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时代来临!医院信息安全面临这些挑战
2020-08-04 健康界 何旭(特约)
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面对中国不断上升的慢性病发病人数和严峻的医疗资源供求现状,在全面小康和全民健康的布局中,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互联网+&rdquo
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面对中国不断上升的慢性病发病人数和严峻的医疗资源供求现状,在全面小康和全民健康的布局中,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互联网+”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成了重要技术手段和助推器。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成果已经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居民的衣食住行较传统的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对互联网应用的依赖也达到了历史新高。作为一种新兴产物,互联网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远没有达到普及成熟的程度。尽管如此,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推行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与医疗的有机结合作为切入点,推陈出新,科学发展,努力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模式创新,仍是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医疗行业的发展关乎国计与民生,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息息相关。随着城镇化、老龄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我国医疗与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国家政策与互联网技术的强力助推下,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目前,传统医院在互联网技术与服务的加载下,大批互联网医院应运而生,拓展了医疗服务的空间与服务范围,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患者的预约挂号、智能导诊、候诊提醒、在线取号、诊间缴费和查看检查检验结果等服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逐步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实体医院为依托、以医疗为主导的在线医疗就医服务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了便民惠民的优质医疗服务。
当然,在方便患者的同时,医疗互联网生态也充斥着诸多不和谐因素,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一是互联网站医学保健信息杂乱:众多网站存在隐性虚假广告和医托等现象,假借医学知识进行虚假宣传,利用互联网建立虚假网站或链接,发布信息来源不明。二是社交媒体发布医疗信息随意,并随着自媒体论坛、微博、QQ、微信等用户可以随意传播信息、分享观点及经验。由于网络上平台上存在着大量准确或不准确的医疗保健类信息,没有接受过医疗领域专业训练和学科教育的患者极易被此类信息误导。
另外,从监督情况来看,专业的卫生信息监督内设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加之互联网医疗行为的监测技能和设备匮乏,且缺乏互联网相关部门的协作。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利用搜索引擎或医院网站开展网络医疗咨询,其中存在非卫技人员在线为顾客提供诱导式咨询服务,而相应的监管缺乏。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很多移动医疗APP自测应用软件可以让患者自己诊断疾病,但这些开发的软件没有通过第三方权威标准机构认证监测,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一旦误诊,后果严重,且责任追溯难以界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5G技术也逐步用于医疗的相关领域,在方便患者的同时,网络数据终端包含着大量的患者隐私信息,其中有很多是敏感信息,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通常利用计算机犯罪很难留下犯罪证据,这也大大刺激了计算机高技术犯罪案件的发生,这也成为网络医疗安全的重要威胁。
所以,“互联网+医疗”对医院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加强对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管理。
从总体规划方面,重点是要加强网站健康信息质量评估制度建设。健康类网站的运营者应注重网站健康信息质量控制,借鉴传统出版物对信息编辑、质量审核、参考资料等进行严格把关。与此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健康网站评估工具的开发,结合我国实际制定规范准则,制定一套普遍认可又明确具体的评估体系,并采取各项措施对健康网站进行督促完善和修改,提高建设质量。
加强网站健康信息环境的规范。医疗健康信息的专业性特点使得普通民众难以辨别网络中良莠不齐的各类健康信息。特别是非卫技人员借咨询之名开展网络营销的行为,严重干扰和影响着民众对正确健康信息的有效使用和理解。有必要通过政策法规的约束和健康信息网站内部的规范,肃清网络健康信息的生态环境。
从政策支持与人员培养方面要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完善卫生信息化人才发展制度,根据医院等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按医务人员数、信息服务对象、信息化端口、信息传送技术、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安全管理等内容适当提高医院信息人员岗位数量设置比例,并纳入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卫生信息人员培养制度。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的卫生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
针对中国卫生信息从业人员主要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现状,结合在职人员特点,建立卫生信息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与科研院校开展合作或联合培养医学信息技术和管理专业,通过医学、信息技术、卫生管理等核心课程,培养精通医学业务、网络通信技术、卫生事业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信息化长远建设打好人才基础。
从网络监管方面,完善网络医疗监管机构设置。可参照公安部门建立相关医疗信息安全科,抓好网络医疗的形势研判和监督管理,引导和规范医疗机构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医疗卫生信息监测,完善医疗卫生信息动态监测制度建设,形成管理制度,加大监测和考核,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信息安全监管平台建设。
卫健执法部门要在做好自身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医疗机构网站、社交媒体、医疗APP、健康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数据传送、网络医疗相关人员、开发运营机构等不同监管项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尤其要加强对互联网医疗广告、咨询、挂号、“网托”、诊疗、人员、软件等内容的管理,以净化网络医疗空间。监管监测平台采用统一的安全标准对医院和第三方APP进行管理,使用大数据技术对互联网医疗进行实时监控,对敏感信息进行过滤和管理。
总之,“互联网+医疗”是医院提供便民服务的有效手段,借助互联网思维能有效改善医疗服务流程。基于“互联网+”的医院信息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的进步。只有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医院才能不断推出更便捷的“互联网+医疗”的服务。
在目前“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医政监管在互联网技术力量中显得尤为薄弱,应加快互联网技术人员和医疗监管人员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和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的周期和需求,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做好网络空间建设的管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互联网#
37
#互联网+#
43
#互联网+医疗#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