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脉动,血管之舞:揭秘手术中的有创动脉压
2023-07-24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临床上已经成为重症监护、手术室和恢复室等场景中常见的一种监测手段。不断的技术改进和设备的创新使得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更加安全、可靠和易于操作。
有创动脉压(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里程碑事件:
- 1948年:美国医生Werner Forssmann首次成功地将导管插入自己的肘窝静脉,使得他能够在X射线下观察到心脏,并为下一步的心导管术奠定了基础。
- 1953年:André F. Cournand、Dickinson W. Richards以及Forssmann因他们在心脏导管术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960年代初: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改进,开始出现了用于测量血压的导管和传感器。
- 1967年:英国医生Swan和Ganz开发了斯旺-甘茨导管(Swan-Ganz Catheter),这种导管可以通过心脏的右房、右室到达肺动脉,从而实现了对肺动脉压力、心输出量和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直接监测。
- 199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小型化、数字化的压力传感器,使得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更加方便和准确。
到目前为止,有创动脉压监测在临床上已经成为重症监护、手术室和恢复室等场景中常见的一种监测手段。不断的技术改进和设备的创新使得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更加安全、可靠和易于操作。
介绍
麻醉是手术期间保持患者稳定性和舒适度的重要技术。在麻醉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对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其中,有创动脉压监测是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关键的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信息,帮助麻醉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什么是有创动脉压监测?
有创动脉压监测通过将长而细的导管插入患者动脉来测量动脉内的压力。这种导管通常插入手腕或股动脉,然后连接到监测设备,例如监视器,以显示患者的动脉血压。
监控原理
有创动脉压监测使用一种称为“Pulse Wave Analysis(脉搏波分析)”的技术。当心脏跳动时,随着心脏收缩,动脉中会产生脉搏波。该脉冲波进入导管,被传感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监视器分析这些信号并计算动脉压值。
为什么需要有创动脉压监测?
麻醉过程中,有创动脉压监测是重要的监测方法,其具有以下优点:
提供及时、准确的血流动力学信息:通过监测动脉压,可以获得患者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的重要数据。这对于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判断血容量状态、调整药物剂量非常有帮助。
指导液体管理:手术期间准确评估患者的液体需求至关重要。通过动态监测有创动脉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容量不足或水分过多,并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液体平衡紊乱。
循环障碍的检测: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循环障碍,有创动脉压监测可以快速发现这些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
麻醉期间的风险
有创动脉压监测作为一种有创监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感染风险:插入动脉导管可能会导致感染。因此,在插入导管前,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并定期更换导管。
受伤风险:插入导管时,血管壁可能会受损或可能发生出血。麻醉师需要小心操作,以尽量减少这种风险。
血栓形成:长时间插管可能会导致动脉中形成血栓。因此,应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适当的冲洗和拔管。
综上所述
有创动脉压监测是麻醉中非常重要的监测方法之一。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动脉压,我们可以获得重要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指导麻醉师做出更准确的治疗决策,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不过,麻醉医生在使用该技术时,也需要注意其风险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