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关于J Dent Res研究进展一览
2017-12-17 lishiting MedSci原创
【1】人和大鼠种植部位活力的比较评估这篇研究的长期目的是为了寻找一种方法来促进截骨术部位的预备,以及在这样做的同时,促进植入体的骨整合。这一过程的第一步,研究者在卵巢切除大鼠中建立一个标准的口腔截骨模型。这种模型有2个独有的特征:第一,大鼠展现出骨质疏松的表型,相当于报道中显示的牙种植体患者人群中的骨健康水平。第二,在愈合的牙拔除部位实施截骨术,它代表着大多数植入体在患者体内的放置部位。随后,
【1】人和大鼠种植部位活力的比较评估
这篇研究的长期目的是为了寻找一种方法来促进截骨术部位的预备,以及在这样做的同时,促进植入体的骨整合。
这一过程的第一步,研究者在卵巢切除大鼠中建立一个标准的口腔截骨模型。这种模型有2个独有的特征:第一,大鼠展现出骨质疏松的表型,相当于报道中显示的牙种植体患者人群中的骨健康水平。第二,在愈合的牙拔除部位实施截骨术,它代表着大多数植入体在患者体内的放置部位。随后,分别在一组患者和大鼠体内使用商业成品钻头实施截骨术。分子、细胞和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人和啮齿类动物的牙槽骨对截骨部位的预备具有相近的反应。而在人和大鼠中最为显著的是,所有钻头在截骨部位周围均造成了一个骨细胞坏死和正在坏死的区域。在截骨术后收集的多个不同时间点的的大鼠组织显示,牙槽骨的最终命运均是坏死。而一周后,破骨细胞活性促使坏死骨的吸收,反过来,成骨细胞刺激了新骨基质的沉积。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卵巢切除大鼠模型可以为我们对人骨在截骨预备后的反应模式提供线索。数据也表明,减小骨坏死区域将改善截骨部位的活力,促进种植体周围新骨的快速形成。(原文详见--人和大鼠种植部位活力的比较评估)
【2】粘膜下双氯芬酸给药对缓解第三磨牙拔除的急性手术后疼痛的效果: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双氯芬酸钠是广泛使用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NSAID),可以缓解炎症性疼痛。近来研究发现,将此种药物成分联合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使用可以提高其溶解度,使皮下注射成为可能,并且有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种联合使用的效果。这篇研究的目的是在第三磨牙手术前,使用双氯芬酸HPβCD作为局部粘膜下注射药物,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局部耐受性。
作者设计了一项预期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阶段单中心平行组试验。将75名接受了下颌第三磨牙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5 mg/1 mL的双氯芬酸HPβCD, 12.5 mg/1 mL的双氯芬酸HPβCD, 25 mg/1 mL的双氯芬酸HPβCD, 50 mg/1 mL的双氯芬酸HPβCD,或1 mL的安慰剂。各组药物在手术前注射于手术部位周围的粘膜组织内,随后施以局部麻醉。
最初的结果分析是通过在手术后至手术后6小时间累积疼痛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测算而来。它体现的是试验组和安慰剂组整体的治疗效果,以此确定研究药物的效力(P=0.0126)。二级结果分析包括疼痛起始的时间和患者获得药物缓解的时间,2者在研究的药物与安慰剂之间的比较中均展现出显著的差异(分别为P < 0.0161和P < 0.0001)。药物缓解的时间范围在7.8 h (25 mg/1 mL的双氯芬酸HPβCD)至16 h (50 mg/1 mL的双氯芬酸HPβCD)之间。有趣的是,5-mg/1-mL溶液的效果要优于12.5-mg/1-mL和25-mg/1-mL (药物缓解的时间=12.44 h)。另外,有14%的患者表现出轻微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其中2例表现出皮瓣坏死。而这些并不需要额外的干预。
这篇研究的结果表明,双氯芬酸HPβCD在第三磨牙手术前局部粘膜下注射是安全、有效和相对耐受的。(原文详见--粘膜下双氯芬酸给药对缓解第三磨牙拔除的急性手术后疼痛的效果: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3】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的整合与头颈癌的关系
作者对口腔/口咽癌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整合入宿主基因组进行了严谨的回顾,并评述了HPV诱导癌症的文章,以此获取了HPV相关的口腔和口咽癌数据。除此之外,作者验证了HPV的整合部位和整合与病毒宿主融合转录的关系以及与HPV相关联的癌症发生中是否需要病毒与宿主的整合。
结果显示,病毒的生命循环中不需要HPV病毒整合入宿主的基因组中,可能对细胞转化也不是必须存在的。然而,HPV整合却常出现在宫颈癌和头颈癌样本中。对大量早期宫颈损伤的研究显示,病毒通常会整合入宿主基因组中的基因匮乏区域,相比之下很少整合入细胞基因中,这表明整合是一个随机事件,整合部位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种选择功能。然而,近期许多对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s)的研究发现,整合可能代表着另外一种致癌机制,它通过直接调节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引发病毒宿主融合转录的杂交而发挥作用。有研究报道,在HNSCCs细胞系和原发性肿瘤中,癌相关基因的表达整合会导致基因破坏。并且整合诱导的基因表达改变可能与肿瘤的复发有关。有证据显示,病毒整合入遗传基因区域会伴随着局部扩增,在某些情况下会增加其表达,中断基因的表达以及其他的可能致癌反应。相似的,靠近microRNAs的病毒整合分析表明,这些调控分子表达的改变可能也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未来的工作将致力于这些事件对肿瘤细胞行为发生的机制上。(原文详见--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的整合与头颈癌的关系)
【4】银二胺氟化物对学龄前儿童的不良反应
这项临床随机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学龄前儿童应用不同银二胺氟化物(SDF)疗法的不良反应和双亲满意程度差异。
研究纳入了888名具有活跃牙本质龋的学龄前儿童,并接受了不同SDF治疗方法:组1,一年一次的12% SDF应用;组2半年一次的12% SDF应用;组3,每年一次的38% SDF应用;组4,半年一次的38% SDF应用。不良反应(包括:牙齿和牙龈疼痛、牙龈肿胀、牙龈漂白和全身性中毒)的信息收集来在于每次应用SDF或安慰剂1周后的父母问卷调查。父母对子女牙齿状态的满意度信息收集来自于术前和术后30个月的调查。
术后30个月,799名儿童(90%)接受了调查。没有出现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或较大的不良反应。在4组中出现的所有较小不良反应之间未见明显差异( P > 0.05)。总体上,来自于父母所认为的以及所收集的牙齿和牙龈疼痛发生率为6.6%,而牙龈肿胀和牙龈漂白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4.7%。龋损发黑在各组中普遍存在,组1至组4的程度分别为36.7%, 49.5%, 65.6%和76.3% (χ2 test, P < 0.001)。组1至组4的父母对子女牙齿状态的满意程度分别为67.6%, 61.5%, 70.8%和62.3% (χ2 test, P > 0.05)。基于父母的反馈,SDF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各组间的牙齿或牙龈疼痛、牙龈肿胀和牙龈漂白较少发生,并且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各组间父母对子女牙齿状态的满意度相似。在学习了抑龋预案后使用SDF对学龄前儿童是安全的。
这篇研究表明,收集父母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信息有益于口腔医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SDF疗法。(原文详见--银二胺氟化物对学龄前儿童的不良反应)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研究进展#
48
学习
65
学习学习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