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rJ:转录组分析揭示种植体周围炎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分子机制
2020-02-26 不详 网络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开可用的实验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连接种植体周围炎和2型糖尿病(T2DM)的分子机制。种植体周围炎的基因表达数据可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鉴定出种植体周围炎的整合和差异表达基因(DEG)。接下来,从DisGeNET数据库下载了与T2DM相关的经过实验验证和计算预测的基因。构建与种植体周围炎和T2DM相关基因相关的DEG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对,确定“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开可用的实验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连接种植体周围炎和2型糖尿病(T2DM)的分子机制。
种植体周围炎的基因表达数据可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鉴定出种植体周围炎的整合和差异表达基因(DEG)。接下来,从DisGeNET数据库下载了与T2DM相关的经过实验验证和计算预测的基因。构建与种植体周围炎和T2DM相关基因相关的DEG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对,确定“集线器”基因和重叠的DEG。功能富集分析用于鉴定重要的共享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对PPI网络进行了聚类和特定类别分析,以鉴定“前导”基因。合并后的PPI网络的模块网络分析确定了连接两个网络的常见或串扰基因。
结果显示,种植体周围炎和T2DM数据集之间共有92个DEG重叠。在种植体周围炎和T2DM的PPI网络中,三个中枢基因(IL-6,NFKB1和PIK3CG)重叠程度最高。三个前导基因(PSMD10,SOS1,WASF3),八个串扰基因(PSMD10,PSMD6,EIF2S1,GSTP1,DNAJC3,SEC61A1,MAPT和NME1)和一个信号传导通路(IL-17信号传导)是种植体周围炎和T2DM的连接机制。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对可用转录组数据集的探索揭示了IL-6,NFKB1和PIK3CG的表达以及IL-17信号通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和T2DM之间的主要候选分子连锁机制。
原始出处:
Tianliang Yu,1 Aneesha Acharya,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linking peri-implantiti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vealed by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PeerJ. 2019; 7: e7124. doi: 10.7717/peerj.712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PE#
57
#转录组分析#
90
#种植#
69
#peer#
68
#转录#
67
#种植体#
59
#转录组#
69
机制研究离临床仍然有距离,不过与临床结合思考,仍然有帮助的,不能仅仅是纯临床思维,转化思维同样重要
74
谢谢MedSci提供最新的资讯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