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颤日:治疗不及时,中风就来了
2019-06-06 生物谷 生物谷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展,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患者越来越多,房颤并发左心耳附壁血栓易引起动脉栓塞,其中脑栓塞最常见,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据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我国房颤患病人数约1000万,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为了让房颤这个无形杀手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6月6日是我国第七个房颤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等单位主办,拜耳医药等单位协办的“中国房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展,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患者越来越多,房颤并发左心耳附壁血栓易引起动脉栓塞,其中脑栓塞最常见,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据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我国房颤患病人数约1000万,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为了让房颤这个无形杀手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6月6日是我国第七个房颤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等单位主办,拜耳医药等单位协办的“中国房颤日”宣传活动在上海开展,以“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主题,华山医院房颤中心还在当日活动现场进行义诊和患教活动,提醒公众关注“房颤”这个发病隐秘、公众认知极低的疾病,其后果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卒中。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致残病死率,百姓耳熟能详的卒中、心梗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都与之相关。其中,房颤最严重的危害就是脑卒中,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也就是说,每5个脑卒中患者,就有1个与房颤相关。而且由房颤导致的卒中年致残率超过50%,年死亡率超过50%,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1/3。
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表示,“房颤的公众认知度非常低,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确诊患者之前根本没听说过房颤,也就是说很多患者根本就没来医院,不知道自己得了房颤,更不要说它的危害了。其直接后果是房颤的就诊率、诊断率和接受规范治疗的顺应性低,贻误诊疗时机的情况普遍。”
规范化诊治,抗凝贯穿治疗始终
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有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药物治疗等众多方式。在所有治疗手段中,最关键的就是药物治疗,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其目的在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罗心平表示,“按持续时间可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一旦发作将非常容易持续,早期常为阵发性房颤,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随着病程迁延,房颤发作多会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为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若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则是永久性房颤。很多人认为房颤会中止不一定再发,可停用抗凝药,这是很大的认识误区,一旦诊断为房颤,抗凝治疗贯穿房颤治疗的始终。”
罗心平教授进一步强调,“在房颤抗凝治疗中,有些房颤患者会感到心跳加速、心跳紊乱、疲劳、头晕眼花、胸部不适、胸闷气短等症状,也有很多人没有任何症状。研究发现,与有症状的患者相比,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卒中和死亡风险更高,若对无症状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后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在临床上,经常推荐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药,如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该类药物通过抑制活化的凝血因子X产生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使用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疗效和安全性确切。当然,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累积,房颤抗凝的许多理念也有待更新。”
华山医院MDT模式:不断推进房颤“早筛早诊早治”
目前,从技术层面来讲,取栓已不是难点,关键是建立起由急诊科、化验室、影像科、导管室、神经内科、神经放射介入科等多科室协同作战的“取栓团队”。对于卒中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建立这种专业的多学科诊疗的医疗团队才能保障。
“华山医院在2013年就开始参与中国房颤中心项目,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在过去几年,逐步建立了房颤防治多学科会诊模式(MDT),联合了心内科、神经内科及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诊疗团队,进行综合诊治。我们将持续不断地促进房颤早期筛查、规范房颤药物治疗、普及房颤新型治疗手段、开展房颤综合管理,逐步优化管理流程,降低房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房颤患者预后、减轻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作为地区的带头医院,(个性化)我们还将帮助周边地区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房颤规范管理项目。在未来,随着房颤中心的不断建设,我省房颤规范化诊疗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大幅提高。”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坦言。
最后,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强调,“华山医院作为房颤中心项目医院积极参与到本次‘关注心房颤 预防脑卒中’的全国性宣传活动当中,希望更多百姓了解这个疾病,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如果出现心跳不规律、砰砰(乱)跳、疲惫、眩晕,或者呼吸短促,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诊房颤,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坚持规范治疗,不能因为症状消失而擅自停药,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应积极与医生沟通。”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中风是俗称,应该称为缺血性卒中吧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