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2018| 高肾糖阈与T2DM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并可能成为指导糖尿病精准治疗的指标
2018-12-18 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国际糖尿病
在刚刚结束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8)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和韩学尧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性糖尿的临床和遗传特征”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糖尿病十大研究奖。课题组根据研究结果首次提出了高肾糖阈是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科学假设。
在刚刚结束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8)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和韩学尧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性糖尿的临床和遗传特征”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糖尿病十大研究奖。课题组根据研究结果首次提出了高肾糖阈是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科学假设。
该研究通过在中国T2DM人群中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高肾糖阈患者比低肾糖阈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更高的体质指数,并更多合并高血压病。同时,研究证实了肾糖阈存在遗传异质性,已知的基因变异仅能解释很少一部分遗传性,大部分遗传因素需要阐明。
据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韩学尧教授介绍,近年来,T2DM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是研发成功了继二甲双胍之后又一个可改善心血管结局的口服降糖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该类药物通过降低肾糖阈并增加尿中葡萄糖排泄来实现其降糖、降压和减重作用。临床研究还显示,该类药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发生的风险,并减少心衰住院的风险。正常人肾糖阈是8.9~10 mmol/L,正常人在此值以上时,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尿中能检出葡萄糖。然而,部分T2DM患者即使血糖持续在10 mmol/L以上,尿中也检测不到葡萄糖,这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提高或肾糖阈增高所致,这些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可能是SGLT2抑制剂的最佳适用人群。
肾糖阈的评价有助于指导对患者进行更精准的或个体化的治疗,提高药物疗效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为T2DM精准医疗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思路。本研究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 102: 1548-1556.)上。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血管危险因素#
61
#精准治疗#
73
#心血管危险因素#
67
#CDS#
78
#精准#
60
#心血管危险#
75
谢谢MedSci提供最新的资讯
74
学习了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