床试验之一”。
建立了基于脑血管病的重大疾病临床样本资源库和信息平台,颁布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标准(CISS)并在国际杂志发表,执笔撰写了《缺血性脑卒中医疗服务国家标准》;同时建立了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国际化数据采集标准,为“十二五”开展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脑血管病样本库迄今已收集了近两万份各类脑血管疾病血样标本。
开发了北京地区急性脑血管事件监测信息平台,利用北京地区卫生行政数据库开展北京地区急性脑血管事件监测研究,了解北京地区急性脑血管事件住院、事件发生、病死和死亡等流行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及其医疗负担情况,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脑血管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在北京地区建立基于社区人群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监测的队列研究,建立心脑血管病血样样本库,探讨疾病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病结局的关系,建立北京地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预测模型,为心脑血管病的病因研究及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了中国脑血管病创新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平台,为“十二五”计划中开发以病因学分型为基础的脑血管病创新药物、建立规范的药物临床评价体系等奠定基础。在此期间,王拥军教授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成为截至目前神经系统疾病领域首个在此杂志发表研究论著的大陆学者,该研究不仅迅速改写了美国AHA/ASA等国际指南,还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神经病学》等国际顶级杂志评选为神经科学领域2013年度十大进展。该研究成果已在包括华山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5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初步测算每年至少减少10万例再发脑血管病,以每例病人直接住院医疗费用约2.5万元计算,可使我国每年节省直接住院医疗费用约25亿元。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好文,从这里学习了好多新知识,新信息。赞了!
109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97
值得学习
102
值得收藏
121
继续学习
123
继续关注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