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盘点:不定时炸弹-动脉瘤,近期重要研究汇总

2020-04-3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1】成年人颅内小动脉瘤的破裂风险

【1】成年人颅内小动脉瘤的破裂风险

 

对于小的(<10mm)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决策较为困难。近日,研究人员为日本成年人建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风险模型,纳入了临床、形态学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研究人员分析了338例未破裂的小动脉瘤患者。结果发现,风险模型显示年轻患者、多个动脉瘤、位于分叉处、气泡、长度更长以及较低压力损失系数破裂的可能性更大。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0.752和0.826(95%CI为0.739-0.914)。由此可见,年龄更小、多发动脉瘤、位于分叉处、含有气泡、长度更长和较低的压力损失系数被确定为小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该风险模型应在进一步研究中进行验证。

 

【2】解剖变异是前交通动脉复杂体动脉瘤破裂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吗?

 

破裂的动脉瘤的三分之一位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上,该动脉节段的解剖学变异患病率很高。近日,一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假设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解剖变异会增加血管造影血管痉挛的风险。研究人员收集了2002年至2018年间神经重症监护单中心蛛网膜下腔出血队列患者的数据。共有137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29.8%(n=410)的患者与前交通动脉复杂性动脉瘤破裂有关;其中9.2%(n=38)的患者表现为前交通动脉变异。该亚组中55.6%的患者被诊断为血管造影血管痉挛。在多变量分析中,外部脑室引流和前交通动脉变异独立且显著与血管造影血管痉挛相关,而年龄大于60岁是一个保护因素。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前交通动脉变异与缺血性血管痉挛或不良的神经系统预后之间没有统计学关系。由此可见,前交通动脉的解剖学变异可能是一种新的生物标记,可以识别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有发生血管造影血管痉挛风险的患者。需要外部验证队列来确认这些结果。

 

【3】CSE会增强巨噬细胞中的OCG并促进动脉瘤的进展

 

据报道,吸烟是腹主动脉瘤(AAAs)得最主要因素之一。尽管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来解释吸烟对AAA的影响,但尚未探讨其对巨噬细胞激活的影响。我们已经报道了破骨细胞形成(OCG)在动脉瘤形成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使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检查了香烟对OCG和动脉瘤形成的影响。使用CSE刺激巨噬细胞系,并在体外检查其活化和分化。由于通过OCG通路激活的巨噬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表达来识别,因此在本研究中,这些细胞被称为TRAP阳性巨噬细胞(TPM)。我们还在体内将CSE包含的PBS应用于氯化钙诱导的小鼠颈动脉瘤模型中。结果显示,CSE刺激的巨噬细胞表达的活化T细胞胞质1(NFATcl),TRAP,组织蛋白酶K,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膜型金属蛋白酶(MT1-MMP)的核因子水平显着升高。与未CSE治疗的小鼠动脉瘤相比,CSE治疗的小鼠动脉瘤显示动脉瘤大小增加,TPM浸润和蛋白酶的表达增加。总之,这些结果表明,CSE会增强巨噬细胞中的OCG并促进动脉瘤的进展。

 

【4】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后的头痛结局

 

虽然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可能是在慢性头痛的检查中偶然发现的,但仍不清楚它们的治疗是否最终会影响头痛的严重程度。近日,新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对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后的头痛严重程度进行系统的回顾和荟萃分析。来自7项研究的数据符合纳入标准(309名未重复的患者)。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干预前后头痛严重程度的标准平均差异估计为-0.448(95%CI为-0.566至-0.329)。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异质性,也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发表偏倚。这是首次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头痛严重程度的系统评价。虽然观察到头痛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但建议在影响临床实践之前对此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和治疗方式对头痛预后进行分层。

 

【5】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

 

近日,研究人员旨在通过UIA或aSAH之前收集危险因素的一般人群的大型前瞻性研究来评估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潜在危险因素。所有≥20岁的居民都被邀请参加HUNT(Nord-Trøndelag健康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共纳入了89951名参与者。结果显示,UIA的检出率为每10万人每年8.2人(97名患者)。当前吸烟和女性与UIA风险显著增加相关,但研究人员发现与收缩期血压没有关联(趋势P=0.62)。aSAH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每年9.9人(117名患者)。aSAH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当前吸烟、女性和血压升高。与之前对UIA危险因素的研究相反,该研究发现其与收缩压无关。然而,在同一人群中,收缩压与aSAH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当前吸烟和女性都与这两种疾病有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一期单侧开颅夹闭颅内双侧5枚动脉瘤1例

患者,女,52岁。因“左眼视物不清3d”于2016年12月入住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患者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不清,伴有眼前黑影遮挡;随后视物模糊加重,以“左眼视网膜病变”收住眼科。患者诉既往有间断头痛病史,行头颅MRI检查发现右大脑中动脉瘤,直径约1 cm。故转入神经外科。进一步行头颅CTA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末端2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1枚动脉瘤,左侧大脑中动脉2枚动脉瘤(

AHA2019丨Charles T. Dotter纪念奖:站在巨人的肩上,探索动脉瘤治疗新策略

血管内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手术创伤小,使很多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获得救治机会。但由于受到瘤体解剖学条件限制,肾动能不全、造影剂过敏等,可发生内漏导致主动脉扩张或破裂。对术后并发症常采用影像学进行监测,AHA 2019大会的Charles T. Dotter纪念奖专场,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Mohammad Madani公布的一项研究评估机器学习(ML)在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个体化栓塞治疗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少见的颅内动脉瘤,位于颅后窝,由于邻近结构关系复杂,开颅手术并发症相对较高。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提高及治疗材料发展,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但介入栓塞有多种方法,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1月采用不同介入栓塞技术治疗1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及疗效,总结不同治疗方法需考虑的个体化因素,现报告如下。

Neurosurgery: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持续输注替罗非班

2019年12月来自美国的Kaustubh Limaye等在NEUROSURGER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或血流分流装置(FDD)治疗的破裂动脉瘤并且需要脑室外引流(EVD)或脑室腹膜分流(VPS)的患者,长时间持续输注替罗非班单一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Neurology:病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破裂前载瘤动脉高血流速度

70岁无症状男性,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伴基底动脉尖动脉瘤(basilar tip aneurysm,BTA)

球囊辅助WEB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62岁,因头部外伤后1个月于2017年11月10日于外院行MRI检查,提示颅内动脉瘤可能(图1a),进一步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后明确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存在(图1b)。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病情稳定。于2018年1月30日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介入治疗。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