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发表论文重数量还是重质量?

2013-11-07 佚名 生物360

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的增长速度迅猛,论文总量大大提升。这一结论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社会管理发展报告》中得到印证。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超过日本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学和技术研究论文世界第二大产出国家。2007年我国就已在国际索引的工程类论文数量上取代美国,跃居全球第一。34万篇,除以365天,意味着每天我国都有近千篇的论文问世。在惊叹和欣喜于论文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人们自然会思考另一个



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的增长速度迅猛,论文总量大大提升。这一结论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社会管理发展报告》中得到印证。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超过日本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学和技术研究论文世界第二大产出国家。2007年我国就已在国际索引的工程类论文数量上取代美国,跃居全球第一。

34万篇,除以365天,意味着每天我国都有近千篇的论文问世。在惊叹和欣喜于论文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人们自然会思考另一个问题,论文的质量如何?

遗憾的是,根据《中国社会管理发展报告》,总体论文质量不高及创新不足仍然是困扰中国科研发展的首要问题。有人专门做过统计,近10年来,尽管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但绝大多数科研论文的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好的论文凤毛麟角。

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像大炼钢铁那样搞科研、进行“论文运动”,产出数量巨大而质量低下的论文,不但浪费国家的科研经费和资源,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其危害不言而喻。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论文质量的不尽如人意呢?

首先,与我国的职称评聘导向有关。目前的职称评聘,不仅研究性极强的工作需要论文,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临床医生等,也必须有论文才能参加评聘。这是导致大量低质甚至抄袭论文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与我国仍然缺乏严苛的论文评审制度有关。国外许多知名科研杂志,都要求论文作者严格注明资料来源、研究目的、设计环境、试验制剂名称,一篇文章的发表从投稿到被编辑提出修改意见,再到修改和递交,反反复复要经过多次。与之相比,尽管我国绝大多数期刊都秉承了相对严格的评审制度,但依然不乏依靠人情、疏通关系、缴纳金钱就可以发表论文的现象。
同时,数量繁多但质量不高的现象暴露出我国科研界仍然大量存在的浮躁和功利之风。源于学术评价对论文的重视,不少科研工作者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疲于应付论文数量上的指标,而无暇顾及论文质量上的内涵,换言之,只重论文“有没有”,不关心论文成果到底“有啥用”。

记者在采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时,该中心主任李志民曾强调,“科研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句话让人启发深刻。科研应该遵循“科学与问题”导向,在做一项科研项目之前,在撰写一篇论文之前,作者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能解决问题,而不能为了所谓的“基金”、“奖项”去做科研、搞项目。毕竟,基金与奖项只是枝蔓,“科学与问题”方为主干。

因此,我们在呼吁改变学术和科研领域的不正之风,呼吁学者摒弃浮躁、回归科研本原的同时,也要大力呼吁学术评价导向的正确,从只问“有没有”,一切看论文和基金的数量,转为问问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通过科学的评价导向,让那些有量无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失去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期待有一天,我们国家的论文,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让我国真正从论文大国,走向科研强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6557, encodeId=8317655ed3, content=这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eb410623, createdName=sedesmd, createdTime=Mon Jan 06 12:59:00 CST 2014, time=2014-0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1-06 sedesmd

    这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0

相关资讯

如何客观评判科研人员的水平及其论文影响力?

关于科研评价体系的争论,多年来未曾停歇过,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唯 SCI 的评价体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科学家们也希望能有更公平更有效的评价系统。 如何评判科研人员的水平? 在申请基金、选择导师、合作者和招聘科研人员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判断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金指标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除了个别纯理论 的研究。但是对社会的贡献有时候需要很久才能显示出来,而且有时社会效

清华大三学生吴佳俊:超强履历、**学术论文审稿人

三年年级名次第一、世界顶级的计算机视觉会议CVPR审稿人,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清华大学一位学计算机的大三男生被网友曝光了超强履历表,让很多学计算机专业的未来“程序猿”感慨自己瞬间变成“学渣”,而不少网友也惊呼“这不是学霸是学神!学神,我想和你做朋友”。 学霸履历曝光 网友纷纷表示膜拜 “清华新一代学霸出现了!论文数量质量赶超老师,清华新一代学霸男神吴佳俊,2010年从华东师大二附中考入

不发表就淘汰:一纸论文背后的腐败

本文从不同身份不同角度来剖析学术论文发表的同行审议制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伦敦大学学院药学系教授大卫·科洪(David Colquhoun)针对某篇具体论文来质疑“同行审议”制度;第二部分为该论文作者的回应;第三部分则为期刊编辑的回应。 第一部分 文/大卫·科洪(David Colquhoun),伦敦大学学院药学系教授。 同行评审决定了你

吴亚生:为“ 85% SCI 论文是垃圾”辩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曾有“我国发表在 SCI 上的论文 85% 是垃圾”的言论,并且该言论引起一些读者的意见反弹。一些读者批评钟院士说话随意。更有读者要求钟院士拿出“ 85% 是垃圾”的定量数据来源。 在我看来,钟院士的话乍听突兀,似乎伤人,但实际上是有一定认识基础的。根据我对自己熟悉学科在国外 SCI 刊物上发文的了解,科学论文的数量与科学真理的揭示之间是有一些数量关系的。

研究论文很难重复,现代科学在什么地方出错了?

《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评论分析现代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称,支撑科学进步的一大基本思想是“信任,但要有验证”。这一简单但强大的思想产生了浩瀚的知识。现代科学自17世纪诞生以来,世界已经被改变的面目 全非,世界也变得更美好。但成功滋生了自满。现代科学家滥用信任而缺乏足够的验证——破坏了整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充斥学界的科学发现要么是拙劣实验要 么是不当分析的结果。在生物科学中,

Nature:开放存取里程碑!2011年发表的半数论文可以免费阅读

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称,在互联网上搜索 2011 年出版的任何一篇论文,你将有五成的几率可以找到免费下载,显示开放获取的论文比以前认为的要多。 这项发现对开放获取支持者而言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欧盟委托加拿大咨询公司 Science-Metrix 进行了这项研究。 在初期测试中,魁北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从 2008 年出版的 2 万篇论文中随机选择样本进行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