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包皮疣状黄瘤 1 例

2018-04-01 苏飞 黄萌 陈柳青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患者男, 34 岁。包皮内侧皮疹近10 个月。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34 岁。包皮内侧皮疹近10 个月。患 者于10 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包皮内侧数个黄红色米 粒大小新生物,因无自觉症状,一直未予治疗,皮疹 缓慢增大,并相互融合,呈“菜花状”。自行使用莫 匹罗星软膏外用数周,效果不佳。为明确诊断,遂来 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门诊以“尖锐湿疣、鳞癌”收 入院。病程中,无发热等系统症状。患者既往体健, 无基础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否认有局部外伤史,否 认冶游史。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 明显增大,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包皮内 侧可见约5cm ×2cm ×0. 6cm 大小的外生性赘生物, 表面呈分叶状,呈粉红色,表面尚干燥,无异味( 图 1) 。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 质,血脂( 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均在正常范围。 HPV6、 11、16、18 病毒阴性。HIV、TPPA、RPR 结果 阴性。住院后行包皮环切术。皮损组织病理示: 表 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皮突延长至大致同一水 平,真皮乳头内大量泡沫细胞浸润,伴少量淋巴细胞,真皮浅层淋巴、组织细胞及浆细胞大致呈苔藓样 浸润( 图2 ~ 3) 。

诊断: 疣状黄瘤。

治疗: 行包皮环 切术,术后随访8 个月未复发。

图1 包皮内侧皮损

②HE ×25; ③HE ×200 图2 ~3 皮损组织病理 Fig. 2 ~3 Histopathdogy of lesions

2 讨论

疣状黄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黏膜病变,80% 病例发生于口腔黏膜,其次好发于阴茎、阴囊及女性 外阴,也有发生于耳、前臂、手、足、鼻及骶部的报道。1903 年,Sachs 曾报告了 1 例黄瘤样痣的患者,1971 年,Shafer 报道了 15 例发生于口腔的病例,并将其 命名为疣状黄瘤。Beutler 等近期将发生于外 阴区域的疣状黄瘤命名为 Vegas 黄瘤。本病各年龄 段均可发病,平均病程为数月,最长可达几十年。 Philipsen 等报道50 岁以下的患者中,男女发病比 例为1. 6 ∶ 1;而50 岁以上的患者中,男女发病比例 为0. 8 ∶ 1。本病好发于高加索人种,其次是日本人, 也有少量非裔美国人、亚洲人及南美人种患病的报 道。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呈肤色、红色、淡红色和 棕黄色,皮损通常单发,可呈疣状、息肉样、乳头瘤样 和斑块样,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本病发病的确切机 制目前仍不明确,大部分患者血脂并无异常,Zegarelli 等认为可能是上皮细胞在局部受到某种刺 激后导致上皮细胞变性并促发了局部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损伤角质形成细胞,导致巨噬细胞吞噬脂 质并形成泡沫细胞。Mohsin 等发现损伤的角质 形成细胞释放某些炎症因子,趋化嗜中性粒细胞并 刺激表皮快速增殖。组织病理上,本病的病变有 3 种形态: ①疣状-丘疹型; ②火山口-囊状型; ③平坦 型。其组织病理特点是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伴角化 不全,表皮突伸长,真皮乳头大量的泡沫细胞伴少量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无 Touton 巨细胞; 表皮 突较为一致的伸长变粗,下缘几乎成一条直线,基底 膜清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泡沫细胞阳性,提示为 单核巨噬细胞来源。临床上,疣状黄瘤易与鲍温 样丘疹病、尖锐湿疣、Queyrat 红斑、颗粒细胞瘤、巨 大传染性软疣、脂溢性角化、鳞状细胞癌、寻常疣、疣 状癌及外阴上皮内瘤变混淆,确诊需要行组织病理 检查。组织病理上,本病易与尖锐湿疣、颗粒细胞 瘤、寻常疣及疣状癌相鉴别。尖锐湿疣及寻常疣的 主要病理特征为棘细胞上层可见典型的挖空细胞, HPV PCR 或原位杂交阳性。颗粒细胞瘤虽然 CD68 也为阳性,但肿瘤细胞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呈多边 形,胞浆嗜酸性,粗颗粒状,与疣状黄瘤位于真皮乳 头内的泡沫细胞较易区别。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根据典型的病理改变,诊 断较为明确,皮损发生于包皮,较为罕见,国内外仅 有30 余例报道。本病临床与尖锐湿疣极为相似,误 诊可能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故提醒同行发生于外 阴的疣状增生物,在病程相对较长,而性伴侣无类似 病变时,应怀疑有无本病的可能,积极行组织病理学 检查,明确诊断。本病可行手术切除、电灼、冷冻或 CO2 激光治疗,但已报道 2 例行 CO2 激光治疗后的 患者复发; Guo 等外用咪喹莫特成功治愈了一名 2 岁幼童,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新选择。

原始出处:

苏飞, 黄萌, 陈柳青,等. 包皮疣状黄瘤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1):75-7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02956, encodeId=5065302956e7, content=感觉这个杂志的编辑都好辛苦,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e502075746, createdName=营养医师, createdTime=Thu Apr 05 08:45:57 CST 2018, time=2018-04-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4-05 营养医师

    感觉这个杂志的编辑都好辛苦

    0

相关资讯

包皮,割还是不割?

小儿包茎是指包皮口过小,使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阴茎头;包皮过长则是指包皮覆盖全部阴茎头,而包皮口并不小,可以上翻显露出阴茎头。婴幼儿包皮过长往往是生理性的,到了青春期后阴茎头仍迟迟不能显露才能称为包茎或包皮过长。最著名的包皮环切术,就是犹太人的割礼仪式,有千百年的历史。它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一些穆斯林和非洲部落也实行割礼。包皮环切术是美国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大约每年有120万婴儿接受手术,总成本高达2.

J Urol:你造吗?割包皮不会降低男性丁丁的敏感性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Urology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婴儿时期不进行割礼(包皮环切)的男性而言,进行割礼(包皮环切)男性的丁丁的敏感性并不会下降。 文章中,研究者Jenn Bossio对年龄在18至37岁之间的62名男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30人进行过割礼,而另外32人未进行割礼;研究者利用触摸、疼痛、温暖检测及热痛的

宝宝的包皮要切吗?

在胚胎发育时期,包皮会伴随着阴茎的成长而和龟头紧密相连,将龟头包住,具有保护生殖器的作用。因此,刚出生的小男婴都会有包皮过长的现象,但它可以保护细嫩的龟头,尤其在婴幼儿容易长尿布疹的时期。如果勉强用力将包皮拉到龟头后面,常会造成受伤甚至疤痕,孩子会感到疼痛。这种生理性包茎在男童3岁前会逐渐消失,若3岁后包皮仍包住龟头,但可以后拉包皮露出龟头则为包皮过长;而一旦过了3岁包皮仍无法回缩露出龟头时,就是

Sci Rep:无症状婴儿和儿童中,乳头状瘤病毒在包皮中的流行度

真实的HPV在婴儿和儿童包皮中的流行度很少有文献陈述,但是关于该病毒的报道是非常重要的,从而阐释其影响并对无症状男孩进行合理的治疗。研究人员搜索了从1960年到2016年多个数据库,从而查找关于在包皮中HPV流行度的观察的或者前瞻性研究。研究发现,总共有8个研究,包括了556名包皮过长的婴儿和儿童。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元分析。普通HPV、高风险HPV、低风险HPV、HPV16/18、HPV16

 Lancet:还在纠结要不要进行切包皮?看看这项调查研究!

艾滋病毒感染率高的国家中,男性包皮环切术被广泛用于艾滋病的预防战略,但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使用率较低。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LANCET上的文章进行了一项研究,以确定教育宗教领袖关于男性割礼是否会增加。此项试验在坦桑尼亚西北部进行,是一项集群随机试验,符合条件的村庄通过邻近(<60公里)和坦桑尼亚卫生部的免费男性割礼进行。所有村庄都接受了卫生部提供的标准男性包皮环切活动。使用硬币随机分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