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不强求论文”能否涵养基层医疗
2017-02-21 佚名 金羊网
昨日报载,广东省卫计委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流动到粤东西北基层单位工作,申报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将予以倾斜。还明确提出,申报者申报基层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对论文、科研课题要求也不做硬性规定。
如何涵养基层医疗,的确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一方面人往高处走,医疗人才当然也不例外,而另一方面,优秀资深医疗人才的稀缺性,也加大了医疗人才留在基层的难度。即便在美国这一医疗服务相对发达均衡的国家,优秀资深的医疗人才同样很难留在小城镇,为了让一些小镇的居民不至于无医可看,美国甚至不得不适度放宽移民政策,对愿意去小城镇执业的移民医生敞开怀抱。
美国基层医疗可以有移民填补和支撑,我国还得自力更生。既然职称这事儿,尤其是如何搞定论文这个硬杠杠,是让国内医生们最头疼的职业发展难题,如此看来,基层医生晋升获倾斜性鼓励,评高级职称甚至不再强求发论文,这一职称新政,的确戳中了医生职业发展的痛点。既然只需服务基层,论文这个老大难问题都可以免了,职称瓶颈也有望一举突破,服务基层对于医生来说,不完全是奉献,也可以有回报。服务基层更有晋升机会,的确彰显涵养基层医疗的智慧。
一直以来,医生晋升职称这事儿,基本是越往基层难度越大,尽管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做的也并非科研工作,写论文对临床医生们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但大医院毕竟有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憋出一篇论文的概率,自然要远高于缺平台少资源的基层医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基层医生晋升的倾斜性鼓励,与其说是降低了基层医生职称评定的标准,毋宁说是更加实事求是,一定程度上也弥合了过往职称评定的不公平与不合理。
回到医生职称评定这事本身,如果基层临床医生仍然需要发论文才能评职称,这本身其实也算是一种医疗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未必符合医疗管理的常识和规律。
事实上,同样是医生,在美国甚至没有主治医生、主任医生这些国内司空见惯的职称和头衔,美国的执业医生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和审核,并获得专业证书。只有教学医院的研究型医生,才需要做科研并写论文,这些医生其实就是大学里的教授,并不以看病为业,甚至被限制不得从事临床治疗。临床医生要想获得职业发展,则只需专注于看病这件事本身,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经验与医术即可,假如临床医生在百忙之中跨界写起了论文,反倒要被认为是一件不务正业、不可思议的事儿。
基层医生评高级职称不再强求发论文,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回归了医生的本位,回归了临床医疗就是看病这一常识。
当然,既然职称还在,那么,不强求论文之后,职称究竟该怎么评,用啥来替代论文,问题其实仍然存在。尽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专题报告、病案分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次数、健康档案管理数将被作为论文的替代。这些材料和报告如何评级,相关的标准与评定机制,显然还缺失至少尚未成熟。假如缺乏合理的评审机制,这些论文的替代品,会不会成为另一种论文,一旦失去了公平这一基准,会不会比发论文评职称更糟,也绝非杞人忧天。
基于以上所论,通过职称晋升的倾斜,来涵养基层医疗,的确要比口头鼓励来得实在。毕竟,职称关系着医生的职业发展也关联着收入。但仅仅是论文“松绑”,还被职称“捆着”,终究还不够彻底,基层医生其实不妨去职称化,并回归看病本身,基层医疗也不妨更多体现医生的稀缺性,并通过市场或价值回报来涵养。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职称#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