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控糖治疗中,老饿咋办?

2017-10-20 郭立新 人民网-生命时报

饥饿感是糖友在控糖治疗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反应。出现饥饿感时,首先应排除低血糖反应(属于相对性低血糖,血糖实际上在正常范围,并非真正的低血糖)。

最近,一位病人老赵向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抱怨:“郭大夫,我这段时间很努力地控制血糖,也达标了,但就是总觉得饿,又不敢多吃,生怕血糖再上去了。”这也是不少糖友共同的困惑。吃多了血糖高,吃少了又会饿,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饥饿感是糖友在控糖治疗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反应。出现饥饿感时,首先应排除低血糖反应(属于相对性低血糖,血糖实际上在正常范围,并非真正的低血糖)。饥饿感可由血糖控制不佳引起,随着病情好转,患者本人会对此产生适应与调节,这种现象就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郭立新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减轻饥饿感,同时避免血糖的明显升高。

1.适当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类食物,如黄瓜、西红柿、茄子、大白菜、菠菜等。这样不仅摄入热量较少,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

2.适当增加粗粮的比例,增加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如玉米面、绿豆、荞麦面等。

3.注意心理调节。糖友一般4~8周后就能逐渐适应医师和营养师给予的饮食方案。人的饮食量与饮食习惯有关,在不影响营养、不出现低血糖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忍耐与适应,饥饿感可以逐渐缓解。此外,糖友应该相信,减少饮食量并不一定会产生饥饿感,减少心理暗示方面的影响。

4.注意饥饿感是否与低血糖有关。有些糖友觉得饿是由于过量运动或过分限制饮食所导致,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

5.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的糖友更容易有饥饿感,要注意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合理使用胰岛素。有些糖友严重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可以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肠促胰素类药物。肠促胰素类药物可以兴奋饱食中枢、减慢胃肠蠕动,减少饥饿感。

后来,患者采取了郭主任的建议,总是饥饿的情况渐渐消失了,血糖依然很稳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54816, encodeId=df252548168c, content=学习了谢谢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ONcle9pic3zSn0GqHrsfLPeNmuNF9ibgMfMOAs7Iic5MpiaU8RLmRH67xCKuk5wzfhb7G4ib7ia6z9lrnsTicj1nAUfEOMecZDtvvu/0, createdBy=d7f91939785, createdName=186****0580(小山羊), createdTime=Sat Oct 21 08:45:29 CST 2017, time=2017-10-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54671, encodeId=91222546e157, content=学习了提高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7/09/21/39b6a0099eb602e8ac1f7e10d5d440a9.jpg, createdBy=dee01724555, createdName=杨利洪, createdTime=Fri Oct 20 22:05:36 CST 2017, time=2017-10-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10-21 186****0580(小山羊)

    学习了谢谢了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54816, encodeId=df252548168c, content=学习了谢谢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ONcle9pic3zSn0GqHrsfLPeNmuNF9ibgMfMOAs7Iic5MpiaU8RLmRH67xCKuk5wzfhb7G4ib7ia6z9lrnsTicj1nAUfEOMecZDtvvu/0, createdBy=d7f91939785, createdName=186****0580(小山羊), createdTime=Sat Oct 21 08:45:29 CST 2017, time=2017-10-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54671, encodeId=91222546e157, content=学习了提高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7/09/21/39b6a0099eb602e8ac1f7e10d5d440a9.jpg, createdBy=dee01724555, createdName=杨利洪, createdTime=Fri Oct 20 22:05:36 CST 2017, time=2017-10-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10-20 杨利洪

    学习了提高了

    0

相关资讯

JCI Insight:科学家发现:2型糖尿病血糖高低的关键,越胖反而血糖越低

耶鲁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与瘦人相比,肥胖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脑中葡萄糖水平降低。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可能会解释饮食行为紊乱,甚至可能导致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更高。

Diabetes:研究指出干扰胰岛β细胞增殖、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根据Diabetes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通过抑制应激诱导的microRNA-708(miR-708),影响β细胞功能和葡萄糖调节的新机制。

Diabetes Care: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干预对糖尿病进展的影响

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干预措施均可以延缓或预防葡萄糖调节障碍的2型糖尿病(DM)患者的病情进展,但其益处可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个体进展至糖尿病并回归至正常葡萄糖调节(NGR)的3年风险可能有助于促进基于效益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使用在糖尿病预防计划(DPP)基线评估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测量了19个临床变量值来评估进展为DM的3年风险以及分别使用

Diabetes Care:德国糖尿病患者死亡情况的全国性分析!

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目前德国因诊断糖尿病而死亡的数据不可用。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估计了德国与糖尿病(所有类型)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绝对死亡人数。此项研究计算了2010年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制度中保障的6490万人口的全国数据。由于德国缺乏全国糖尿病死亡率数据,因此此项研究使用了丹麦国家糖尿病登记处的死亡率比率。与糖尿病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绝对数为:糖尿病的死亡人数减去归因

糖尿病为何频频眷顾年轻人?

近年来,以往被认为是中老年人“专利”的糖尿病出现了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糖尿病患者的行列。糖尿病年轻化的原因是什么?年轻人该如何预防糖尿病?

JAMA:比二甲双胍更有效果的药物将要出现

根据10月17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上的临床证据显示,添加磺酰脲或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与血红蛋白A1c(HbA1c)约减少1%有关,而添加磺酰脲类(但非二甲双胍)与更多的低血糖事件有关,效果更明显。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