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微量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的换泵方法,你了解多少?

2019-02-20 路平 中卫护研院

在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微量注射泵可以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泵入体内,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更换药液,加之危重病人应用的药物种类多,剂量大,以及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浓度较高,因此在更换药物时,经常会由于短时间内进入病人血液中的药物速度发生变化而造成血压大幅度的波动,造成患者循环波动乃至器官灌注不足等损害。

微量注射泵使用过程中更换药物,小操作大学问,你了解多少呢?

在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微量注射泵可以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泵入体内,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更换药液,加之危重病人应用的药物种类多,剂量大,以及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浓度较高,因此在更换药物时,经常会由于短时间内进入病人血液中的药物速度发生变化而造成血压大幅度的波动,造成患者循环波动乃至器官灌注不足等损害。

笔者总结了临床常用的三种更换微量泵药液的方法,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每种更换方法的利弊,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

单泵更换法

单泵更换法,又名“管对管”更换法。

使用一个单泵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在药物泵完前提前配好药物,当听到微量泵泵完报警时,立即按暂停键,取下空注射器,换上已经配好药物的注射器,按开始键即可。

这种更换方法简单易操作,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即使是操作熟练的护士也需要大约10s来完成更换。

期间由于药液中断,对于像半衰期极短(1-2min)的血管活性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钠等),如果患者应用的药物浓度较大,比较敏感,容易造成血压的大幅度波动。

在更换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到位还容易甚导致注射器与微量泵半圆槽连接不紧密,这种不紧密的空隙往往需要微量泵推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这期间一旦超过药物半衰期,药物与受体直接、间接结合下降或影响对受体作用的递质,使药物阻滞、激动作用减弱或消失,影响心血管系统,使心脏射血能力下降,外周阻力改变(上升或下降),回心血量下降,血压改变,重要脏器特别是心、脑、肾等灌注不足,缺血缺氧产生血压改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这种更换方法弊端太多,不推荐使用。

改良法

改良法,即“管对泵”更换法

预留一个微量泵通道,旧泵泵入即将结束,报警灯亮后,先将准备好的注射器安装固定在预留的的微量泵通道上,调节好速度,左手反折泵管近注射器端与原注射器分离,右手按快进键,滴入少量药液至泵管管口,使之排净空气后对接,然后按开始键。

这种方法在临床推广比较广泛,此法省去了单个微量泵上更换并固定注射器的时间,消除了微泵推块对注射器针栓压力造成的药液瞬间向前推动,也通过快进过程排除了由于新注射器与微量泵半圆槽连接不紧密导致的微量泵无效驱动,进而降低了中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改良法使微量泵真正推动针筒内液体的时间为数秒,尚在药物半衰期内,保证了血管活性药物对机体的持续不间断作用,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及对机体的损害。

双泵更换法

准备一个双通道微量泵,先使用微量泵1通道泵入血管活性药,泵药前,将配置好的血管活性药的注射器与延长管连接,在延长管末端增加一个三通开关并进行排气,排气后关闭三通未接药物端备用。将三通开关与患者输液通路连接紧密,打开1通道的开始键并保持1通道管路通畅,以保证血管活性药物的顺利泵入。在微量泵1通道的药物泵入完毕前,提前配置与微量泵1通道相同的药物,连接延长管后排气,并安装在微量泵2通道上,其延长管前端与微量泵1通道中的三通备用端连接。调节微量泵2通道设置与微量泵1通道相同的速度,然后按暂停键备用。在微量泵1通道即将泵入完毕时,先打开微量泵2通道的开始键,并旋转三通使三通处于微量泵2通道通畅且1通道关闭的状态,关掉微量泵1通道备用。

双泵更换血管活性药物的方法简单易行,只需将三通开关旋转90度即可,药物在瞬间即可完成更换,保证了药物的持续泵入,较好的解决了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时药物间断的难题,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在更换注射器时不易出现较大幅度的血压波动,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资料显示,双泵并行3s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药物的持续泵入,保持患者的循环稳定。缺点是需要预留的微量泵和应用的延长管较多,给科室和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此法建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使用。

小贴士

更换血管活性药物的方法对于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临床护理人员在使用血管活性药时,应迅速、准确,尽量避免操作失误;在更换药物时,提前备好下一组药物,并采取适宜的更换方法更换,减少药物中断时间,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安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