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盆腔孤立纤维瘤一例

2022-09-06 放射沙龙 实用放射学杂志

PSFT影像诊断困难。当盆腔CT检查发现单发、椭圆形、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型强化,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

妇科检查:子宫前位,于宫体上方扪及一实性包块,如孕3月大小,质硬,边界欠清,活动欠佳,与宫体粘连,无压痛。

CT检查:子宫前方、耻骨联合上方见约75 mm×62 mm×70 mm实性软组织密度肿块(图1),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图2),静脉期持续强化,强化范围扩大(图3);膀胱受压向右后方移位。

图1~3 女,46岁,盆腔孤立性纤维瘤。CT平扫膀胱左前方圆形软组织肿块,肿块境界清楚,膀胱受压移位,两者界限清晰(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不均匀强化(图2),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且强化范围扩大(图3)

手术:术中所见肿块界限清楚,与膀胱无粘连,完整切除肿瘤约8 mm×8 cm 大小,肿瘤呈实性,边界清楚,鱼肉样外观,血供不丰富。

组织病理:肿瘤细胞呈短梭形弥漫大片排列,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呈卵圆形、梭形,瘤细胞间富于胶原纤维。免疫组化CK(-),Vimentin(+),CD34(+),S-100(-),NSE灶(+),Desmin(-),CD117(-),SMA(-),EMA(-),Actin弱(+),CD99弱(+)(图4,5)。

图4 肿瘤细胞呈短梭形弥漫大片排列,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呈卵圆形、梭形,瘤细胞间富于胶原纤维(HE×100);图5 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CD34(+)

病理诊断:孤立性纤维瘤。

2 讨论

2.1 临床与病理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胸膜外起源SFT报道较多,但盆腔孤立性纤维瘤(pelvic solitary fibrous tumor,PSFT)罕见,国内外目前仅见少数个案及文献总结报道。PSFT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中老年多见,年龄跨度可较大,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

PSFT生长缓慢,临床常无症状,大部分病例为体检偶然发现。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杵状指(趾)、骨关节病、低血糖等。大体病理边界清楚,实性肿块,可伴有囊性变,镜下肿瘤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细胞排列呈无特征性结构为典型表现,免疫组化对PSFT进一步确诊非常重要,PSFT阳性标记有:CD34、Vimentin、CD99、Bcl-2,而CK、S-100、desmin和SMA为阴性,以CD34与Vimentin阳性对诊断PSFT最重要。本例免疫组化与文献报道相符。

2.2 PSFT影像学表现

PSFT影像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境界清楚,瘤体大小不一,从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肿块较大时可有分叶,并压迫周围组织结构。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一般无钙化,但肿瘤较大或恶变时可见少量钙化。增强扫描早期,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随时间延长,病变强化范围扩大,密度逐渐均匀,呈“快进慢出”型强化。

本例患者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与文献报道一致。MRI信号改变直接反映肿块组织学特点,T1WI多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也可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低信号区反映致密胶原纤维,高信号反映肿瘤黏液样变区,稍高信号反映肿瘤细胞密集区。有文献认为T2WI等或稍高信号中存在片状或结节状低信号,增强扫描T2WI低信号明显强化是大多数SFT典型MR表现。PSFT不均匀强化除与肿瘤内部坏死、囊变及黏液样变性有关外,还与肿瘤组织学构成和排列有关。

2.3 鉴别诊断

良性PSFT需与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相鉴别。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脊柱两侧,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如无出血或钙化,MR T2WI不出现低信号,且增强扫描T2WI低信号区不表现明显强化;畸胎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具有向体细胞分化的潜能,大多数肿瘤含有至少2个或3个胚层组织成分,骨骼和牙齿影对诊断十分重要。

恶性PSFT需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及恶性间质瘤等鉴别,这些肿瘤CT增强扫描均呈延迟强化,平扫密度常不均匀,坏死囊变及出血较常见,而PSFT平扫密度可较均匀,增强扫描早期有明显强化。此外,盆腔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瘤周围可见淋巴结肿大,常伴有腹水或盆腔积液,而PSFT多为良性,边界清楚。

总之,PSFT影像诊断困难。当盆腔CT检查发现单发、椭圆形、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型强化,尤其是MR T2WI低信号区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者应考虑pSFT的可能,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87766, encodeId=dd69138e766b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210e7253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纤维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7253, encryptionId=f210e72532e, topicName=纤维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5fc62500009, createdName=12498474m30暂无昵称, createdTime=Wed Nov 10 00:45:45 CST 2021, time=2021-11-10,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陈旧性宫外孕表现为巨大盆腔包块的MRI诊断2例

女,24岁,因体检彩超发现盆腔包块10多天入院。孕1产1,5年前顺产,平时月经正常,痛经9年,无明显加重,10天前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无月经改变,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无肛门坠胀。

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后盆腔包块再次手术1例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结合患者 的年龄及生育要求,尤其是多发子宫肌瘤,常采用 全子宫切除的手术方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盆 腔包块,该包块可有多种病变类型,其诊断和治疗 难度明显大于初次发现的盆腔包块。该包块类型 多为卵巢、输卵管疾病或盆腔炎性疾病,本文报道 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再发圆韧带肌瘤1例。 为扩展诊断思路,并结合本例的诊治过程对既往 盆腔手术史造成再次手术困难进行思考及总结。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