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故事》:“生死面前,一切都是闲事”
2015-01-20 健康报记者 魏婉笛 健康报·医生频道
在很多观众眼里,王茜是和电视剧《重案六组》中那位飒爽英姿的女警官“季洁”画等号的。如今,在即将于1月10日登陆天津、四川卫视的电视剧《急诊室故事》中,她却换上了白衣,演绎了一位急诊科主治医生。不仅如此,她还是该剧的出品人、总编剧、总制片。就让我们走近王茜,听她讲述该电视剧背后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 “高密度、快节奏、真实感、风格突出是这部剧的几大特点。剧中开场就动用了直升机,全剧运用好
在很多观众眼里,王茜是和电视剧《重案六组》中那位飒爽英姿的女警官“季洁”画等号的。如今,在即将于1月10日登陆天津、四川卫视的电视剧《急诊室故事》中,她却换上了白衣,演绎了一位急诊科主治医生。不仅如此,她还是该剧的出品人、总编剧、总制片。就让我们走近王茜,听她讲述该电视剧背后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
“高密度、快节奏、真实感、风格突出是这部剧的几大特点。剧中开场就动用了直升机,全剧运用好莱坞的拍摄模式,让时尚气息、情感线条交织,把医务工作者的苦与乐、寂寞与精彩、付出与收获融合在一起”
《急诊室故事》是王茜和她的团队创作的第二部医疗题材的电视剧。虽说10余年前打造《无限生机》时积累了讲述急诊科故事的经验,但这次再涉足,仍免不了有“如履薄冰”之感。光是剧本,主创们就打磨了近两年的时间。王茜回忆说,2011年11月底,编剧团队用了半年时间“扎”进北京一些大医院和急救中心,把看到的、听到的汇成文字,还让身边的医务人员甚至自己的家属“客串”成编剧,为的是在剧本中原汁原味地呈现急救故事。
2013年11月8日,王茜清楚地记得这个《急诊室故事》开机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剧组的演员们就要一天不落地在剧组“安营扎寨”,直到杀青。“我们要求演员对这件事全情投入,要像医生守着病人一样守在片场。”
电视剧拍摄的那几个月是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但剧组没有选择条件优越、配备齐全的现有医院作为拍摄基地,而是重新搭建出了医院的场景。王茜解释,“这是为了让拍出来的环境更符合真实的急诊科的布局,也避免拍摄受到周边因素的限制”。
经过5个月紧张的前期拍摄和数个月的剪辑、修正,8位充满个性的急诊科医生救死扶伤的故事得以生动呈现。王茜不无自豪地说,“高密度、快节奏、真实感、风格突出是这部剧的几大特点。剧中开场我们就动用了直升机,全剧运用好莱坞的拍摄模式,让时尚气息、情感线条交织,把医务工作者的苦与乐、寂寞与精彩、付出与收获融合在一起。”
力求全剧在专业上做到“零差错”。直至播出前夕,还在请医学专家帮助审改,“专家就坐在片场监视器后面,如果发现有问题,他有权利像导演一样随时喊‘卡’”
从2011年到2015年,可能没有谁比王茜更加清楚《急诊室故事》在这几年中经历了些什么。
首先,便是贯穿始终的编审和修改。可以说,《急诊室故事》剧本的写作就是一个不断更改剧情和更新所涉及病例的过程。来自“999”、“120”、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医疗机构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对该剧的最终呈现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比如,对剧本中的专业性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对不符合医疗政策法规的病例进行删改。在全剧杀青并完成初剪后,导演徐向东也没有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赶时间播出,反而留出10余天请医学专家专门甄错。随后,又用了半年的时间反复斟酌,在后期制作中力求全剧在专业上做到“零差错”。直至播出前夕,还在请医学专家帮助审改。“专家就坐在片场监视器后面,如果发现有问题,他有权利像导演一样随时喊‘卡’。”王茜说。
遗憾的是,就在2014年9月19日,该剧拿到播出许可的当天下午,徐向东导演不幸离开了人世,《急诊室故事》也因此成了他的绝唱。
如果说以上这些对专业和细节的“较真”,是出于《急诊室故事》团队精益求精的追求,那么他们在寻找投资方遭受“冷遇”时的执著,则体现了他们对作品核心价值的坚守。王茜不无感叹地说,他们团队创作出的《重案六组》和《急诊室故事》都属于所谓“三无”:“形式上的‘三无’是无顶级大腕、无情爱套路、无震撼视效;内容上的‘三无’是无狗血、无雷点、无‘神展开’;宣传上的‘三无’是无炒作、无绯闻、无自黑。”在当今神剧遍地的所谓“市场标准”下,王茜和她的团队曾经一度对自己的这种坚持产生了怀疑。尤其让她感到心寒的是,当她拿着完成的剧本去找投资方出资开拍时,对方不仅对医疗题材影视作品颇为质疑,“还列出了一系列类似于投入产出的评估体系,把影视剧分为青春偶像剧、古装剧、谍战剧等。而我们的片子被划在了‘其他’类,甚至是处于没有类型划分的境地”。
面对已经产业化了的影视剧制作流水线,王茜仍对自己的坚守十分笃定:“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们更加信奉文艺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医疗剧更不能‘一地鸡毛’。”就在该剧制作的过程中,医闹甚至伤医事件仍在发生。这更坚定了王茜要把戏做好的决心。她心里有个小小的火苗,就是希冀用影视和艺术的力量改变现状,“大多数人对医生这个职业不了解,而医疗剧好比是开了一扇窗子,可以让大家有机会看看这个行业究竟是什么样的。”王茜表示,虽然现在有的医疗剧遭到诟病,但在如今的环境下,主创人员能把目光投向医疗群体的这份勇气和善意,还是值得大家去尊重。
“这一次,我们就是要讲讲,当医生面对沉甸甸的生命嘱托感觉快要崩溃时,他要如何撑下去、如何去坚守;作为患者的我们,又该持着一种怎样的生死观。可以说,这部戏是医患双方在生死命题前的一次集体的涅槃”
“很多观众看了我们的片花,开玩笑说这就是医疗行业的‘征兵广告’。这和之前有的年轻人看了《重案六组》后报考警校是如出—辙的效果。”王茜说,她很欣慰大家能有这样的反响,这也正是剧组的希望——想告诉广大医生,也让观众们看一看,好医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用剧中人物的话说,‘生死面前,一切都是闲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急诊室故事》是在替医疗行业编织一个个理想主义的美梦。事实上,它是在用大家能在病房中找到影子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呈现医患之间偶有的分歧和医务人员间的争执,而这些在生命面前,又往往能达成共识和理解。在王茜看来,“这才是医院和急诊室工作的常态”。她坦言,这种“波澜不惊之下的暗流涌动”,正是他们团队所创作的医疗和公安两类题材的共通之处,“它们都有命悬一线的揪心,都有拷问人性的命题,也都有社会底层的挣扎和痛楚”。
王茜打了个比方,如果说以前播出的一些医疗剧是“长篇小说”,那她的团队则是试图以类似“故事汇”的方式拼出医疗行业的精气神。就像当初《重案六组》每一部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一样,王茜所推出的医疗剧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着眼点。她说,10年前的《无限生机》是昂扬的、青春的,呈现的是一群从不被疾病和困难打垮的医生形象。而10年后的今天,《急诊室故事》则是镇静和内敛的,“这一次,我们就是要讲讲,当医生面对沉甸甸的生命嘱托感觉快要崩溃时,他要如何撑下去、如何去坚守;作为患者的我们,又该持着一种怎样的生死观。可以说,这部戏是医患双方在生死命题前的一次集体的涅槃。”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急诊室#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