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外出 小心引“蜱”上身
2015-04-08 MedSci MedSci原创
春暖花开,听起来很美好,可是你造么,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危险就在你不留神时。一提到春天踏青,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好想象,可是你造么,草丛、动物皮毛、枯枝落叶里有无数双眼睛在紧紧盯着你,它就是--“蜱虫”! (图片来自网络) 蜱之浅识——草丛中的吸血鬼 蜱(pí)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
春暖花开,听起来很美好,可是你造么,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危险就在你不留神时。一提到春天踏青,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好想象,可是你造么,草丛、动物皮毛、枯枝落叶里有无数双眼睛在紧紧盯着你,它就是--“蜱虫”!
(图片来自网络)
蜱之浅识——草丛中的吸血鬼
蜱(pí)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它的唾液含几百种蛋白质,成分复杂,带有毒素。蜱在叮咬时,先咬破人的皮肤,为防止血液凝固,在把抗凝剂和麻醉剂注入人体,在人未发觉的情况下,美美的饱血一顿,最后从叮咬处脱落。整个吸血过程需要48小时。
被蜱虫叮咬后,有人采取硬拔、烟头烫、手指弹等简单粗暴的方法,尽管可以将蜱虫从身体中分离,但这些操作都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毒素,增加森林脑炎风险。
蜱虫不吸血时,大小约2mm,吸饱血液后,蜱虫身体可变大10倍左右。
蜱在近些年才逐渐步入人们的视角。早在2006年就有报道,安徽省一位50多岁的农村妇女死于“无形体”病,何谓“无形体”?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传播途径则是蜱虫叮咬。
2008年11月19日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中国科学家报告了这起“无形体病”,被称为“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起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人传人的报告,同时也是中国第一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报告”。之后,湖北、山东、河南等省份,也陆续发现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河南信阳等地也出现了患者死亡报告。
2010年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地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其致病即是“蜱虫病”。
2014年,韩国媒体统计共有55人感染,其中16人丧命。当时尚未研制出“蜱虫病”疫苗。
今年2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实验室进一步分析了2014年美国堪萨斯州一名死亡于蜱虫多次叮咬的50多岁男子血液样本后,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波本”(Bourbon)。“波本”病毒为托高土病毒属(thogotovirus)的一员,托高土病毒属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蜱或蚊子有关。
今年3月《Lancet》杂志刊登了科学家们去年在中国北部发现的蜱虫携带的一种致病菌--一种新的感染山羊的微粒孢子虫属,其对人类有潜在的致病性。其致病暂命名为“无形体卡普拉”(A capra)。
蜱之危害——新型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
蜱虫体内携带的病原体可以导致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Q热、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无形体病、红肉过敏症等。野生蜱虫多携带病毒,病毒侵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从而出现全身皮肤粘膜的充血或出血,继而危及全身脏器。最为严重的是损害人的肾脏,重者往往死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第6~9 天死亡。
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被感染。
2011年8月13日,卫生部首次披露,新型布尼亚病毒会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这种病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与蚊子、跳蚤等其他生物媒介相比,蜱虫具有更为独特的医学意义和更为重要的媒介作用。近年来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造成野生宿主动物和媒介蜱种的密度升高,以及自然疫源地的活跃、扩大与变迁,蜱虫致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危险,外出人群需注意!
疾控专家提醒:
1、踏青尽量别在草地久坐
4月到11月是蜱虫的活动旺盛期,因此外出踏青游玩时要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处长时间坐卧。雨后,更别随便进草地。在进入森林、草地时应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等驱避剂进行防护。离开时应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回家后要立刻洗澡,冲掉有可能沾在身体上的蜱虫。到野外活动后,如果出现高热和斑疹等病情,要想想是否被蜱虫叮咬过。
2、被蜱虫叮咬千万别轻易拍死
可用酒精涂抹,使虫头部放松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对于确诊蜱虫病患者尽量隔离治疗
对于蜱虫病家属,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医院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对于医护人员,卫生部也作出明确要求,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消毒。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229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176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187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111
夏天出去要做好防护措施
201
这个应该转发一下,官方也应该宣传一下啊,利用媒体进行宣传,省得这些媒体天天报道些没用的玩意
97
我要分享
148
去韩国时看见当地人上山健身都裹得严严实实 看来还是有经验和科学依据的
124
#蜱#
80
出去玩的一定小心 珍爱生命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