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眼科神经相关研究进展
2018-09-10 MedSci MedSci原创
Compr Physiol:高级视觉的神经机制 美国奥古斯塔大学脑与行为发现研究所的HegdéJ近日在Compr Physiol发表了一篇文章,系统的论述了目前对高级视觉的神经机制的理解。 过去三十年来,人们对高层视觉的神经机制或对人类周围世界的视觉认知的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视觉还作为脑功能研究的模型系统。最近出现了一些更广泛见解。 首先,有人认为视觉感知最好不要理解为其本身的终结,
Compr Physiol:高级视觉的神经机制
美国奥古斯塔大学脑与行为发现研究所的HegdéJ近日在Compr Physiol发表了一篇文章,系统的论述了目前对高级视觉的神经机制的理解。
过去三十年来,人们对高层视觉的神经机制或对人类周围世界的视觉认知的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视觉还作为脑功能研究的模型系统。最近出现了一些更广泛见解。
首先,有人认为视觉感知最好不要理解为其本身的终结,而是作为一种感知过程来帮助动物实现行为目标。视觉感知可能只是一种副作用,反映了在做出行为之前的视觉信息处理情况。其次,大脑本质上是一种概率计算系统,它通过集体评估(不一定是有意识地或总是最合理地)从感官器官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可用信息、行为目标、关于世界的先验知识以及可能的风险或好处来产生行为。视觉在大脑的整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提供了大部分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第三,视觉系统不是孤立地运作的,而是与其他大脑系统(包括其他感官系统)存在主动相互作用。最后,视觉系统的各个区域不是以严格的分层方式处理信息,而是作为各种动态脑网络的一部分,统称为"连接组"。
因此,对视觉的充分理解将需要在分子、可定量的细节中进一步深入,以理解动态大脑网络的各个方面,这些大脑网络使用视觉感知信息,并在真实世界条件下产生行为。
原文出处:Hegde, J., Neural Mechanisms of High-Level Vision. Compr Physiol, 2018. 8(3): p. 903-953.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在眼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Nrf2的神经保护作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的Liu XF近日在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性的阐述了核受体因子2(Nrf2)的神经保护作用,讨论了对眼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RGC的潜在作用机制。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是许多眼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受到损害的重要细胞类型之一。氧化应激认为与眼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视网膜RGC的死亡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寻找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剂。核受体因子2(Nrf2)是全身抗氧化防御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核转录因子。该综述阐明了Nrf2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讨论了对眼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RGC的潜在作用机制。作者认为,可以通过调节Nrf2信号传导来保护RGC免受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变性,并对几种Nrf2诱导物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原文出处:Liu, X.F., et al., The Nrf2 Signaling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under Oxidative Stress in Ocula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nt J Biol Sci, 2018. 14(9): p. 1090-1098.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脉络膜肿胀对视神经乳头变形的影响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和VA医疗中心视觉和神经认知康复中心的Feola AJ近日发表文章指出,他们开发了一个有限元模型,用来研究急性脉络膜肿胀如何影响视神经乳头(ONH)变形。
目前已经有研究指出,脉络膜几何形状和肿胀有助于眼病变的发展。因此,了解脉络膜如何影响视神经乳头(ONH)生物力学环境是很重要的。他们开发了ONH的两个几何模型:一个具有"钝的"脉络膜插入模型,另一个具有"锥形"脉络膜插入模型。他们检查了脉络膜体积变化-估计在眼脉冲期间发生约2.1-14.2μL,以及体积变化如何影响早期神经组织、筛板和逆向神经组织等三个组织区域的生物力学变化。然后,他们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了解ONH压力、组织材料特性和脉络膜肿胀的变化如何影响峰值组织应变情况。
经过分析,结果发现,钝性脉络膜几何形状中的脉络膜肿胀对前层神经组织中的应变具有很大的影响,其大小与30mm Hg的IOP发生的大小相当。锥形脉络几何形状中的脉络膜肿胀也有影响,但与钝性几何形状相比程度较小。灵敏度分析证实,脉络膜肿胀对钝性脉络膜几何形状的早期神经组织应变影响更大。
因此,他们认为,脉络膜解剖结构和肿胀可以相互作用,在早期神经组织变形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脉络膜可能在ONH生物力学中起着重要的,这是在之前没有被认可的作用。同时,他们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脉络膜体积变化在生物体内的效应。
原文出处:Feola, A.J., et al., The Impact of Choroidal Swelling on Optic Nerve Head Deformation.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8. 59(10): p. 4172-4181.
Cereb Cortex:自闭症相关的无义Foxp1突变体诱导自噬并延迟皮层神经元的径向迁移
温州医科大学眼科学与眼科医院的Li X等人在Cereb Cortex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通过构建了Foxp1(R521X)的人源突变体的小鼠,研究发现发育中的神经元细胞通过自噬作用但不通过NMD作用作为抵抗无义突变体聚集的保护机制,导致皮质发育受损。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具有重要的遗传因素。在发育中的大脑皮层表达的转录因子FOXP1,ASD与FOXP1的失调相关。FOXP1(R525X)是在自闭症和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发现的一种从头杂合突变。为了探索ASD中FOXP1(R525X)对神经元的分子机制,研究者构建了Foxp1(R521X)的人源突变体的小鼠。
Foxp1(R521X)的异位表达导致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和发育中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质聚集,并具有活跃的自噬。表达Foxp1(R521X)的皮质神经元表现出迁移延迟,树突形态改变。作为对照,突变体Y435X在细胞质中扩散表达,但在皮质中不诱导自噬和迁移延迟。如通过剪接依赖性NMD报道分子测定发现,胚胎皮质细胞具有最小的无义介导的mRNA衰变(NMD)活性。他们假设,发育中的神经元细胞通过自噬作用但不通过NMD作用作为抵抗无义突变体聚集的保护机制,导致皮质发育受损。
除了FOXP1的杂合性缺失,本研究针对ASD的发生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这促进了我们对基因突变与相关精神疾病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
原文出处:Li, X., et al., An Autism-Related, Nonsense Foxp1 Mutant Induces Autophagy and Delays Radial Migration of the Cortical Neurons. Cereb Cortex, 2018.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上直肌-提肌复合体的增大对甲状腺眼病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有显着贡献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及Edward S. Harkness眼科研究所眼科的Oropesa S近日在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比较了甲状腺眼病患者在有和没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情况下的眼外肌容量。
他们回顾性分析了44例眼眶CT扫描结果,其中28例为无压缩性疾病的眼眶和16例伴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眼眶。在眼眶后1/3处计算眼外肌体积、总软组织体积和视神经体积。分析了具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眼眶的视野。
结果发现,平均组合眼外肌与总软组织体积比、平均上直-左提肌复合体与总软组织体积比在患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中比在没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中更高(分别为p = 0.02,0.008)。平均下直肌、内侧或外侧直肌与总软组织体积的比率在有或没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315、0.615和0.254)。压缩性视神经病变组的视野分析表明, 58%的眼眶出现视野缺损,具有较差的视野。
因此,他们认为,当在眼眶附近的部位测量时,平均组合肌肉与总结软组织体积比、平均上直肌-提肌复合体与总软组织体积比在患有压缩性疾病的患者中比没有患者的更大。这表明上直肌-提肌复合体的增大对甲状腺眼病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有显着贡献,并且可以解释在这组患者中发现的典型特征-视野缺陷。
原文出处:Oropesa, S., et al., Predominant Contribution of Superior Rectus-Levator Complex Enlargement to Optic Neuropathy and Inferior Visual Field Defects in Thyroid Eye Disease.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2018.
Cureus:开颅手术可改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
马来西亚大学医院眼科学的Ejyj J和Ang WJ等近日在Cureus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对一名左侧额颞顶骨骨折,并伴有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改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
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是创伤性头部损伤的罕见破坏性并发症,并且是眼科急症。在这里,他们报告了一例罕见的情况,一名46岁的男性患者,从高度约3米的树上摔倒后,经历了严重的视力模糊、双眼复视和左眼疼痛。
男性患者的检查显示,视力为6/60,伴有明显的相对传入性瞳孔缺损和左眼系统性眼肌麻痹。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脑和眼眶显示,左侧额颞顶硬膜外出血,粉碎性额颞顶骨和较大蝶骨骨折,骨刺直接破坏外直肌,间接影响视神经。诊断为左侧额颞顶骨骨折,并伴有创伤性视神经病变。
对其进行了紧急左侧开颅手术,抬高骨折颅骨,并进行血凝块疏散。术后视力明显得到改善,视力为6/6,视神经功能正常。
原文出处:Ejyj, J., et al., Craniotomy Improves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Cureus, 2018. 10(6): p. e2835.
J Glaucoma:视神经鞘开窗术可以有效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出现的视神经乳头水肿
华盛顿大学眼科学系的Radke PM近日在J Glaucoma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采用视神经鞘开窗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出现的视神经乳头水肿症状。
对不同压力梯度研究,提出假说认为跨膜层压力是青光眼视神经与视神经水肿形成的风险因素。调整这种梯度的治疗结果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他们讨论了特发性颅内高压这种独特的病例,在这种病例中会出现小梁切除术后的不对称视盘水肿。由于患者在乙酰唑胺的最大耐受程度上依然存在这种症状,因此只能通过视神经开窗术进行治疗。经过手术治疗后,眼压稳定在目标范围内,视神经水肿消退。
因此,他们认为,在极少数情况下,眼压降低可以提示发现颅内压升高,这将导致视神经水肿。视神经鞘开窗术是治疗这种症状的实用治疗方式。
原文出处:Radke, P.M., et al., The Translaminar Pressure Gradient: Papilledema after Trabeculectomy Treated with Optic Nerve Sheath Fenestration. J Glaucoma, 2018.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在眼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Nrf2的神经保护作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的Liu XF近日在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性的阐述了核受体因子2(Nrf2)的神经保护作用,讨论了对眼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RGC的潜在作用机制。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是许多眼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受到损害的重要细胞类型之一。氧化应激认为与眼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视网膜RGC的死亡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寻找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剂。核受体因子2(Nrf2)是全身抗氧化防御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核转录因子。该综述阐明了Nrf2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讨论了对眼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RGC的潜在作用机制。作者认为,可以通过调节Nrf2信号传导来保护RGC免受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变性,并对几种Nrf2诱导物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原文出处:Liu, X.F., et al., The Nrf2 Signaling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under Oxidative Stress in Ocula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nt J Biol Sci, 2018. 14(9): p. 1090-1098.
Eur J Neurosci: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
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眼科的Subirada PV近日在Eur J Neurosci发表了一篇综述,对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并对其MGC在糖尿病视网膜炎症、胶质增生、营养和抗氧化因子的合成及分泌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已知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MGCs)会积极参与视网膜发育,并通过多种细胞内机制维持体内平衡。由于在其他神经元组织中没有同源细胞,所以可以肯定MGC对视网膜的健康状态至关重要。这些大胶质细胞位于柱状亚基的中心,并具有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调节不同生物学事件的能力。有几项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MG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多种损害同时存在的渐进形式。正如预期的那样,数据表明,MGC根据刺激的不同程度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MGC会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引发不同的生物学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描述了MGCs的生理功能,及其MGC在糖尿病视网膜炎症、胶质增生、营养和抗氧化因子的合成及分泌中的作用。同时,在文章中,作者提出,应当考虑MGC在疾病早期的保护性作用和晚期的有害作用。鉴于研究结果,他们讨论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单个细胞类型的调节是否可能改善甚至重建视网膜损伤后的视网膜功能?
原文出处:Subirada, P.V., et al., A journey into the retina: Muller Glia commanding survival and death. Eur J Neurosci, 2018.
Korean J Neurotrauma: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及治疗
韩国顺天大学富川医院眼科的Jang SY近日在Korean J Neurotrauma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的讨论了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案。
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是指,头部和面部直接或间接的创伤引起的视神经损伤。对间接TO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TON的治疗也存在争议。在这篇评论文章中,作者回顾了最近关于TON的文献,并讨论了如何治疗间接引起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
原文出处:Jang, S.Y.,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Korean J Neurotrauma, 2018. 14(1): p. 1-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研究#
86
#研究进展#
82
学习了,谢谢分享。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