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Nature:科学家发明流感疫苗皮肤“补丁“

2013-03-05 张笑 中国科学报

近期的《自然—材料学》报道了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疫苗“补丁”,可以应用于皮肤上,将DNA疫苗简单地输送入人体。 Darrell Irvine, Paula Hammond等人发现将微型针头与聚电解质多层技术结合,可增强DNA疫苗的投递效果。这与利用生物试剂实现的DNA联合投递达到的效果一样,都能提高细胞中核酸的摄入量。这种“补丁”的聚合物微型针头被用于皮肤上,将加载疫苗的可生物降解聚电解质薄膜

近期的《自然—材料学》报道了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疫苗“补丁”,可以应用于皮肤上,将DNA疫苗简单地输送入人体。

Darrell Irvine, Paula Hammond等人发现将微型针头与聚电解质多层技术结合,可增强DNA疫苗的投递效果。这与利用生物试剂实现的DNA联合投递达到的效果一样,都能提高细胞中核酸的摄入量。这种“补丁”的聚合物微型针头被用于皮肤上,将加载疫苗的可生物降解聚电解质薄膜植入皮肤表层。与皮肤接触的那层聚合物在应用过程中会发生溶解,使得微型针头能快速方便地被移除。被植入的薄膜则释放DNA与免疫刺激RNA到皮肤内,这一释放过程的持续时间是可调节的,可从数天到数周。

这种采用微型针头的多层技术所引发的免疫反应能大大超过DNA疫苗的直接注射。此外,这种含有微型针头的补丁可在室温干燥环境下储存数周之久,而不会失去活性。由于其不需要冷藏技术且内嵌的生物试剂在长时间内能保持活性,因此,这种疫苗补丁很适合于全球范围的输送。

流感相关的拓展阅读:

DOI:
PMC:
PMID:

Polymer multilayer tattooing for enhanced DNA vaccination

Peter C. DeMuth, Younjin Min, Bonnie Huang, Joshua A. Kramer, Andrew D. Miller, Dan H. Barouch, Paula T. Hammond & Darrell J. Irvine

DNA vaccines have many potential benefits but have failed to generate robust immune responses in humans. Recently, methods such as in vivo electroporation have demonstrated improved performance, but an optimal strategy for safe, reproducible, and pain-free DNA vaccination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report an approach for rapid implantation of vaccine-loaded polymer films carrying DNA, immune-stimulatory RNA, and biodegradable polycations into the immune-cell-rich epidermis, using microneedles coated with releasable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 Films transferred into the skin following brief microneedle application promoted local transfection and controlled the persistence of DNA and adjuvants in the skin from days to weeks, with kinetics determined by the film composition. These ‘multilayer tattoo’ DNA vaccines 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a model HIV antigen comparable to electroporation in mice, enhanced memory T-cell generation, and elicited 140-fold higher gene expression in non-human primate skin than intradermal DNA injection,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of this strategy for enhancing DNA vaccinatio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79439, encodeId=60ec18e94390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b2112532d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Na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32, encryptionId=3b2112532d8, topicName=Na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2e6f107, createdName=liye789132251, createdTime=Fri Nov 15 02:38:00 CST 2013, time=2013-11-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3-11-15 liye789132251

相关资讯

基金资助不鼓励创新&如何改进资助模式

12月6日的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基金资助的评论文章,编辑部同时配发了一篇社论。这篇文章重新刺激了关于基金资助模式的讨论。大部分资助机构所采用的基于同行评审的基金资助模式被越来越多地认为倾向于鼓励“从众行为”甚至“平庸之辈”,虽然可能是事实,但这个看法需要更多数据和实证研究的支持。斯坦福医学院的John Ioannidis和弗吉尼亚理工的Joshua Nicholson找上了美国国立卫生研

自主发光蛋白标识癌细胞

  日本大阪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研发出一种可自主发光的蛋白,植入这种蛋白的癌细胞在实验鼠体内肉眼可见,这种发光蛋白未来或可应用到癌症的早期诊断中。   大阪大学教授永井健治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一种水母的发光蛋白与荧光蛋白相结合,研发出一种可自主发出明亮光线的新型蛋白。将含有这种蛋白的癌细胞移植到实验鼠体内,观测其在暗箱中的运动情况,可肉眼辨认出明显发光的癌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是当代生物学的重要

Nature Methods:将人体尿液中的脱落细胞重组为神经母细胞

  中国中科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所的裴端卿和潘光在12月9日Nature Methods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的研究结果:中国中科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大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和澳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技术将在尿液中发现的细胞重编程为神经祖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其中神经祖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在

Nature:高产作者与杂志编辑分享如何撰写论文

作者:Kendall Powell Mark Hauber的学生于2007年向Nature投稿,这是一篇关于捕食一种海鸟的论文,被拒。接着向《科学》杂志投稿,被拒。这位气馁的学生Matt Rayner建议向《Conservation Biology》投稿,这是该研究领域的二类期刊。但是Hauber因为经验丰富,认为这篇论文应该去投更好的杂志。他修改了少许内容,向级别更高的《Proceedings

Nature:研究表明10E8可中和98%艾滋病毒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Scripps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感染了HIV-1病毒但能保持健康的个体人群中,发现了一种能至多中和98%艾滋病毒的抗体:10E8,这对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免疫学家、艾滋病毒疫苗研究者Mark Connors博士,第一作者为黄镜河(Jinghe Huang,音译)和

NCB:神奇蛋白防癌抗衰

一场从发现一只快速老化的小鼠开始的、不同寻常的、持续10年的旅程让科学家找到了这样一种蛋白。这种蛋白保护动物远离癌症和衰老所带来的各种折磨,并且这种蛋白没有明显的缺陷。 这种命名为BubR1的蛋白目前还有许多谜需要科学家去揭开,但是这项工作为研究如何保护染色体、提升健康水平提供了线索。 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梅奥诊所的癌症生物学家Jan van Deursen和他的同事最初的兴趣在于研究癌症的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