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ORTHOP TRAUM SU:小于12岁前臂骨折患儿无需整复
2014-12-18 小小老虎 丁香园
前臂远端骨折是青少年常见骨折,几乎占到所有儿童骨折的40%。严重畸形的儿童前臂骨折往往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但是复位不良以及复位丢失是常见的并发症,而其中复位丢失的发生率在7%至91%之间。 一旦出现复位丢失,医生们将面对一个难题:是接受目前的位置等待自然塑形还是重新手法复位。既往研究表明即使儿童前臂掌侧成角达到30°至35°,但是也可以获得自然塑形,虽然这个塑形的时间要超过5年。
前臂远端骨折是青少年常见骨折,几乎占到所有儿童骨折的40%。严重畸形的儿童前臂骨折往往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但是复位不良以及复位丢失是常见的并发症,而其中复位丢失的发生率在7%至91%之间。
一旦出现复位丢失,医生们将面对一个难题:是接受目前的位置等待自然塑形还是重新手法复位。既往研究表明即使儿童前臂掌侧成角达到30°至35°,但是也可以获得自然塑形,虽然这个塑形的时间要超过5年。那么为了获得更好的外形避免功能活动受限,我们是否就一定要对复位丢失的儿童前臂骨折再次进行整复呢?
为了解儿童前臂骨折复位丢失再次成角后的功能以及再次整复后的疗效,荷兰的Kasper C. Roth医生进行了一项对比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12月的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杂志上。
作者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间的儿童前臂骨折患者,纳入标准为:受伤时年龄≤15岁,桡骨远端1/3骨折(或合并尺骨骨折),通过闭合复位治疗以及骨折出现再次成角的患者。
骨折再次成角的标准为正位或侧位X线片上骨折成角大于15°。排除标准:无移位的骨折;初次闭合复位后骨折位线得以维持的患者;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关节内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和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共有6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9.6岁,纳入的患者接受的治疗为闭合复位超肘石膏固定。
根据骨折再次成角后是否接受再次整复将患者分为两组,再次整复组24例,平均随访4.8年;未经处理保持畸形的保守治疗组42例,平均随访3.6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肢体方面并无显著差异。12岁以下的患者中,两组患者骨折再次成角的平均角度基本相同。而在12岁以上的患者中,再次整复组患者的骨折成角要明显大于保守治疗组,分别为25°±6°和19°±3°。通过再次整复,所有骨折均获得良好对位对线,但是由于继发成角,骨折愈合时的平均成角仍有12°。
在末次随访时,所有的患者均获得了接近解剖的对位对线,两组患者在骨骼成角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而且,两组患者在功能方面的评分也无显著差异。按照Price评分标准,保守组的疗效为优18例,良4例,可1例;再次整复组则未优12例,良3例,差1例,疗效为差的那例患者前臂肌力持续性下降超过50%,给日常生活造成了中重度的影响。
疗效较差的病例均发生在12岁以上患者身上。两组患者在主观疼痛、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等方面也无显著差异。
因此,作者总结认为对于年龄小于12岁的前臂骨折患者并无必要再次进行整复,疗效不会因为再次复位而获得提高。而年龄≥12岁的患者即使骨折再次成角,通过保守治疗也可以取得满意疗效。通过观察骨折塑形的情况,作者认为对于儿童前臂骨折一定程度的再次成角是可以接受,年龄小于9岁的患者可以接受的角度为30°,9至12岁的儿童为25°,12岁以上的儿童为20°。
原始出处
Roth KC1, Denk K, Colaris JW, Jaarsma RL.Think twice before re-manipulating distal metaphyseal forearm fractures in children.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14 Dec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TRA#
55
患OS这个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提供干预措施以避免不良预后和机械治疗措施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