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如何让参与者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2013-12-08 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网
中途弃课率高一直以来就是在线教育的痛处,无数的尝试证明,让大量学习者连续几周独自坐在电脑前、专注地学完一门课程确实是极难实现的任务。虽然 MOOC的中途弃课率也不低,但考虑到即使是传统学校教育课程通过率也不是尽如人意、而且相较于之前名校公开课学习者大多只是跟风观看过一两节课程的状 况,MOOC无疑已经很成功了——突破了在线教育学习者难以持续参与的难关,大量的MOOC学习者完整地学完了数门课
中途弃课率高一直以来就是在线教育的痛处,无数的尝试证明,让大量学习者连续几周独自坐在电脑前、专注地学完一门课程确实是极难实现的任务。虽然 MOOC的中途弃课率也不低,但考虑到即使是传统学校教育课程通过率也不是尽如人意、而且相较于之前名校公开课学习者大多只是跟风观看过一两节课程的状 况,MOOC无疑已经很成功了——突破了在线教育学习者难以持续参与的难关,大量的MOOC学习者完整地学完了数门课程、他们活跃于相关的网络社区相互交 流相互帮助。
模仿传统课堂的制度
注册——听课——课堂随测——作业——讨论——考试——结业——证书,这是多数MOOC课程的流程。
注册准入、规定的上课时间
几乎所有的MOOC课程都会在预定的时间开始,在特定的时间上课,经几周到十几周的时间后课程结束。学习者如果在正式开课的时间段内注册学习,则有 机会获得课程颁发的结业证书。如果错过了开课的时间,仍然可以学习网站上留下的全部课程内容,但学习进度就得全靠自己掌握,并且也没有获得证书的机会。当 然,也有少数课程没有确切的开课时间,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始学习。
与之前开放教育强调“随时”有些不同,MOOC不再呼吁“任何时候”,因为也许彻底的自由就意味着放任自流、学习者会没有责任感,就像“免费”常被当成“没价值”一样。
严格的考评、认证结业机制
如果学习者全程认真参与,学习所有课程内容、参与课程活动、完成课后作业、独立通过课程测评,那他就能拿到课程颁发的证书。证书机制是MOOC的一 大特色,尝试解决人们对开放教育的质疑——既然学习者花费了精力学习,那就应该对他们的学习结果给予认可。不过目前大多数证书都还不能与传统的学分和学位 文凭对接起来,这正是MOOC的运营者下一步考虑需要解决的问题。
认证不光是对学习者努力和付出的一种认可,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有了考核和认证机制,学习者更容易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传统公开课中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会有所减少。
专职、诚心的参与者
认真负责的老师、助教
不同于开放课件和网络公开课的顺带而为之,MOOC课程中,课程教师和助教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专注于自己所负责的课程,考虑网络学习的实际情 形、网络学习者的心理和能力,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精心安排课程内容、制作课程说明,他们出现在视频中对知识点进行生动的讲解,他们混迹于论坛对 学习者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
教师如此精心地准备,学习者当然能感受到,知道自己是被关注的、自己的需求能得到满足,学习者自然会更愿意学习,当然也能学得更好。
具有强烈内驱力、相互帮助的学习者
相比于网络公开课,MOOC的学习者不但有学习的热情,更有实际的行动。他们喜欢跟随老师精心准备的学习材料认真学习、愿意花时间与学习同门课程的其他学习者探讨课程问题,学习者的紧密互助塑造了课程学习的良好氛围。
精雕细琢的内容
学习指导、内容导航
一般每门课程在网站平台上都有相对独立的目录,如课程介绍、课程内容、Wiki、论坛这样划分的一级导航。在“课程说明”中,学习者能了解到开课教 师、教学目的、教学时间表、平台工具使用方法等信息。在内容最为丰富的“课程内容”下,往往是按照教学顺序把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组织呈现出来。
课程网页清晰的组织形式使得学习者对课程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很容易跟随学习材料一步一步地学完课程内容,当然,必要时他们也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精雕细琢的学习资源
课程开始后,课程教师一般会定期地发布精心设计制作的学习资源。为了方便学习, 这些资源一般都会被划分为许多短小的片段,不过这些片段来源于完整成体系的知识、并且都通过导航精心地组织成为一体,所以不用担心“散”、“碎”的问题。
学习资源的形式主要是文字、视频、小测试、论坛、Wiki以及模拟实验等一些创新的小工具,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都经过精心的匹配、设计和优化。以视频 为例,视频在在线教育中一直是最广泛使用的形式,但其单向传播的属性注定它会遭受质疑。因此,三巨头都对视频做了改良,将视频按知识点切割成小段自是不必 说;视频中老师除了口述讲解还经常把屏幕当白板写写画画、就像写黑板板书一样;学习者可以选择视频的画质、播放速度、是否显示字幕等;视频中往往还会嵌入 一些测试习题(更有趣的是,这些题目也许还是授课教师手写的),学习者有多次答题的机会,答题后能立即得到反馈,若选择查看答案则能观看授课教师讲解答案 的视频。
生成性内容:论坛、Wiki
虽然MOOC更强调既有知识的重复和传递,但平台还是提供了知识创新和生成的途径——课程Wiki和论坛,学习者因此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大的提 升潜力。这是MOOC一直期望做的,但MOOC所取得的尝试和成就也实在有限,因为让学习者来生成知识内容,技术工具支持容易实现,但学习者的动机激励却 实在太难了。MOOC在主攻知识传授的同时,能适当地留出知识生成的空间,学习者的选择更多,平台也就有更多的机会留住他们。
无处不在的交互
平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是MOOC最重要的几个元素,元素通过互动相互联系起来。
教师与学习者
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包括教师对整个课程做出安排、授课讲解知识,学生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学生对老师的测试、作业等要求做出回应,老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与传统课堂不一样的是,MOOC的平台大大提升了师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比如教师只管按照科学的体系传递知识、但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进度接收 学习这些知识;部分测试题目平台可以代替教师给出评价,省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在课后参与讨论,从论坛中充分了解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在后续 的课程中做出反应(Udacity的某些课程甚至专门开辟了“答疑时间”环节,每节课都有一段老师针对论坛中学生提得最多的问题进行解答的视频)。
学习者与学习者
在MOOC的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平台会为每门课程开设一个专门的课程论坛,学习者在此相互认识、讨论与本课程相关的问题、共同 学习。值得强调的是,如果学习者交流足够充分、深入的话,往往能同时生产出新的知识,这正是 “开放教育”的终极理念所倡导的。
除了课程论坛,学习者往往还常驻于提供MOOC课程汇总信息的网站(如CourseTalk等),他们甚至还会在线下组织见面会,彼此交流选课、学习的经验,评价、推荐优秀的课程等。
教师、学习者与平台
授课教师将许多课程内容嵌入到课程平台上,他们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反馈。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小测试、作业、查看帮助、进行模拟实验、撰写课程 Wiki,这些也都是在与平台进行交互。像三巨头这样成功的MOOC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学习者在使用平台时就像在与真人交流,轻松愉悦的 心情使得课程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总体来看,MOOC以定制的平台技术为基础、严格的课程制度为保障,以教师、学习者、平台三要素之间无处不在的交互为经络,以交互产生的各种课程材料为骨肉,由此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