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死亡像太阳一样 人为什么害怕死亡

2019-04-12 潘俊杰 医师报

被雅典公民判为死刑的苏格拉底,有很多次生的机会,却慨然就死。当时年届七十的苏格拉底,也许是对死亡理解最早、最为深刻的哲人。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类似于以下两种状态:一种是死了就像是无梦的睡眠。苏格拉底说,死亡就是睡着之后不做梦,一路睡将下去有什么不好呢?这是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真人无梦的另一种诠释。庄子提到古代的真人,用了八个字“其寝不梦,其觉无忧”描述(见《庄子·大宗师》),认为"睡

被雅典公民判为死刑的苏格拉底,有很多次生的机会,却慨然就死。当时年届七十的苏格拉底,也许是对死亡理解最早、最为深刻的哲人。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类似于以下两种状态:

一种是死了就像是无梦的睡眠。苏格拉底说,死亡就是睡着之后不做梦,一路睡将下去有什么不好呢?这是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真人无梦的另一种诠释。庄子提到古代的真人,用了八个字“其寝不梦,其觉无忧”描述(见《庄子·大宗师》),认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后没烦恼"是真人的境界。

另一种是人的灵魂在身体死了之后,就像是从身体的狱中释放了出来,真正得到解放和解脱,不再有什么烦恼。这和佛学对于灵魂与肉身的观点几乎相同。苏格拉底说:“我死了之后,灵魂就可以真正地自由寻找,去找到那些古代伟大的智者,跟他们一起继续聊天、继续对话,探讨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真理。”

近代西方人对死亡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督教的观点,另一种就是蒙田的观点。那蒙田是如何面对死亡的呢?

蒙田在《随笔集》中承认,自己长期以来都害怕死亡,并为此所苦,即使在生命最健壮的时候,也常常想到死亡的可怕。他心里深受死亡必然来到、人生必然消逝的思想的威胁,甚至被他描述为"几乎使我瘫痪"。蒙田从他所熟知的古代哲学家的思想里寻找出路,初步的结论是:人必须学习与死亡观念共生。他相信哲学可以让人学会如何不害怕死亡,起初他在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43 B.C.)“从事哲学思考,就是学习如何死亡”中找到了力量。

蒙田早期对于死亡的观点深受斯多葛学派的影响,指出不用害怕死亡,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也是最自然的事。他说:“你的死亡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那是你存在于世的条件,是你的一个部分。”提出“死亡是生命的目标”的观点。

蒙田采用塞内卡(Seneca,3 B.C.-65 A.D.)的建议,认为经常不停地想着死亡,是克服对死亡恐惧最好的方法。熟悉的东西不会让人害怕,要练习对死亡的熟悉。同时要练习舍弃一切,对任何事情都不要看得太重。接受死亡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才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也才能摆脱束缚与奴役。

但是蒙田逐渐又认为,准备死亡的心态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人不可能一直活在警惕之中,只以这种方式摆脱死亡念头的压力,反而会让自己受制于这样的念头。“关注死亡,使生活成为困扰;但是,关注生活,使死亡成为困扰。”

1580年之后,蒙田在对死亡的观念开始有了转变。他观察到平常一般人对死亡的态度,使他大为震撼。他说:“人们直接面对死亡,并没有特别担心,就算他们知道自己当天晚上或明天可能死掉,他们照样显示平静的面容,好像他们与死亡已经和解,明白这个普遍而无法避免的事件是必然来到的。”他在1595年版的《随笔集》加了一段话,“哲学叫我们常把死亡放在眼前,要预先看到它,在它来到之前反省它,并且给我们一些规则,让这样的思想不至于伤害我们;但是,只要我们真正知道如何生活,就不用再学习如何去死了。”即先知道活,不用太担心死的问题。

“死亡其实就是生命的结束,而不是生命的目标;是生命的终结、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不是我们需要针对的重要的对象。”蒙田最初觉得人生有期限,害怕失去;后来发现正因为人生有期限,人生才有它自己内在的价值。如果生命没有期限,人可以一直活下去,人生反而没有任何追求。最后蒙田把人生当作礼物,按照人的本性所允许的范围,尽量活得充实和快乐。

那死亡为什么让人害怕呢?在介绍蒙田的思想之后,台湾当代哲学家傅佩荣老师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人害怕死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害怕死亡之前的痛苦。我们都曾见过,生病和接近死亡的人,尤其是生病,那种痛苦是很让人印象深刻,让人看了就容易产生恐惧。我们害怕的是死亡之前的痛苦。当然,也不见得每一个人都会遭遇到一样的痛苦,或者每一个人对痛苦可能有不一样的一种态度。但是,这种可能发生的预期让人对死亡产生畏惧心理。

(2)有信仰的人害怕死亡之后的报应。这一点很多时候不被提及,但客观存在。目前世界上各大宗教对于死亡之后的报应主要就两种:一种是轮回,另一种是审判。讲轮回,说明你还有下一次的机会;讲审判,就一次定了,将来如何已经决定。这两种宗教信仰给人带来的对死亡的态度是不太一样的。对于死后报应的害怕,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如果真的害怕不好的报应,现在及以后都应该虔诚地走人生的正路。

(3)对于死亡之后虚无的一种恐惧。事实上,对虚无的恐惧是可以化解的。很多哲学家受苏格拉底的启发,很容易理解死亡之后就结束了,如罗素就说:“死亡就像江河入大海一样。”另外,傅佩荣的老师方东美先生病危时的两句诗:“我自空中来,还向空中去。”可谓真个堪破死亡。出生前和死亡后都是空,生前没有我们,死后也没有我们。

(4)死亡之后,各种"我们"的关系崩解令我们害怕。我们这一生建构的许许多多的“我们”这样的关系,死亡之后就会消失,“我们”所组成的一切关系,将消失和瓦解。

傅老师讲了四个比喻有助于我们理解死亡。

(1)人生就好像赴宴,死亡代表宴会的结束。我们已经用过餐了,该让座了,让给别人来使用。

(2)人生好像在一个舞台的表演,死亡代表表演已经结束,那就请演员潇洒地下台吧!“乾坤一剧场,生命一场戏”,演完就潇洒地谢幕下台。

(3)“人生如旅行”,我们是过客,不是归人。一开始就了解旅行的意义,比较容易理解死亡的含义。

(4)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人生是一个修炼和修行的过程。或是基督徒,背上十字架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或是像佛教认为众生皆苦,要由智慧得到解脱。把人生当作修炼和修行,可以更好地理解死亡。

“死亡像太阳一样,你不可能直接看清楚它,只能从侧面看,眯着眼睛看。”没有人可以直接了解过死亡,即使是那些劫后重生、历经了死亡的人。朋友们,你对死亡又是什么观点呢?

作者心声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临床医疗工作近20年后,对于救治病人也算得心应手;对于医学也从20多年以前刚上医学院的那种完全无知,也算逐渐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医学观,渐渐地潘医生对于什么是医学的底层逻辑产生了追问。

现代医学的发展源自于生物学的发展,而生物学的发展也不过是二战以来短短几十年,这还要归功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的号召(没错,就是“薛定谔的猫”那位)。在薛定谔的号召之下,许多从事理论物理的优秀物理学家转而研究生物学,引起了现代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他自己也写就了科普畅销书《生命是什么》留于后世。可见,生物学的基础是物理学。那物理学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是数学,数学当然不可或缺,爱因斯坦也在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帮助下才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但是,哲学可能是更为根本的本源,它是我们人类探究世界本源的一种思维。因此,自2019年1月8日,潘医生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叫“小猪爱智慧”,开始了西方哲学学习之旅,每天花半小时,跟随傅佩荣老师学习西方哲学课,学习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现代的不断演变的思辨,希望对我理解医学的本质有所启发,也分享与你,愿与你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64528, encodeId=3cf8364528a2, content=学习学习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Stl88fu4NfNLvzZhgPxRkia1DP5MpwEgtXo1XhXA11xD6MWKxunAZFXKSNic0fWHUQx83oNHPlRMxxIctM83QKeCLkJpMibibiaC/0, createdBy=7e581734408, createdName=深海的鱼, createdTime=Fri Apr 12 10:30:06 CST 2019, time=2019-04-1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9-04-12 深海的鱼

    学习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8岁女孩患糖尿病,后来死亡了……

今天出门时,看到邻家的小姑娘,扎着辫子一蹦一跳地走过来,突然一个熟悉的影子再次呈现于脑海,那就是我的病人之一——小辫儿。

辉瑞的普瑞巴林在发现与33名患者的死亡有关后被重新归类

在英国滥用药物咨询委员会的公众咨询和建议的支持下,普瑞巴林将从4月起被重新归类为C类受控物质。在重新分类的基础上,违法销售或供应药物现在可判处14年有期徒刑。

Acadia公司的帕金森精神病药物Nuplazid引起数百人死亡,美国司法部启动了营销调查

去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了帕金森病患者使用阿卡迪亚制药公司Acadia的Nuplazid药物治疗后,导致了数百人死亡。现在,该公司正面临着司法部门对其营销实践进行调查。

Stroke:终末期肾病患者卒中死亡分析

由此可见,ESKD患者的卒中死亡率更高,女性和年轻人的差异最大。然而,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善。

JAHA:冠脉搭桥术后社会因素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因素对冠脉搭桥(CABG)术后死亡率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CABG术后死亡率风险与婚姻状况、收入和教育之间的性别和年龄相关性。本研究纳入了SWEDEHEART数据库中的110742名CABG术后患者(女性占21.3%)。与已婚或同居的患者相比,未婚的女性要比男性的死亡风险更高(HR:1.32, 95% CI 1.20–1.44 vs HR:1.17 ,95% Cl 1.13–1.

Eur Heart J:高脂蛋白(a)与高死亡风险

由此可见,高水平的脂蛋白(a),通过相应的低LPA KIV-2重复数而不是通过高胆固醇含量,与高死亡风险相关。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