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个人基因测序的反面:突变或并不致病

2016-11-23 晋楠 科学网

个人基因测序的反面:突变或并不致病 研究人员担心测序会误导人们对疾病风险的认识

 

同样的基因突变对一些人的影响可能会比另一些人更加严重。

对于遗传学家Heidi Rehm来说,今年夏季的一个科学项目让她的家庭很快陷入一场医疗危机。今年7月,她为14岁的女儿预定了DNA测试,希望找到女儿一颗恒牙未能长出来的遗传学原因。然而,她和女儿却发现她们都携带了一种与扩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这种心肌异常会导致突然死亡,对成年人尤其严重。

在咨询一名心脏病专家并调查她家人的该基因突变(仅发现于心肌病确诊患者)之后,Rehm发现,这个突变并不像一开始认为的那样致命。她的故事说明了基因测序在成为医学保健一个常规项目之前,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大多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都是在患者及其家人中间被发现的,遗传学家对突变如何在并未明显发病的人体内发展并未有准确的了解。“这是目前这一领域的聚光点。”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遗传学家Robert Green说,“很多人非常担心对外表健康的人进行广泛的基因组测序可能会带来伤害。”

Green是11月15日在波士顿举行的“了解你的基因”会议的组织者,此次会议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生理学家讨论这一问题。在140位参会者中,有约40人分别支付了2900美元,请加州圣迭戈的亿明达公司对其基因组中的蛋白质折叠部分进行测序,从而让他们有机会对测序误诊的担忧有切身体会。

随着新公司竞相给普通大众提供基因组测序服务,关于对健康人基因测序的潜在危害逐渐显现。今年8月,研究人员报告称,约有54 个遗传突变被认为是指明的,但这些突变似乎并未伤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医生并不知晓如何告诉健康人自己体内潜藏着这些突变。

一些人因此接收到了错误的信息,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家与生物信息学家Isaac Kohane说。他带领的团队在今年8月报告称,一些非洲裔美国人10年前就错误地被告知他们体内存在的遗传突变具有增加罹患肥厚性心肌病(一种致病性的心脏肥大疾病)的风险,但随后却发现这些遗传变异在这一人群中非常普遍,而且并没有危害性。

“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确存在信息不充足以及能力不够的大问题。”Kahame补充说,生理学家尚未准备好应对这一类型的遗传检测结果。

Green和其他研究人员正在设法修复这种信息短板。在11月9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文章中,Green的团队发现,在不考虑疾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携带与心脏病和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者罹患这些病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4~6倍。Green表示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使科学家首次了解到一种基因突变在一个没有疾病史的家族中可能会在多大程度上增加疾病风险。

“我经常和一些家庭坐在一起,他们会问‘这在多大程度上会增加我患病的风险?’”Green说,“我们的确没有关于普通健康公众的这方面的数据。”

当Rehm发现她家庭中的这个突变时,就面临这一情况。她的案例涉及MYH7基因中的一个DNA开关,该基因可编码心肌蛋白,并且仅仅在罹患这种疾病的患者中发现过。

当Rehm对存在相同基因变异患者的报告穷追猛打时,她发现该基因的确存在于(原发性)心肌症的家庭中。但她还发现自己的母亲也携带该突变,但心脏功能却和自己一样都很正常。这表明该突变具有遗传学家所说的不完全外显率:它能够在一些家族中导致严重疾病,但在一些家族中却并不具有危害性。

Rehm和女儿会如何面对这些信息仍不清楚。目前,Rehm尚未拿到女儿的心脏检测报告,因为扩张性心肌病通常要到成年后才会显现。她对女儿的未来非常担心。

如果她女儿的医学纪录中显示她携带了一种潜在的致命性遗传突变,她可能就不能购买生活、健康保险或长期残疾保险,因为她可能被认为是一名高风险客户。而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也让Rehm感到担心,因为特朗普曾发誓要撤销“奥巴马保健”——美国健康法强迫保险公司覆盖确诊医疗状况的人。

“如果特朗普取消了奥巴马保健,那么就极有可能对她不利。”Rehm说。她补充说自己和女儿并不担心自身的健康。Rehm表示,她可能会每过几年就请一名心脏病专家做检查,但并不认为发现这些突变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人们总是在应对不确定性,而且他们总能很好地应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从卢煜明的引文桂冠看基因测序和精准医疗

今天,咱们从基因入手讲几个小故事,从老鹰酒吧到安吉丽娜朱莉,从华大基因到小札基金会,科普一下无所不在的基因测序和精准医疗。文末可下载卢教授无创产检开山之作。 9月21日,汤森路透发布2016年度引文桂冠奖,预测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可能获得2016年诺贝尔医学奖。卢煜明最重大的研究成果是1997年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上的《孕妇血浆与血清中存在胎儿D

Nature:被误诊了30年,基因测序终于确诊了这种病

导语:近日,Nature刊登了一篇题为《Diagnosis: A clear answer》的文章,讲述了基因测序如何让一个被误诊30年的女性得到了确诊。在基因测序结果的指导下,她服用了靶向特定突变的药物,病情得到了缓解。经过了30年误诊后,Elizabeth Davis接受了外显子测序,最终疾病得到了确诊,并接受有效的治疗方案30年求医都没有得到确诊故事的主人公名叫Elizabeth Dav

未来医疗十大趋势!(下)

分级诊疗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三甲医院“门庭若市”,其他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那么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和使用率到底如何?可以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数量,诊疗量和病床使用率的横纵向对比初见端倪。首先,依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从医疗机构数量的角度看,从2000年到2014年,我国医院数量增加了9542家,而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减少了82834家。这表明在过去十余年间,从机构

基因测序首次进入太空舞台

近日,三名宇航员搭载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并计划在接下来的四个月中进行数百项科学实验。值得关注的是,人类将在太空环境下首次完成基因测序工作。▲参与本次任务的三名宇航员本次基因测序工作将由女病毒学家凯特·鲁宾斯(Kate Rubins)博士主导。凯特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在HIV、天花和埃博拉等致命病毒的基因组研究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太空,她将对来自病毒、大肠杆菌、以及小

基因测序如何催动精准医疗迅猛发展

银河证券历时两个多月,对基因测序行业政策环境,技术趋势及行业巨头的商业模式和投资逻辑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发布了《基因测序的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探讨精准医疗系列报告之(一)》的深度调研报告。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提升、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日益完善,我们正进入全新的医疗健康时代——精准医疗。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个人”的定制医疗模式,其以个体的

澳将用基因测序技术诊断罕见基因疾病

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27日宣布,全澳罕见病患者现在可以通过全基因测序技术获得更准确的诊断。澳大利亚也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向公众提供该项测试的国家。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将罕见病的确诊几率提高三倍。这项前沿技术现在已经走出实验室,应用于遗传病检测。加文研究所主任、约翰·马蒂克教授认为,这项技术的普及是澳大利亚医疗卫生发展和疾病诊断的转折点。他表示:“我们对整个基因组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诊断出基因疾病,也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