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是临床常见的肝病,其是由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致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HCC)和肝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发生。慢性乙肝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病毒药物,可抑制肝细胞内HBV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性坏死、肝纤维化,但其无直接抗炎作用,也不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抗炎保肝药物可控制肝脏炎症活动,减轻肝脏炎症性损害与肝细胞坏死、纤维化,促进肝功能好转,降低血清ALT和AST,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及改善长期预后,并辅助抗病毒药物,通过控制炎症因子和免疫反应发挥抗炎及调节免疫作用。那么,抗炎保肝药物有哪些?慢性乙肝者如何选用呢?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炎保肝治疗》(2023年)中指出,慢性乙肝抗炎保肝治疗适应证为慢性乙肝初治者HBV DNA定量高,血清ALT和AST高于正常值的2倍,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炎症≥G2;随意停止抗病毒治疗或抗病毒治疗致出现耐药,HBV DNA定量和血清转氨酶均明显增高;初治者抗病毒治疗,病毒复制得到有效抑制,血清ALT和AST仍明显升高,无其他原因解释;慢性乙肝有明显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者需抗纤维化治疗;慢性乙肝合并其他肝脏疾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妊娠等);慢性乙肝发生慢加急肝衰竭、病情重者。
一、常用抗炎保肝药物
抗炎保肝药物是一类有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稳定肝细胞膜、抑制肝脏纤维化、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改善肝脏功能的药物,目前大致可分为8大类药物如抗炎类药物、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抗氧化药物、解毒类药物、利胆药物、降酶类药物、抗肝纤维化药物、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类药物等。
抗炎类药物可抑制炎症因子,减轻肝损害,减轻HBV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受损的肝功能,同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抗病毒疗效;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可多方面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抗氧化药物可抗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线粒体损伤、抗肝细胞凋亡等,可增强肝脏对多损伤因素的抵抗力;解毒类药物含巯基,可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激活多种酶,促进肝细胞修复,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改善肝功能;利胆药物可利胆、抗炎,保护肝功能;降酶类药物可降低肝酶ALT、AST,尤其是ALT;抗肝纤维化药物可抑制肝细胞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免疫调节、减轻肝损害、减少肝纤维化;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类药物可保护肝细胞。
分类 |
药物 |
药理作用 |
抗炎类药物 |
甘草酸制剂: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单铵、复方甘草酸苷 |
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和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作用,还可抗过敏、抗病毒、抑制钙离子内流、退黄等,可改善慢性乙肝者血清ALT和AST异常,明显减轻肝损害,改善肝功能、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可较好恢复肝生化功能。 |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 |
如多烯磷脂酰胆碱 |
可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受损的肝功能和酶的活力,促进肝细胞膜稳定性、完整性及流动性,调节肝脏能量代谢,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抑制肝星状细胞活性与肝细胞凋亡,减少肝纤维化,降低LDL-C/HDL-C比值等。 |
抗氧化药物 |
如双环醇、水飞蓟素制剂 |
双环醇可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慢性乙肝者的肝组织炎症,抑制肝细胞凋亡和坏死,能快速降低血清中ALT、AST,尤其是ALT。水飞蓟素制剂可抗氧化、抗炎、抗肝细胞坏死与凋亡、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直接抑制细胞因子对肝星状细胞的激活,达抗肝纤维化作用。 |
解毒类药物 |
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硫普罗宁、N-乙酰半胱氨酸(NAC) |
GSH可解毒、改善肝脏合成、抗氧化、促进胆酸代谢、抗病毒等,可预防、减轻及终止肝损伤。硫普罗宁是含巯基的药物,可解毒、改善肝功能、减少TG堆积等。NAC可刺激GSH合成、解毒、保护肝功能、清除氧自由基,还可扩血管与改善微循环。 |
利胆药物 |
如熊去氧脂酸(UDCA)、S-腺甘蛋氨酸(SAMe) |
UDCA改变胆盐成分,提高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的含量,可保护肝细胞膜与利胆,减轻疏水性胆汁酸的毒性,改善肝组织纤维化、抗炎,抑制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凋亡、免疫抑制等。SAMe代谢可产生内源性GSH,可利胆、退黄、抗氧化、解毒、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脏功能、降酶、防止肝细胞坏死、抗纤维化、抗感染,并有情绪调节作用,可缓解情感障碍。 |
降酶类药物 |
如联苯双酯 |
可降酶、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可短期用于血清ALT较高,且有因转氨酶升高而有胃肠道症状者。 |
抗肝纤维化药物 |
如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 |
可减少肝纤维化,与抗病毒药联用可使慢性乙肝者肝脏纤维化减轻。 |
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类药物 |
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维生素类药物等 |
可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肝细胞等。 |
二、抗炎保肝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慢性乙肝者首先选用抗病毒药物,再辅助抗炎保肝药物治疗,可选用2-3种联用,能控制病毒和增强抗病毒药物疗效,促进恢复肝损伤,还减轻肝细胞炎症性坏死和肝纤维,减缓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发生,为避免复发需遵循维持用药、逐渐减量、缓慢停药。慢性乙肝肝硬化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可考虑加用抗纤维化药物,以减缓肝硬化进展。慢性乙肝者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或停药,可考虑换成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同时有肝功能严重损害或慢加急肝衰竭时可使用抗炎保肝药物。
联苯双酯禁用于肝硬化者。GSH慎用于有哮喘发作史者。双环醇慎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如胆红素明显升高、肝硬化腹水、低蛋白血症、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者等。
参考文献:
1. 赵光斌等.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炎保肝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3):341-343
2.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2):157-160
3.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8,10(6):74
4.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1):1752-1765
5. 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2019年)[J].临床肝胆病杂,2019,35(10):2163-2169
6.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12):897
7.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9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5):343-352
8. 甘草酸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10(1):1-7
9. 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肝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1(4):313-318
10. 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5):402-405
11. 双环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20,14(3):177-183
12. 双环醇片临床应用专家建议[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8(6):875-878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学习啦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