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遇袭击身亡,引发舆论巨震。
凶手据说是精神病人,若属实,则不能单纯归结为医患关系。不过,这不妨碍大家再次反思医患关系紧张的源头。毕竟,以往医生被袭,网友评论里叫好的也不少。
抱歉,我要说些你未必能接受的真话。真相有时就像凶杀现场一样,令人恐惧。你是一个想发现凶手的侦探,则必须克服恐惧,不破坏现场,更不能去美化现场。
我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有以下这些。
患者及医生普遍存在观念错误。
医生被称美化为白衣天使,仿佛他们是另外一群特别神圣的人,不少医生也持这种自我认同。
天使,就是有求必应的神,不再是自利人。医生若诉诸于利益,不仅舆论不满,有“逼格”的医生群体也似乎不屑:怎么能把人的生命当成商品呢?
可医生终究是自利人,他们的背部没有翅膀,也不是生活在应有尽有的天堂。在这凡间,衣食住行,样样都不便宜。一个人如果觉得,其报酬配不上他的工作,那么,必然有情绪,不耐烦、烦躁、怨恨的出现,完全不是意外。
医生应该改变的观念是:承认自己是自利人,不要再当天使,连比喻都不接受,你要敢说,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多赚钱。
患者的观念错误在于,许多人并不知道治病,也就是个概率事件,感冒不吃药,100%好,阿兹海默症,怎么吃药,100%好不了。很多危重疾病,似乎有些希望,但大家都尽力,可能也治不好。钱花光了,人又死了,一肚子的懊悔、心疼和怨气要找出口,觉得医生神情可疑,自己听听传闻,用用搜索,受害情结越来越重——然后,只要百分之一的人失控,袭击医生的新闻,就少不了。
在一个环境里,双方不开心,冲突的可能性肯定增大。
公立医院制度又加剧矛盾。
公立医院是所谓的事业单位,各种价格是由政府指定,一般远低于市场定价。换言之,医生护士被迫劳动,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奴隶制。
资源稀缺,市场调节将无孔不入。舆论痛恨的红包、吃请、药品回扣之类的“医疗腐败”就出现了。
我一点也不恨这些“医疗腐败”,如果我得了重病,当然尽力找到最好医院的最好医生,送红包,或用另外他觉得安全的方式补偿其服务。因为这是他们该得的。
绝大多数人永远恨“医疗腐败”,即使送了红包,也认为自己是被迫的,品德高尚的医生也看不起收红包的同事。但同时,他们的心理更为痛苦:为何我的医术不低,我的品德高,收入却要低于这些我不屑的同事呢?
一个错误的政府指定价格,自认为比市场定价高明,却推到了恶的多米诺骨牌:过低的价格,无法分流消费者,搞得好医院无比拥挤;不收红包回扣的医生,收入过低,工作不愉快;收红包回扣的医生,又陷入职业与道德风险;不给红包的病人觉得自己机会被剥夺;给了红包的又觉得自己被敲诈。
市场化是唯一出路
管制得过低的价格,造成了“医疗资源应有尽有,谁都可以享受”的假像,“任何病患都能得到救治,越是大病重病,越可得到保障”,这种承诺违背自然规律,医疗像其他任何商品与服务一样,必然有人消费不起好医生、好医院——因为这些资源很稀缺,像高级餐厅一样,出价高的人才能消费,这些人,注定不多。
消费能力弱的人,你只能选择更差的医院、更没经验的医生。或者放弃治疗,或者等候他人自愿的援助。
把医疗的价格交由市场自己决定,所有的参与者,气才会顺。现在的齿科,私立医院不少,如果你光顾过,会发现就医环境一流,医生耐心温柔。有人说,还不是因为价格高。是的,所谓的价格高就有这个好处,觉得高的人,不光顾,光顾的人,受到好服务,医生收获足够的利益,心甘情愿照顾好衣食父母。
医疗市场化,私立医院增多,最后惠及所有人,包括消费能力落的穷人。
许多中国人瞧不起肮脏、落后、文盲多的印度,由于私立医院发达,他们反而可以享受低价优质的私立医疗服务,现在已有不少人去印度接受重大疾病治疗。
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差异性就更小了,原来的医疗也是怨声载道,自从王永庆(也是福建人)等企业家获准进入医疗市场,私立医院的比重迅速提升至八成后,台湾成为医疗典范之地。王永庆建立的并非慈善医院,明确以利润做为追求目标,同时制定了一整套措施防止医生为追求业绩不当治疗——企业家有的得办法。
为何前景悲观?
我们有两条方式可以走上医疗市场化的出路。
一是自下而上,一万人人看完这篇文章,九***同意,人们普遍接受医疗市场化,按自己需求及能力去选择医院,大众观念到了,水到渠成,正如现在宣布所有餐馆公有,必然遭遇最强烈反对,人们知道那样将重归吃饭难。
可是,对医疗市场化的恐惧与仇恨,还普遍存在,也无进步的明显迹象。市场化不够导致的问题,被错误归因为市场化搞乱了医疗。“医疗不能市场化,生命不能商品化”仍然像圣旨一样,人们跪着接受。
自下而上这条路,不通。
二是自上而上。政策的制定者强推医疗市场化,从此政府不管医疗了。出现一个类似于邓小平的改革者,大众观念跟不上,无所谓,我说了算。
医疗市场化了,显见的情况是:价格回归市场,迅速涨到位;一般人看不起好医生、住不起好医院;各类负面新闻满天飞;失去医疗特权的权力人群各种反弹。没有坚强的神经,是不足以发动并维持这改革的。
推动医疗市场化改革,对改革者来说,风险大,收益小,没有动力。这条路,也不通。
没有出路,医生就用脚投票了。
据统计,中国34岁以下医生逐年减少。医学院的招生也不乐观。与医生供给减少相对的是,中国人对医疗的需求大增,官方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患病人数将比2000年增长70%。
供需失衡加剧,更加背离市场,医患双方更不开心、更暴躁,关系更加恶化不可避免。
最后,我们还是要记住:我们不应强求他人为自己服务,我们要给予他人足够的报酬。世界迟迟不变好,不妨碍自己先当个明白人。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应该严惩
88
普及医学知识
79
这就是目前医患的现状。
79
悲哀就是圣诞节的亟待解决
67
无可奈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