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刘学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介入治疗重在管理

2012-04-20 王丽 医师报

       导语:糖尿病与心血管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高危人群。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NCEP-ATP Ⅲ)指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院甚至发出了“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病”的呼声。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的认识,以及加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血糖等危险因素的管理,对

       导语:糖尿病与心血管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高危人群。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NCEP-ATP Ⅲ)指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院甚至发出了“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病”的呼声。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的认识,以及加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血糖等危险因素的管理,对于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 刘学波

    介入治疗:注重患者和病变特点

    病变特点及形成机制

    冠心病的主要病变在较大的冠状动脉,而糖尿病的主要病变在心肌和微血管,二者并存时病变更加广泛与严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冠状动脉受累的支数多,且每支冠脉以弥漫性病变为主;小血管病变多,且冠脉远端闭塞率较高;左主干及右冠开口容易受累;侧支循环较差。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血糖可与体内蛋白结合,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它与其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后,通过改变细胞内信号转导、诱导炎性反应、增强氧化应激等作用,引起脂代谢和冠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细胞外基质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此外,高血糖还可直接损伤冠脉内皮,血小板在受损内皮上粘附、聚集。上述机制导致了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特点

    尽管糖尿病患者冠脉血运重建的方式目前尚有争议,但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使用,支架内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率大大减少,糖尿病患者PCI术后的远期预后明显改善。此外,PCI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易接受等优势。

    CARDia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在有症状的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人群对比CABG与PCI效果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于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杂志》。1年随访结果表明,CABG与PCI组主要终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 vs. 13.0%, P=0.39),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2%和3.2%,PCI组次要终点显著高于CABG组(19.3% vs. 11.3% P=0.016)。该研究表明,PCI可作为糖尿病合并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另一安全选择,这颠覆了以往关于CABG是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首选血运重建策略的观点。

    SYNTAX研究3年随访结果于2010年第24届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年会上公布,结果显示,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CABG组3年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低于PCI组(12.9% vs. 28.0%,P<0.0001),3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也低(22.9% vs. 37.0%,P=0.002)。

    需要强调,临床应提倡根据患者和病变的特点选择适宜支架植入的方式。对于不能耐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建议植入金属裸支架;左主干病变患者应考虑植入金属裸支架;对于多支复杂病变的高龄患者,PCI主要处理与症状相关的罪犯血管,不应苛求完全再血运化,力求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X线曝光时间,减少造影剂的剂量,避免损伤肾功能。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重在管理

    加强糖尿病患者PCI术后的院内和院外管理,采取平稳降糖、综合防控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策略,是心血管医生与内分泌医生共同的使命。

    介入术后管理:多管齐下

    PCI术后血糖管理

    UKPDS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患者的各种微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25%,因此PCI术后血糖达标十分重要。但是,2008年以来,相继公布了3项具有重要影响的强化降糖治疗试验,即ACCORD研究、ADVANCE研究和VADT研究结果均表明,接受强化降糖治疗的患者不仅未显示出大血管获益,其不良反应事件反而有所增加。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多数已经发生亚临床型或临床型心血管靶器官损害,高血糖固然有害, 但每一次严重低血糖事件均可能为患者带来致命性的影响,这可能是这些研究中受试者未出现明显大血管获益的重要机制。

    根据上述研究的结果,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ACE/ADA) 于2009年联合发表了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共识,共识中特别推荐:危重患者如果进行胰岛素治疗,血糖应维持在7.8~10.0 mmol/L,同时必须对血糖进行严密监测,避免发生低血糖。由于目前尚无住院非危重患者血糖控制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报道,共识建议,在能安全达标的前提下,餐前血糖应<7.8 mmol/L,且随机血糖<10.0 mmol/L。对于接受PCI 治疗的患者可以参考上述指南。

    由此认为,对于糖尿病非危重患者而言,PCI术后应尽量使血糖达标,但对于高龄、糖尿病病史较长、心血管整体危险水平较高、具有严重低血糖事件史、预期寿命较短以及并存多种疾病的患者,慎重HbA1c<7.0%目标值,应采取相对宽松的降糖治疗策略,并根据其整体危险水平确定个体化的血糖目标值。

    多重危险因素管理

    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存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它们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具有叠加效应。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同时,积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与热量摄入、增加体力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平衡心态等。

    严格控制血压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降压治疗与降糖治疗同样重要,甚至有研究显示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所带来的大血管获益比严格的血糖控制更为显著。对于PCI术后糖尿病患者,应努力将其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 以下。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代谢可能具有有益的作用,可首先考虑用应于糖尿病患者。

    力争血脂达标 血脂异常是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最常伴随的代谢紊乱,并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对于LDL-C>2.6 mmol/ L的糖尿病PCI术后患者,应当使用他汀类药物使LDL-C降至 <1.8 mmol/ L;对于使用了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如果LDL-C已达标且TG>2.3 mmol/ L或HDL-C<0.91 mmol/ L,可以考虑联合应用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

    结语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在选择血运重建策略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三个因素:首先,缺血的程度;其次,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多支血管病变?越来越多的专家建议使用SYNTAX评分系统判断冠脉病变的严重性;最后,能否理想地控制所有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最优化药物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NAS:德国科学家揭示甘草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

甘草是传统中医中的一种很重要的草本植物,其使用种类记载已久。数千年来,中国医疗家们使用甘草来治疗多种疾病,上至喉咙痛,下至溃疡,而且还被当做养心和补脾的滋补品。其根也被用于药用上。近年来自世界的研究机构及许多科学家对于甘草研究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研究证实甘草根作为甘草果糖原材料,可舒缓减轻胃及呼吸道疾患。 近日来自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甘草根(liquorice

生活方式干预减缓运动机能衰退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不仅体重减轻、健康改善,而且运动机能衰退也减缓。研究于3月29日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研究纳入5145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45~74岁),分别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或糖尿病支持和教育,数据来源于其中5016例患者。   研究主要终点为自报受

异麦芽酮糖取代蔗糖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无影响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异麦芽酮糖对日常生活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无影响,但是和低水平的甘油三酯有关联。该研究4月9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研究纳入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作为饮食习惯,每日食用含50 g异麦芽酮糖或蔗糖的食品。对101例患者接受分析的结果显示,食用异麦芽酮糖食品并未显著影响12周的

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减肥手术优于艾塞那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一项研究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胃旁路手术在控制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均优于艾塞那肽治疗。研究于3月23日在线发表于《肥胖外科学》(Obes Surg)。   研究纳入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接受减肥手术或艾塞那肽治疗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收集的数据包括体重改变、血糖、胰岛素变化、HbA1C以及患者的主观评分。结果显示,相比艾塞那肽

肥胖糖尿病患者减肥手术表现优于药物治疗

  《外科学文献》(Arch Surg)4月16日在线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病态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中,腹腔镜胃束带减肥术较药物治疗对控制糖尿病更有效。   研究者对60例患者随访了18个月,其中半数进行手术,其余皆是最佳药物治疗。治疗前,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BMI)约为40。第18个月,手术患者体质减轻较药物治疗患者多,最终BMI分别为28和40。80%的手术患者糖尿病痊愈,而药物

Diabetes Care:塑化剂同老年人糖尿病有关(PIVUS研究)

  瑞典一项研究显示,数种邻苯二甲酸酯(最常用的塑化剂)代谢物与罹患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抵抗指标相关。该研究提示,这些常用化学物质在暴露量水平就可能影响老年人葡萄糖代谢。研究于4 月12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 )杂 志。   此项研究纳入乌普萨拉年长者血管系统前瞻性(PIVUS)研究中的1016位70岁老年人,测定四种邻苯二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