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脑出血部位影响脑微出血的预后
2016-05-25 MedSci MedSci原创
背景:研究者旨在确定脑出血(ICH)的幸存者中脑微出血(CMBS)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研究者对168例脑出血幸存者进行前瞻性的观察研究,这些患者在ICH开始及随访期间行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平均扫描间隔,3.4年;间距范围,1.4-4.7年。研究者校正年龄,性别,和扫描间隔后,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根据ICH定位分层(58例脑叶出血,103例非脑叶ICH,排除多或无法归类的ICH患者)结果:
背景:研究者旨在确定脑出血(ICH)的幸存者中脑微出血(CMBS)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
方法:研究者对168例脑出血幸存者进行前瞻性的观察研究,这些患者在ICH开始及随访期间行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平均扫描间隔,3.4年;间距范围,1.4-4.7年。研究者校正年龄,性别,和扫描间隔后,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根据ICH定位分层(58例脑叶出血,103例非脑叶ICH,排除多或无法归类的ICH患者)
结果:在ICH开始时,有89例(53%)存在CMBS,在随访期间,80例(48%)表现CMBS的症状。ICH开始时,发生CMBs的预测因子为:超过1 CMBs(aOR: 2.27;95% CI: 1.18-4.35),放射检查大出血(AOR,6.78;95% CI,2.76-16.68),混合部位CMBs(AOR,3.73;95% CI,1.67-8.31)。根据脑出血部位分层后,CMBs的发生与腔隙性非脑叶ICH的发生相关(aOR,2.86;95% CI,1.04-7.85),并且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相关(aOR,2.89;95% CI,1.14-7.32)。在脑叶ICH中,CMBs的发生与放射检查大出血相关(aOR,9.76;95% CI,1.07-88.77)。
结论:ICH部位不同,CMBs的预后与相关因素也不同。在脑叶ICH中,CMBs的发生于出血生物标志物相关,在非脑叶ICH中,缺血负荷增加。在随机对照试验中,CBMs可能是监测ICH后重新开始服用抗血栓药物的生物标记。
原始出处:
Pasquini M, Benedictus MR, et al. Incident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a Cohor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 2016 Mar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微出血#
76
学习了,好文值得点赞!
98
#脑微出血#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