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都招不来!央媒关注县乡“医生荒”
2020-05-14 南星 看医界(ID:vistamed)
招不来,留不住,空有设备没人会用……近日,央媒《半月谈》报道了基层医院的人才荒困境。
招不来,留不住,空有设备没人会用……近日,央媒《半月谈》报道了基层医院的人才荒困境。
10个事业编浪费7个,县医院断层严重
据《半月谈》报道,2019年,某市批了10个事业编制指标用于县医院招人,条件非常宽松:只要是医学本科,不需要考试,报名就录用。但只有6人报名,其中还有3人中途退出,最终仅招到3个,作废了7个指标。
没有新人进来,留守的老人也面临退休。《半月谈》报道,北方某县中医院开设的8个科室中,科室主任都是上个世纪分配来的老一代毕业生,未来5年内他们将全部退休。而该县医疗系统已经20年没有组织事业编制的人才招聘,40岁至55岁之间存在10余年的人才梯队断层。
据《半月谈》报道,为了“保基本、强基层”,国家给某乡镇卫生院投资500余万元添置设备,但卫生院没有医生具备检验资质,这些设备最终成了“珍藏品”,上面覆着一层厚灰。
另据《大河报》报道,一位院长任职到一家乡镇卫生院,几年间,为改变医生短缺窘境,招聘季节,他年年去县卫计局要人,可年年去,年年失望而归。“不要说本科医学毕业生了,连专科毕业生都抢不到一个!”
一位县医院院长表示:“医院大楼建起来了,核磁共振设备安装了,但是优秀的医生短缺,能够操作机器的专家很少”,据悉,该院招聘了30名本科生,却只留下3个。
招来也留不住,医生培养为他人做嫁衣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医生的成本非常高,顶着“优等生”的光环,很少有医学生愿意回到基层服务,原因很简单:一是担心没“钱途”,二是担心没“前途”。
“县里医生平均工资6000元,而到省里就上万元了”,一位县医院院长无奈道:有些本科毕业生来基层工作几年,刚到了能独当一面时,便迫不及待跳槽。
为了吸引人才下基层,各地都制定了优待条件不同的“医学免费定向生”政策,但他们当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宁愿付违约金也不兑现承诺服务基层。去年10月,国家专门出台《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将定向医学生违约情况纳入“黑名单”。
此外,随着公立医院的不断扩张,大医院的虹吸效应更是让基层雪上加霜,不仅一个县级医院院长曾表示:好不容易招来一个人想好好培养,把人派去上级医院,培训完后人却不回来了,简直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政策力挺基层,如何才能留住人?
《看医界》专栏作者、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认为,想解决基层人才荒,一是要解决愿意进的问题,二要解决留不住问题。
实际上,早在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已经给出了解法,即“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徐毓才认为,政策如何有效落地,说到底还是一个“钱”的问题。因此在“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方面,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快“两个允许”落实就是当前薪酬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当然,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家在“强基层”上投入巨大,但这笔钱应该“怎么花”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大部分花在硬件上,就容易出现了“硬件硬、软件软”、空有设备没有人的尴尬。显然,这笔钱更应该花在改善基层医生的待遇上,但部分基层医院之所以不敢“放手”花这笔钱,也和目前“两个允许”还欠缺具体落实细则有关。
除了投入资金,还要“搭好台子”,徐毓才认为,应该为基层医务人员建立一个事业发展平台,让他们觉得基层也是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真正具有吸引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科#
41
#医生荒#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