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震撼!科室8个主任,0主治,1个住院总,10多个规培生,无规培生科室还能运转?干了住院总的活,为何不能同工同酬?

2023-08-01 梅斯头条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科室8主任、0主治、1个住院总,十多个规培生,你怎么看?

科室8主任、0主治、1个住院总

科室规培生占比普遍是多少?

规培生成了科室中坚力量?

近期,一篇《科室8个主任,0主治,10多个规培生,你这么看?》的文章火了起来。大概意思为,一网友所在的科室人员结构令人感到震撼,某个时间段一个科室 10个正式员工,却有3个主任医师,5 个副主任医师,还有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博士做住院总,不用值班,主要做科研工作。整个科室连主治医生都没有,但是科室里却安排了十几个规培生。

图片

看到网友透露的人员结构比例,感觉还是比较震惊的,科室里竟然有8个主任,十几个规培生,原本应该属于中坚力量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却寥近于无,取而代之的是十多个规培生。
这就让我们特别好奇和疑惑,没有主治和住院医师这些中坚力量,科室还能运转得动吗?是不是现在规培生已经成了科室的主要劳动力,取代了住院医师的工作呢?
四川某医院一名医生表示:“科室里规培生比例高是不争的事实,很多科室里的规培生有时能达到全部医生的1/3,甚至更高,如果科室不想招正式员工了,规培生比例甚至能达到1/2。当然,规培生是流动的,比例并不固定。他们的贡献很大,很多基础工作都是他们在干,有些规培生也在管病人,有他们去写病案、捡片子,正式员工轻松不少,如果没有了规培生,科室效益立刻会下降,因为根本收不了那么多病人,即使逞强收了,也没有人去管床,你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规培生就相当于以前的住院总。
规培生比例高,是因为现在的规培制度,那么一个科室8个主任又怎么看待呢?
安徽阜阳一名医生如此表示:“8个主任确实有点夸张,不知道这个科室是在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小医院聘任主任比较简单,到了年龄一般都会聘,但小医院科室最多4个主任也就足够了;大三甲分病区,每个病区都有主任,可能会多一些。事实上,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主任的数量都是超额的,不乏一些没有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却尸位素餐的人,国家意识到了这个情况,也在极力限制,未来我觉得职称晋升和主任聘任只会越来越难。”

争论激烈异常

没了规培生,医院科室还能运转得动吗?

先给大家献上一首打油诗:
上联:写不完的病历、收不完的病人、看不完的急诊、接不完的电话;
下联:看不完的手术、换不完的伤口、跑不完的杂活、值不完的夜班。
横批——规培生现状。
这首打油诗以前是送给住院医师的,现在倒好,已经公认是规培生的现状了,也就是说,以前住院医师干的活,都落到了规培生的头上。
规培生对于科室而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离不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难怪有人会说你要是突然中断了一个医院招收规培生的资格,医院立刻就转不动了,非得大乱不可。
就比如,今年3月初,湖南某知名三甲医院规培基地部分科室收到“黄牌警告”,可能面临被摘牌和停止招录规培医生的风险。黄牌警告一发出,整个医院的医生精神都处于紧绷状态,科室里发布通知立即整改,方方面面都流露出一定务必要保住规培资格、视死如归的态势。
图片

该医院发布的通知

所谓的黄牌警告,指的是限期整改,即评分达到 60 但不满 70,或核心指标数超过 7 但不超过 10 的医院,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否则可能被暂停招收资格。
上述医院一名医生就表示:“如果停招规培生,对科室工作影响是巨大的、难以想象的,肯定不能停,会想尽办法保住基地的规培资格,黄牌警告之后,医院每天、每周都会召开和住院医师培训有关的会议。”
另一名正在该院规培的医生则表示,科室临床科室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一个人要管 6~7 张床位,周转周期也很快,住培医生基本 007。要求早上七点半上班,晚上六点下班,但实际上加班很严重,经常不值班也要加班到凌晨,有时候直接在医院睡。由此可见,一旦暂停医院的规培资格,科室运转肯定会受影响。
既然规培基地都在拼命保着自己招收规培生的资格,所以就有了一个疑问,规培生对科室而言那么重要,是不是一旦没有了规培生,科室就运转不动了呢?
这个问题争论得异常激烈。
山西一名医生表示:“没了规培生也可以转,但是只能转一点点,不能转多了。”

图片

山东一名医生表示:“规培的全称就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本身就是在当住院医师使用,规培生要管大量的床位,如果没了规培生,科室业务减半,立马瘫痪!你总不能让主治和副主任去干杂活吧,现在干活的都是四证合一的规培生,没了规培生,你还得多花钱去聘请正式员工,现在这种情况,既有干活的,也不担心流动的规培生会分走科室的绩效。”
但也有人认为,医院离了谁都能运转。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公立医院11804个,国家规范化培训基地在800家左右,只占了全国公立医院的7%,所以超过90%的公立医院日常运营是没有规培生的,他们的中坚力量依旧是住院医师。
科室没有规培生但是会有入职的新员工,没有入职的新员工,那么就会有低年资住院医生,没有低年资住院医生,也总会有低年资主治医生,所以要干苦活时,总会找到人。
他们说到:“规培生在很多医院承担了巨大比例的一线工作,最苦最累甚至非医疗的活都被规培生承担了,没有规培生的话,平均住院日肯定要增加,住院和出院量肯定要减少,夜班会很勤,没有规培生的话,医院原本正式的职工就要辛苦很多了,这一点我不否认。”
“但医院依旧能够运转,我表达的主要观点是即使没有规培生,医院也可以继续运转,规培制度在中国才存在几年啊,没有规培生中国医疗体系就停滞了?现在规培基地的主治、副主任、主任全是花瓶摆设?他们不会看病不会手术?如果没有规培制度,医学院毕业生都不用去医院找工作了?这说不通的,有了规培生,医院是现在这样一种生态,没有规培生是另一种生态,但你不能说没有规培生,医院科室就不能运转了。而且部分规培生对工作也不上心,有时整天看不到,但科室也没法管。”

规培生工资月入千元~1W+不等,

既然干了住院总的活,

为什么还不能同工同酬?

既然规培生干了住院总的活,按理说他们也应该拿到住院总的工资,但现实如何呢?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规培生不是正式员工,医院几乎不会把科室的绩效分给他们,规培生的工资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种补贴组成,但对于一个医生来说,绩效才是工资的大头
在2020年一份3032名规培生的调查研究中,2351 人当时正处于规培阶段,672 人已完成规培。按照规培类型看,其中单位人规培 1319 人,社会人规培 900 人,专硕四证合一规培 802 人。
结果显示,近三成(27.5%)表示每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其中 8% 的人表示规培期间没有收入,每月收入在 3000 元以上的占比为 32.3%。
在每月收入在 3000 元以上的人员中,50.6%是社会人规培,44.9% 是单位人规培,专硕四证合一仅占 4.4%,大多数(83.5%)的人都来自三甲医院。
从学历对应的收入占比看,学历越高,相应规培的收入待遇越好。本科与硕士学历的规培收入变化幅度比较大。每月规培收入在 3000 元以上的占比最高的 10 所医学院校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长沙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2021年发表的《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规培医生的平均年龄为27.04±2.72岁,平均月收入为3476.80±1233.02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届一名专硕研究生表示,她在2020年刚考上研究生时,作为四证合一的规培生,她的月工资就超过了一万元,同样是2023年结业的规培生,广东某医院的吴民连(化名)在没有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之前,每月收入不足2000元。
这就很让人心塞,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以及和正式员工相比,规培生的工资变化很大,落差很大,都是干一样的活,科室内部为什么还不能做到同工同酬?
其实,在全国推广规培生“同岗/工同酬”,难度很大。首先是因为规培医生的绩效不易评估。根据要求,规培医生有必修轮转、选修轮转,理论上,规培制度要求一名学生配一位导师,每个导师在同一届不能带两名以上规培医生。但因为有轮转,导师日常很难见到他的规培医生,这么一来,作为导师,很难评判规培医生的工作表现,这个绩效也就不好给了。而且,规培医生虽然干了很多活,但主要以学习为目的,不是你的正式员工,你也就没法评估规培生的KPI。
同工同酬虽然艰难,但也有一些医院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例如有的科室拿出1/3的绩效分给规培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招收麻醉专业规培医生时,基于“同工同酬”的原则,提出每月科室奖金在5000-10000元,另有饭补、年度绩效、通勤补贴等合计每月近千元。
图片
给规培生分1/3的绩效
不管怎么说,规培生作为科室的中坚力量,医院不能把他们当外人,也绝不能辜负他们的辛苦。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