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科研方略:披荆斩棘 勇往直前

2017-04-08 戴世强 知社学术圈

一、引言稍有科研经验的人都知道,投入科学研究,总会遇到林林总总的困难,有时会十分沮丧。这里集中谈谈怎样面对科学探索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攻关。首先应该认识到,从事科学研究必然遇到困难,一辈子顺风顺水的科研工作者真从未遇见过。为何如此?有下列原因:1、这是科研工作的本性所决定的。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探索,一般来说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摸索着前进,难免磕磕碰碰。

一、引言

稍有科研经验的人都知道,投入科学研究,总会遇到林林总总的困难,有时会十分沮丧。这里集中谈谈怎样面对科学探索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攻关。

首先应该认识到,从事科学研究必然遇到困难,一辈子顺风顺水的科研工作者真从未遇见过。为何如此?有下列原因:

1、这是科研工作的本性所决定的。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探索,一般来说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摸索着前进,难免磕磕碰碰。

2、部分地受人的本性的影响。按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说法,人们总有一种好逸恶劳的倾向。即使手脚勤快,头脑仍有可能怠工,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如英国生理学家特罗特所说:“头脑不喜欢新奇的设想,犹如身体不喜欢新奇的蛋白质,都同样竭力抗拒。新设想是科学上作用最快的抗原,这种说法并不过分。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地观察自己,往往会发现:甚至在充分提出新设想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反驳了”。

3、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的阻遏。科学上刚出现重大发现时,往往不会受到广泛认同。对许多问题,人们早已接受了传统观念,或多或少地抗拒和排斥新观念、新成果,特别是提出了与大人物截然不同的想法时,经常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且不说布鲁诺、哥白尼等人的悲剧和困境,贝弗里奇曾描述了一位名叫塞麦尔维斯的英国医生,1847年他在研究产褥热方面取得进展,并写了专着《病原学》,但却为当时的权威人士所不容,受到排斥,专着滞销(现在此书很有名气),促使他破口大骂,频频与人吵架,最后被送进了疯人院。更有悲剧性的是,进疯人院后不久,塞麦尔维斯最后一次动产科手术时手指受伤,因伤口感染而逝世,成了他毕生研究的细菌的牺牲品。尽管现在这类事情已不易发生,但习惯势力的阻力却依然存在。

4、真理与谬误的共存是一种常态。在科学探索中经常会犯错误,但经常找不到错在何处,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更为常见的情况。

5、面对种种困难的正确态度应是:知难而进,坚忍不拔,从善如流,百折不回。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珍珠。”

二、如何面对习惯势力的阻滞

首先,在进行科研工作时,要解除自己的思想束缚,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敢于独辟蹊径,提出新的设想。笔者很佩服福尔摩斯这一虚构人物,尽管他生活上慵懒得着实可以,但思维却一直像一匹野马,从来不受束缚。当科研工作进展迟缓时,不妨问问自己:近来保守了吗?

对外界的阻滞要采取科学态度。先全方位地审视自己的工作,尽可能做到无懈可击;同时,应诚心诚意地与同行进行广泛交流,请进来,打出去,征询不同人士的意见。其中,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极有裨益。如果确认自己是正确的,要学会与人argue,尽力以理服人。

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要被普遍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必须有耐心,有韧劲,让时间慢慢来考验成果的正确性。

且看一看贝弗里奇引述过的一段话:“据说,一项对知识的创造性贡献其接受过程可分为三步:在第一阶段,人们嘲笑它是假的,不可能的,或没有用的;到第二阶段,人们说其中可能有些道理,但是永远派不上实际的用场;到第三步也是最后的阶段,新发现已获得普遍的承认,这时,许多人说这个发现并不新鲜,早就有人想到了。”读后,觉得很有意思。

我觉得前面提到的塞麦尔维斯医生还是很有韧劲的。他坚信自己所主张的真理总有一天能为世人接受。他在他的《病原学》前言中写道:“回顾以往,我只能期待有一天终于消灭这种细菌感染,用这样的欢乐来驱散我的哀伤。但是,如果天不从愿,我们不能亲睹这一幸福的时刻,那么,让坚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信念做我的临终安慰吧!”读起来感到有点悲怆,但是,他在学术上实现了他的夙愿,如果泉下有知,可以得到些许安慰。

如果在同行的质疑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确实有缺陷,应尽快设法弥补,待更新了成果后再与他人交流。

三、如何面对屡战屡败的局面

曾有年轻朋友问笔者:“如果在科研中尝试了种种方法,依然遭遇失败,十次八次都不成功,应该怎样面对?”这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失败寻常事 :科研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失败乃寻常事;步步成功、事事顺遂才是咄咄怪事,世上从无这类“福将”。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玻恩(M. Born)所说,“我相信在科学上并没有平坦的大道……。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只有经历了不断试探,一再失败,才能寻找出合适的方法,开辟出赖以前进的道路。”

失败不气馁:既然遭遇失败是常事,就要抱有平常心去面对。遇到挫折,决不气馁,振作精神,从头来起。

用心找原因:不要仓促地去尝试新方法、新途径,先努力寻找失败的原因。我做理论研究较多,只能说说这个方面。失败根源无非是:

——基本假设有问题:或不符合物理实际,或简化过度;

——数学建模有差错:或忽略了主要因素,或建模类型选择不当;或定解条件有误;

——方法选择有偏差:或解析方法不适用,或离散过程有问题,或算法选用失当;

——演绎过程有疏漏:或推理步骤不合逻辑,或程序设计不当,等等。

重新做调研:找准原因之后,对症下药地予以解决。有时必须重新做调研,查文献,找新途径、新线索。

请教“老法师”:经过种种努力,仍未摆脱困境,不妨走出去拜访名流,虚心求教有科研经验的同行专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乐于帮助后辈。

展开大讨论:不妨把问题摆到小组seminar中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中会激发新的思想火花。

主要靠自身:别人的帮助只能起辅助作用,最终解决问题靠自己的深度思考。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可以搁置一阵,但不要忘掉它,一有空,就拿出来想一想,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总有“云开雾散”之日。

四、结束语

本讲的结论是:

面对困难,必须有韧劲,有百折不回的决心;

努力使自己摆脱传统观念;

对习惯势力的阻滞应泰然处之,同时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

采取实际措施来解决科研中的严重困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吉永华谈“韩春雨事件”:让大众回归到对科学的敬畏

“再给他半年时间吧。” 3 月 10 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吉永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韩春雨事件”。2016 年 5 月 2 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此后不久,有人质疑韩春雨的研究成果,十几位国内科学家表示无法重复实验,并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这里面的教训还是很深刻的,我的

女科学家田世平:不忘初心,科研与服务社会并行

国家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科学院“十大女杰”、中国女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奖……她的荣誉证书摆满了书架。田世平——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果实采后病理学研究组组长,国际采后生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近年来,田世平共发表SCI期刊论文140多篇,编写中、英文专着16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项,有的专利为企业增加上亿的销售

把钱“浪费”在看不到回报的基础研究上,值吗?

科学是从容不迫的,它往往需要几代专业人士工作成果的累积。要求直接的实际回报会粉碎科学创想,并年复一年、长期以往地破坏科研环境的发展。

为什么科研总会走弯路?

总的来说,我们总是在走弯路,历史经验也表明走弯路似乎不可避免,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少走点弯路,我们的价值可能会大很多。做了近20年的科研,回头想想,不管是理论课题,还是技术开发,走的路大都是不顺的,总是走了或多或少的弯路。最近的一个工程性质的课题更是走了几年的弯路,但最后的解决方案的所有方法在课题开始之前就已经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中,但是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执行呢?很多论文我们做完

万钢谈科研经费改革:将赋予高校院所更多自主权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秘书长徐建培就“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图为科技部部长万钢。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傅义洲 摄11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秘书长徐建培就“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

Science关注:PhD的非学术生涯:谈科研技能的移植

离开实验室,从事非研究型的工作是不少人可能要面对的现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科研工作者所习得的技能就失去了意义。在科研项目中所积累的经验放到很多岗位上都是有其价值的,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博士分享的个人经历。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