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薪资待遇!多地发力公卫人才队伍建设
2020-04-10 溪喧 看医界(ID:vistamed)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地纷纷出台加强公卫体系尤其是公卫人才队伍建设的硬核措施。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地纷纷出台加强公卫体系尤其是公卫人才队伍建设的硬核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迅速得到有力的控制,但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尤其是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据《看医界》获悉,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各地纷纷出台加强公卫体系尤其是公卫人才队伍建设的硬核措施。
待遇倒数,公卫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本次疫情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表现不凡,早在1月2、3日疫情还未爆发上海公卫中心就开始按照人传人实战演练;疫情发生后,又负责接收救治所有确诊病例,由此也被成为上海小汤山模式医院。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做出重大贡献的上海公卫中心也曾遇到过人才流失的困境。
“经费不够,养不起专业人才,科研力量相对薄弱。”2015年,时任上海市公卫中心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区医院医生的基本待遇是上海公卫中心医生待遇的1.5倍,公卫中心医生待遇位列全市公立医院的倒数第一。
2017年上海市两会,政协委员朱同玉表示,近5年来上海市公卫中心一线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离职医务人员已达205人,占全院职工的23.3%,流失人员中有23%是医师。
“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尤为严重,目前各条线均有骨干提出离职申请”朱同玉强调,临床骨干的离职对公卫中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削弱了公卫中心对传染病疫情的应急救治能力,一旦突发疫情,将无法有力承担起基本的救治任务。
上海公卫人才流失现象是我国公卫人才流失的一个缩影,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数为1230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仅占18.8万,这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仅有14万人,占比仅为全国医疗卫生人员总数的1.1%。
然而,相比于非典爆发的2003年,当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人员20.8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9万人。15年来,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减少了2万人,其中就包含了1.9万名卫生技术人员。
除了薪资待遇低留不住人才,疾控机构还存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对于当前疾控机构面临的人才流失的窘境,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张义有着清醒的认识。
张义表示,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疾控机构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政策规定不允许发放各类津贴和补贴,没有任何劳务补偿,工资增长缓慢,职工工作积极性受影响,不但招不到人才,也留不住。
另外,在整体编制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基层疾控机构存在因编制控制导致空编无法招聘的现象。以吉林省为例,年龄结构呈高龄化发展趋势,市、县级疾控机构此类现象尤为严重,人员年龄结构均以45岁~54岁组为主,且占比逐年增高。
多地发力,加强公卫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卫生人才的流失,已成为制约公共卫生体系有效运作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多地发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面对人才流失的现象,广东省先行改革。4月1日,广东省发布公告指出,要按照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核定全省疾控系统编制总量,各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不低于岗位总额的8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70%。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也表示,该省部分疾控机构先行先试参照公务员管理,由政府财政全额保障工资福利。
据了解,截至目前,广东省级疾控中心以及韶关、东莞、湛江、潮州等地市级疾控中心实行了参公管理,由财政全额保障经费。
此外,公告还指出还要适当扩大公共卫生及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在2020年专插本招生中增设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同比增长50%。
4月8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上海以建设全球公卫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为目标,其中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学科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学科群;科学核定疾控和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稳步提高人员薪酬水平;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提高队伍凝聚力和吸引力。
可以预见的是,疫后中国正在迎来一波公卫体系建设潮,公卫人才也将迎来黄金时代,期待公卫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能够持之以恒和持续加强,否则,非典后的公卫人才荒的困境还或将上演。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公卫人#
52
#待遇#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