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丨为啥核酸检测结果限定在7天有效?吴尊友:时限越短越安全
2020-07-02 佚名 北京健康
在7月1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核酸检测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7月1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核酸检测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Q & A
1.问:为什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有效期限定在7天之内?
吴尊友: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时限,设定的越短就越安全。但太短,则需要频繁检测,现实中难以操作。将有效期限定在7天之内,主要是根据新冠病毒的潜伏期规律确定的。新冠肺炎的潜伏期通常在3-7天,这是指90%左右的人在感染病毒后第3至7天内会发病,还有一些人少于3天,有些人多于7天,最长的潜伏期为14天。所以,把14天设定为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期限。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有效限确定为7天之内,一方面依据新冠肺炎的潜伏期规律,另一方面是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2.问:有的病例确诊前两次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是检测两种不同的物质,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感染情况。核酸检测查是否有病毒核酸成分,若为阳性,则表示采样部位有病毒核酸,反映处在感染状况。抗体检测则是查血液中是否有对抗病毒的物质,抗体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周才会出现,感染早期,一般难以检测到抗体。核酸检测是早期筛查和实验室诊断的有效方法。
怎么解释确诊病例前两次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呢?前面讲到,感染早期一般不会产生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是常见的。那么,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又怎么解释呢?这有三种可能。一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毒主要在肺部,产生的炎症堵塞了肺部气道,病毒排不出来,鼻咽部病毒很少,难以采集到病毒。二是采样操作不够规范,没有采集到病毒。三是病情变化和采样的时机问题,患者病情进展快慢不同,采样时机及时间间隔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假阴性。
解读核酸检测结果,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结果,一定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又有临床症状,一次或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不能简单地判定未感染,可能是假阴性,需要重复采样检测。
对没有去过新冠肺炎流行的高风险地区,也没有与感染者接触,并且没有发热、咽痛等症状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就没有必要担心是假阴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检测结果#
82
#吴尊友#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