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2022-10-15 检验之声 检验之声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中含有各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均在pH值7.5以下,当置于pH值8.0以上的缓冲液中电泳时,均游离成负离子,向正极移动。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中含有各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均在pH值7.5以下,当置于pH值8.0以上的缓冲液中电泳时,均游离成负离子,向正极移动。由于各蛋白质成分的等电点、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分子结构各不相同,其电泳速度也就不同,故可将血清中蛋白质进行区分。正常情况下电泳后由正极到负极可分为五个区带: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临床上血清蛋白电泳主要用于检测异常增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以诊断和监测多发性骨髓瘤。在其他疾病情况下,血清蛋白质含量可以出现多种变化,根据它们在电泳图谱上的异常特征可对其进行分型,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1低蛋白血症型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比例明显下降, α1球蛋白代偿性增加, 而 γ- 球蛋白明显升高, 可能与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所致有关。[1]
2肾病型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Alb等小分子蛋白质选择性地漏出, α2-球蛋白及IgM等大分子残留在血液中,致使总蛋白和白蛋白显著减少,α2- 球蛋白、β2- 球蛋白明显升高。[2]
3急性肝损害型
急性肝炎时首先是α1增加, 继之β球蛋白增加。由于Alb的半衰期为15~19天, 且肝脏有一定的代偿功能, 因此发病早期病情较轻时血清蛋白差异小。而重型弥漫性肝损害时,α2 -球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特别是乙肝时,α2 -球蛋白可显著降低。[3]
4慢性肝损害型
α2 -球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的同时,伴有γ-球蛋白增加,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典型的肝硬化蛋白图谱可见β和γ带相融合,形成β-γ桥。肝癌特别是原发性肝癌患者α1-抗胰蛋白酶 (α1-AT) 显著高于正常值,故可见α1蛋白增加。
5急性炎症型
α1和α2-球蛋白增加,白蛋白无明显变化或减少,常见于各种应激反应、急性感染、心肌梗塞、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外伤、休克等。
6慢性炎症型
白蛋白降低,α1 和α2 -球蛋白增加,γ区带呈弥散性增高。常见于各种反复和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7M蛋白型
由于体内异常增生的浆细胞分泌产生大量结构相同、电泳迁移率一致的M蛋白,γ-球蛋白区带位置上出现一狭窄高峰,即M蛋白带。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H链病等。需要进一步做免疫固定电泳确定疾病类型。
8高α2(β)-球蛋白血症型
β或α2 -球蛋白增加,常见于高脂血症。
9特定蛋白缺乏型
某种特定的蛋白成分单独缺乏而引起某一蛋白区带蛋白质减少,多为先天性蛋白缺乏所致。
(总结图)
某些生理情况下,也会出现特定的血清蛋白含量变化,如:妊娠期可见α1-球蛋白升高,β-球蛋白升高。待产妇血清蛋白成分的改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将血清蛋白电泳技术用于临床疾病诊疗时应注意妊娠所带来的影响。[4] γ-球蛋白升高可见于预防接种免疫疫苗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