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媒体刊文:将医生列入“黑心行业”,基层治理容不得“戏精”

2019-04-11 土土绒 中国青年报

据中国青年报4月11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一份扫黑除恶宣传资料,竟然将医生排在了“中国10大黑心企业”的首位。这本小册子名为2019年最新版的《扫黑除恶进企业》,封面印刷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资料”,落款为“相城区渭塘镇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宣”。这份宣传册引发了公众尤其是医生群体的极大愤怒,认为是在污名化医生群体,挑动社会“仇医”心态。面对舆论压力,4月9日晚,苏州市相城区作出处理决定,认

据中国青年报4月11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一份扫黑除恶宣传资料,竟然将医生排在了“中国10大黑心企业”的首位。这本小册子名为2019年最新版的《扫黑除恶进企业》,封面印刷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资料”,落款为“相城区渭塘镇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宣”。

这份宣传册引发了公众尤其是医生群体的极大愤怒,认为是在污名化医生群体,挑动社会“仇医”心态。面对舆论压力,4月9日晚,苏州市相城区作出处理决定,认定相关负责人对宣传资料未严格把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决定对渭塘镇党委书记、镇长诫勉谈话,对党委副书记等4名相关负责人予以免职处理。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有关部门处理非常迅速,力度也可谓不小,给后续整改开了个好头。尽管如此,人们心中仍然横亘着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匪夷所思的“乌龙”是怎么形成的?只有说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弄清责任归属,避免下次再犯类似错误。而这,可能比宣传册的内容正确与否更重要。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扫黑除恶”宣传的“乌龙”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有地方把失独家庭列为扫黑除恶的重点监管对象,有地方简单地把佩戴金链子、纹身等作为“黑恶势力”的标志,还有许多地方的宣传标语令人啼笑皆非,“扫黑除恶,害人害己”……

但这些“奇葩”宣传与苏州渭塘镇的宣传册比起来,只是“小巫见大巫”,这份宣传册将医生描述为:“这个行业的整体变质已经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将收费项目细化到最最最极端的行业……这也是一个收钱最不讲良心的行业。”

仅仅阅读在媒体上曝光的其中一页内容,就能发现其文字既缺乏逻辑,又不合语法。比如标题是 “中国十大黑心企业都有哪些”,接下来罗列的却是“医生”“丐头”——医生和拾荒者是职业,或者说某一社会群体,与“企业”并无关系。而随后的的内容更充满了揣测和情绪的宣泄,丝毫没有专业性和指导性。不知道这个“渭塘镇扫黑除恶领导小组”要怎么用这些材料去指导扫黑除恶?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宣传册中的内容与很多年前的一个网贴几乎一模一样,这个网贴名为《中国十大黑心职业排行榜》,其中,除了“医生”“丐头”之外,“导游”“记者”“教师”甚至“菜场商贩”都“荣幸”上榜。所以,医生群体可以暂时息怒了,这份宣传册并不是针对医生,而是针对“在座所有职业”。那么,渭塘镇有关部门,是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了网贴,就发给企业指导扫黑除恶工作了呢?

一份宣传册的制作,从起草编纂,到审核定稿,再到设计印刷,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在这些过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内容有问题?那么多的工作人员,都在干什么呢?实际上,从这份宣传册中,我们读到的不是对某个群体的仇视,而是“戏精”式的基层治理方式。似乎整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表面上人人都在工位上工作,但心却在神游九霄,不知道去了哪里。

扫黑除恶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渭塘镇的这个“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则明显是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应付差事了事。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指望他们真正扫黑除恶、保护群众?制作、发放宣传册还是公开的“窗口”性的工作,尚且如此糊弄;那些外人看不到的工作,会不会更加不负责任?

个别工作人员占据着公职,花费着公帑,却心不在焉地应付着工作。这些人在指责别人“黑心”之前,还是先问问自己的心去哪儿了。反正,肯定是不在工作上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痛惜!值班后又上一天手术,外科医生猝死在岗位上

几乎每月都会看到医生猝死的新闻,有时一个月还会看到好几起。                              但这一次悲剧就发生省内的兄弟医院,发生在熟悉的同行身边,悲恸的感觉尤其强烈。

硬核?这集《人间世》竟然这么受医生关注

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名为《浪潮》的一集聚焦医院中的“新鲜血液”,片中的主人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名青年医生钱逸维为我们讲述她的故事。 一天下午,我在科室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接到范导的电话:“小钱,你的那集下周二要播了!”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去年拍摄《人间世》的日子。走路自带两台摄像机,身上始终别着收音用的麦克风,走到哪儿都会引来旁人的眼光。为了怕别人发现我带着麦克

高风险手术前 患者家属10余人签“强大保证书”鼓励医生

六旬男子曾患甲状腺癌,颈部肿如西瓜,如不手术会有生命危险,但手术风险很大。患者组织家属10余人签“最强保证书”给医生,鼓励医生放手一搏,手术终获成功。此后这名医生又两次为他手术切瘤,助他战胜病魔。今日,该男子用毛笔写下一个大大的“赞”字,向医生表示感谢。65岁的徐金汉家住武汉黄陂木兰乡,靠种田和打工为生。24年前,他发现自己左脖子上长了一个拇指肚大小的肿块,被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癌,医生建议他尽快

“有钱没钱都给看病!”从医70载数十次奔赴救灾一线

初春的华北平原,传来噩耗。前不久,河北衡水“大爱仁医”、冀州区职工医院原院长吴殿华因病逝世,享年84岁。从医70载,他把毕生热血奉献给了党的医疗卫生事业:热忱服务,拯救数以万计患者生命;数十次奔赴地震、泥石流等救灾一线救死扶伤。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也是家人与同事眼中那个和蔼可亲的老人,用一辈子时间做了自己最喜欢的事。大医精诚,他抢救病人从不需要动员令“就在今年1

每个医生都听过这句话:“不要对你的病人好!”

许多年之前,我在北方一个沿海城市的某家三级医院做实习医生。

吉安一医生10余年无偿献血1万毫升:为缓解“血荒”出份力

出生于永丰县藤田镇田心村的吴年根,是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一名医务工作者。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心地善良,为人淳厚朴实。虽然今年58岁了,但他坚持无偿献血已有10余年,身上仍然充满着年轻人的活力。3月21日一大早,吴年根就带着献血证,来到县城直街的流动献血车上,快速填写好表格信息。做完血压测量后,他熟练地卷起了袖子,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25次无偿献血。从2006年开始,吴年根一直坚持每年献两次血,每次400毫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