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筠友、彭俊周夫妇:医生伉俪感动社区
2016-08-05 佚名 首都文明网
简介孙筠友,女,1930年2月出生;彭俊周,男,1930年6月出生;朝阳区和平街胜古庄社区居民。孙筠友、彭俊周夫妇退休28载坚持为居民义诊、为儿童免费体检,体检儿童已扩至百余人。曾因孙奶奶体检得到及时救治的小于已在美国读博;在体检中发现音乐天赋得到他们资助的哮喘女孩已考入音乐学院声乐系。为身后继续支持医学事业,夫妇俩4年前就已办理遗体捐献手续。主要事迹医生伉俪感动社区少年时参加革命,早年经历让
简介
孙筠友,女,1930年2月出生;彭俊周,男,1930年6月出生;朝阳区和平街胜古庄社区居民。
孙筠友、彭俊周夫妇退休28载坚持为居民义诊、为儿童免费体检,体检儿童已扩至百余人。曾因孙奶奶体检得到及时救治的小于已在美国读博;在体检中发现音乐天赋得到他们资助的哮喘女孩已考入音乐学院声乐系。为身后继续支持医学事业,夫妇俩4年前就已办理遗体捐献手续。
主要事迹
医生伉俪感动社区
少年时参加革命,早年经历让他们选择“学医”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青年时投身医界,30余年一线奋斗经历让他们阅尽病患疾苦,心怀悲悯;退休28载,他们从医的脚步却并未停歇,而是选择在社区为孩子们体检,为社区居民义诊。
在和平街胜古庄社区,有一对深受居民尊敬的医生夫妇———孙筠友和彭俊周,他们心怀大爱,为医学事业,为社区居民,倾注一生心血,奉献一片冰心。
30年东北行医挽起袖子为病人献血
说起孙筠友和彭俊周如今在医学上的成就,不得不提起他们年轻时候求学与行医的经历。1949 年,国家刚刚解放,满怀一腔热血的二人就各自奔赴东北上学。选择学医,是他们二人的选择,也是他们之间的缘分。
“就像‘红灯记’里唱的那样,我家的‘表叔’也多得数不清!”孙筠友说,中学时,她帮助在北京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母亲与革命者叔叔、阿姨们传递情报,小小的她穿梭在京城的角落,发传单、送信件,为革命奉献力量的同时,也见识了不少革命者的疾苦。由于母亲是妇产医生,孙筠友从小耳濡目染,对于生命充满敬畏,于是选择了“儿科医生”这个专业。
彭俊周在中学时是革命积极分子,也曾投身学潮,反对日军与国民党的暴行。他所在的中学学风积极,先进青年们关心政治,彭俊周加入了“民主青年联盟”。年轻的他希望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最终选择了“学医”。
在大连医学院,二人成为了中国第一届医科类大学生。当年的母校,也成为他们同学二人相识、相知的地方。毕业后,他们留在东北参加医疗工作,这一干就是30 年。
从那时起,老两口就有一副热心肠。
有一次孙筠友值夜班,遇到一个患败血病急需血源的孩子,她二话不说,挽起自己的袖子,就给孩子献血。孩子的生命保住了,面对家属的感激,孙筠友却十分谦虚。“当时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献了血之后还继续上夜班。”孙筠友说,当年经她诊治的不少孩子,都热情地叫她“干妈”,在她心里,这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作为儿科医生的一份责任。
28年社区服务义诊让孩子获救
上世纪八十年代,孙筠友和彭俊周相继回到北京,孙筠友从事妇幼保健工作,而彭俊周在和平里医院,继续从事临床工作。1988 年,孙筠友退休,她主动找到社区,希望能参加社区的医疗活动,为社区里的孩子免费体检。彭俊周也在工作之余,时常参与医学宣传讲座,并为社区居民们义诊。
老两口的家里,有很多照片,其中有不少是与邻居的亲密合影。“这是小于,在美国攻读博士!是我们社区里的‘有为青年’呢!”翻看着照片,孙筠友指着一名帅小伙骄傲地说。小于一家和他们二人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 多年前。
在90 年代的一次义诊中,当时3 岁的小于由于身体不适,哇哇大哭,被奶奶带去检查,老人家急出了一头汗,但年幼的孩子却说不清哪儿疼。孙筠友用手轻轻按压孩子的腹部,发现有反跳力疼痛现象,多年的经验让她判断孩子这是患上了潜伏性阑尾炎。
由于当时情况紧急,在她的建议下,孩子被及时送去了医院进行手术,术后安然无恙。如今,在外求学的小于每次回国仍会看望他的“孙奶奶”,并深深鞠上一躬,表达对感谢和敬意。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呀!”提到对社区里孩子的帮助,孙筠友总是谦虚地摆手。28 年来,随着社区范围的扩大,胜古庄社区和胜古北社区的住户也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孙筠友每年仅仅是义务体检的儿童,就能达到百余人。
在一次义诊中,孙筠友发现一名女童,哮喘已3 年,家长无暇照顾,交谈中她发现孩子很有音乐天赋。问及喜欢的音乐,家长眼泪夺眶而出。孙筠友看出她的难处,于是,和老伴一商量,给这个孩子一些资助,并帮助她治病。
经过几年的治疗,孩子顽固性哮喘痊愈了,长大后考入音乐学院声乐系。这名未来的歌手依然常来看望“孙奶奶”和“彭爷爷”,并时不时为他们高歌一曲。
两位老人的志愿服务至今已持续了整整28 年,在这段几乎已等同于整个职业生涯的漫长时间里,两位老医生分文不取,义诊从不间断。
“身后”将捐献遗体不信鬼神信科学
在老两口家中的客厅抽屉里,珍重地放着两份遗体捐献协议。虽然在两位老人的行医过程中已经救助过数不清的患者,但他们计划身后仍要为医学做贡献。
“我们年轻时候学医,体会了解剖课上缺少人体标本的艰难,我们希望能在去世后,为医学尽最后一份力量。”彭俊周说,医学的进步需要大家的努力,他和老伴希望能通过以身作则,打破普通人对于遗体捐献的顾虑。
于是,四年前,两位老人找到医学科学研究院,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老人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到了三个女儿。“几个孩子都非常支持,他们也考虑在‘百年’之后捐献自己的角膜、遗体。”孙筠友说,孩子们的态度也让他们很是感动,愈发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有价值。
“我们不信鬼神,信仰科学,信仰医学,更信仰共产主义!”彭俊周说,捐献遗体还省去了买墓地的钱。老两口表示,人生在世要珍惜生活,为社会做贡献,去世后也不该为社会增加负担。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医生伉俪#
54
#社区#
66
感动中!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