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药法》颁布实施,全国各地着实解决了一批“有经验、无资质”中医人员资格准入问题,这批人通过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考核,获取了师承或确有一技之长执业医师资格。
同时,《中医药法》中规定,中医诊所实行备案制度管理,给这批人开办中医诊所提供了便捷。
这样的优惠政策,使不少身怀绝技的民间中医可以一展身手,挖掘出更多医学人才,对祖国的中医事业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但却有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妄图借助中医诊所牌子“遮掩”,大肆干“中西医结合”乃至全科诊所的勾当。
这不,半年前,就有这样一名“投资者”在某镇上开办了一家诊所。从诊所开张到关门,不到半年时间,正式营业不到一个月,诊所就此宣布倒闭。
如此“短命诊所”给了基层医生哪些启示?值得探讨。
外行开诊所,路还很远
这家“短命诊所”老板是非医疗行业人员。或许因家人就诊,长期接触医疗行业“看病不讲价”缘由,自以为开诊所是包赚不亏的。
其经营模式为,聘请一名免“国考(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老中医担当诊所主要医生,聘请两名护士和一名药剂人员,看似有模有样的诊所就此开展业务,从配药、打针、输液到保健按摩、针灸推拿、刮痧、拔罐,包含了各种中西医疗法,采用针对各种疾病的诊疗方法。
诊所试行一楼药房、二楼诊所模式,满足所有病人“消费需求”,既能看病,也能购药,并且还与医保部门“联手”,能报销医保门诊资金。
按理说,有这样的“全方位服务”,诊所应该不会那么“短命”。遗憾的是,还是在开业后两个月内面临倒闭。
原因实际很简单,诊所忽视了病人的需求,病人需要的是疗效和服务,仅有服务没疗效或仅有疗效没服务都不行。
服务包括了价格服务,仅有疗效,价格“贵得惊人”,仍难以生存。还有就是诊所老板是外行,高估了“转正医师”的诊疗水平以及服务人群的数量和接受能力等因素。
实际上,师承或确有一技之长中医人员,多数都是以中药汤剂诊疗为见长,让他们开西医处方,等同于让一个不懂医学的人看病,毫无疑问,不会被病人长期接受的。
当然,农村诊所还得面临一个大的难题,就是要免费开展有效的、易懂的医学科普活动,让民众在接受科普当中逐渐自愿接受诊疗服务。
从这些角度来说,外行在农村开办诊所,路还很远,因为村民人数以及村民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限,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农村开诊所,得持之以恒
除城乡结合部以外的绝大多数农村,人口较为稀少,并且多数不集中居住,医疗服务需求量相对来说较为“零星”。要想在这些地方开诊所发大财,基本上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笔者在农村街道开办诊所20多年,见证多家“老医生诊所”“年轻人诊所”的“来龙去脉”。
记得十多年前,一名年过50的医生来到镇上,开办一家中医骨伤科诊所,宣传“祖传秘方,包治骨伤”,不到一个月时间,几乎达到门庭若市地步。
可是,开业不到一年,前来就诊的人群逐渐熙熙攘攘,最后不得不关门大吉。从病人反映情况来看,这家骨伤科诊所起初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顾客”,源自于诊所老板的“大胆宣传”,很多被骨伤疾病折磨的人相信老板真的有“祖传秘方”,抱着试试看心理前去就诊。
当“祖传秘方”很快被疗效“冲淡”后,前来就诊者就逐渐减少。
记得20年前,有一名刚从卫校毕业回来的年轻人,来到镇上开办诊所,干的是“全科诊所”,什么病都可治疗,因临床经验缺乏,疗效不显,很快被一些街坊邻居看作是“骗子医生”,不得不在两年后因“交不起房租”而搬回村子里。
金奖银奖不如患者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病人口碑。确实如此,一旦病人就诊后打负面广告,诊所必然会面临生存危机。
一家诊所无中生有的“祖传秘方”短期吸引了很多“顾客”就诊,很快这种无中生有的“祖传秘方”就被患者自己揭穿,“没疗效,哪是啥子祖传秘方哦!?”一名年轻医生以为医学是一门“人人吃了都有效”的技术,忽视了患者需要的本质医疗是什么,不得不以“关门走人”来回填自己挖下的“什么病都能治”这个大坑。
要在农村开办诊所,得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决心,脚踏实地为人,才会有一线生机。
来农村开诊所 别抱发财心
相对来说,在农村开诊所,只要能坚守职业道德,持之以恒学习,时刻把病人痛苦当作自己痛苦来对待,还是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报酬和社会回报。不过,与城市相比,农村诊所的收入是比较少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在农村行医,需贡献大于回报,否则,连生存的空间都会逐渐减少,一方面,农村村民收入相对较少,在健康方面投入的资金必然不多;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有限,能“多出钱”的人也较少,高端诊疗服务暂时难有市场。
特别是农村中医诊所,更是以简、便、效、廉为生存法宝。伴随着《中医药法》实施后,一批师承和确有专长中医被“免考”而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这批人只能开展备案的纯中医科目诊疗,否则或可被视为非法行医。
若是一些非医疗行业人员打了这些“转正中医”人的歪脑筋,以他们的资格去开办诊所,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干西医,从中赚取利益,稍有不慎就会触犯刑法,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所以,想通过开办诊所发大财的人,最好别到农村。这儿不是捞金的地方,而是贡献服务的地方。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想进城呢?
特别是获得“免考特权”而获得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人员,千万别迷迷糊糊将自己“捆绑”到黑诊所名单当中,一定要认清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要不然付出的代价有时是相当沉重了。
这些“短命诊所”告诉我们,农村需要真才实料,并愿意奉献的医生!
这些“短命诊所”告诉我们,农村诊所钱途少,打着“农村人好骗”思想来农村开办诊所想“短期发财”的,该醒醒了!农村人的思想在不断地与城市靠近了!
这些“短命诊所”还告诉我们,学医和从医并非人人适合,医学并非能治好病就行,需以人文关怀为基础,“先治心,才治病”,农村也如此!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诊所#
60
#农村#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