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美研制先进检测器可快速检测埃博拉

2014-11-10 孝文 编译 新浪科技

波士顿大学研制的诊断器原型尺寸与鞋盒差不多,采用电池驱动,被称之为“单一颗粒干涉反射成像传感器”(SP-IRIS)。传统检测方式需要1个小时准备样本,2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对样本进行处理。相比之下,SP-IRIS所需的样本准备时间极少,大约一个小时内便可获得检测结果。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研制了一种全新的传感器,能够在短短30分钟内完成对血样的检测,确定患者是否感

波士顿大学研制的诊断器原型尺寸与鞋盒差不多,采用电池驱动,被称之为“单一颗粒干涉反射成像传感器”(SP-IRIS)。传统检测方式需要1个小时准备样本,2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对样本进行处理。相比之下,SP-IRIS所需的样本准备时间极少,大约一个小时内便可获得检测结果。

波士顿大学研制的诊断器原型尺寸与鞋盒差不多,采用电池驱动,被称之为“单一颗粒干涉反射成像传感器”(SP-IRIS)。传统检测方式需要1个小时准备样本,2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对样本进行处理。相比之下,SP-IRIS所需的样本准备时间极少,大约一个小时内便可获得检测结果。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研制了一种全新的传感器,能够在短短30分钟内完成对血样的检测,确定患者是否感染埃博拉病毒。专家们表示采用这种传感器的检测装置尺寸与鞋盒差不多,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可以运到非洲帮助监控埃博拉病毒的蔓延。

波士顿大学研制的装置通过反射光线有效检测埃博拉病毒。研究人员表示遏制埃博拉病毒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第一次对患者进行诊断时的成本和难度。传统的荧光标记型检测方式需要借助昂贵的实验室设备,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样本的采集、运输和处理同时还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用了5年时间研制这种检测装置。他们指出这种装置可用于在资源欠缺的国家诊断埃博拉以及其他出血热。2010年,他们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纳米快报》上首次阐述他们的想法。据悉,这种装置由波士顿大学工程学院一支由塞利姆-乌恩鲁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乌恩鲁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以及材料工程学教授。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物理学教授班奈特-古尔德伯格也参与了这项研究。研究显示这种装置能够检测单个H1N1病毒颗粒。

工程学院的研究小组与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约翰-康纳以及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的出血热研究员合作,利用4年时间对检测装置进行改进。研究小组指出这种装置能够同时检测血清样本中的多种病毒,包括经过基因改造,用以模拟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行为的病毒。《福布斯》杂志报道称,这是一项能够潜在地颠覆游戏规则的技术,用于遏制埃博拉病毒。这种装置根据独特的基因组长度和其他因素导致的尺寸变化对个体病毒进行检测。研究论文呢刊登在5月期《纳米快报》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

乌恩鲁表示:“其他科学家研制了基于不同标记的系统,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在复杂的媒介中检测纳米尺度的病毒颗粒。借助在光学生物传感器和出血热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研究小组成功研制了一种高度灵敏的装置,能够用于临床快速检测。”他指出典型的生物学样本可能含有多种病毒、细菌和蛋白质。乌恩鲁是工程学院的副院长,负责研究计划和研究生项目。

传统检测方式需要1个小时准备样本,2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对样本进行处理。相比之下,波士顿大学研制的检测装置所需的样本准备时间极少,大约一个小时内便可获得检测结果。波士顿大学国家新兴传染病实验室的研究员康纳表示:“通过将样本准备和处理时间减至最少,我们的系统能够潜在地减少医护人员暴露在病毒环境下的时间。通过同时检测多种病毒,这种装置能够大幅提高患者诊断的效率。”

波士顿大学研制的诊断器原型尺寸与鞋盒差不多,采用电池驱动,被称之为“单一颗粒干涉反射成像传感器”(SP-IRIS),利用多颜色LED光源放射的光线照射被束缚在传感器表面的病毒纳米颗粒的方式检测病原体。传感器表面涂有病毒特异性抗体,所反射的光线的干涉因病毒颗粒的存在发生改变,产生一个独特的信号,揭示颗粒的尺寸和外形。传感器表面面积较大,能够捕捉到最多100万个纳米颗粒的“泄露秘密”的响应。

SP-IRIS正在多家实验室进行测试,其中包括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一家生物安全达到4级(BSL-4)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用于进行出血热病毒研究。一旦获得进行BSL-4研究的批准,波士顿大学国家新兴传染病实验室也将对SP-IRIS进行测试。鉴于研究小组当前的进展速度,SP-IRIS有望在5年内走向医学市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766, encodeId=dde412e66c8, content=美国一如既往的厉害啊,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NUyjXTCJjo7ceOChkqicg6SzjqymjoEtLx55A9HNpmV1quNDdicpmTPZp1WXCq35u64iaCjRhibmrEPN5JHdvOZt9Ajj4MxzLbJ9/0, createdBy=ddf3111026, createdName=jawel, createdTime=Thu Nov 27 21:46:00 CST 2014, time=2014-11-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11-27 jawel

    美国一如既往的厉害啊

    0

相关资讯

埃博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比利时微生物学家Peter Piot等人于1976年首次鉴定了埃博拉病毒。十月三十日,Peter Piot 参加了全球健康创新技术(GHIT)基金理事会在日本的一次会议。他在这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乐观的表示,这次埃博拉暴发将会逐步得到控制。 Peter Piot( Dennis Normile 摄) Science摘录了本次新闻发布会

Science:宿主埃博拉易感性存遗传学差异

埃博拉研究者们一直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传统的实验室小鼠会被这种病毒杀死,不出现出血热和其它的人类典型症状。小鼠疾病模型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埃博拉的病理和免疫学研究,也影响了这种疾病的药物开发。 华盛顿大学的Angela Rasmussen和Michael Katze、NIH的Atsushi Okumura在47个小鼠种系中测试了埃博拉引发的宿主应答。研究显示,病毒

中国帮助非洲抗击埃博拉获称赞

利比里亚总统高度赞赏中国新一轮抗埃博拉疫情援助。新华社发 美媒称,当西非埃博拉传播的速度加快之时,中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资源可以动员:国有企业和已经在疫情最严重地区工作的成千上万的中国工人。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22日报道,中国媒体报道,上个月,一队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务人员已抵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带来了供给以及政府要求在塞首都附近建设一个埃博拉实验室的命

Peer J:美研究揭示埃博拉病毒家族史

一幅彩色扫描电子显微照片,展示了细丝状的埃博拉病毒(蓝色),黄绿为感染病毒的VERO E6 细胞。 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如图)以及与之拥有类似致命性的近亲马尔堡病毒的共同祖先是一种线状病毒。这种线状病毒拥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600万到2300万年前,远远超出科学家的预计。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科学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家族史。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例数破万 全球进入严防新阶段

世卫组织:埃博拉病例数过万 新华社记者 曲振东 编制 世界卫生组织25日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病例数量已突破1万关口,在距几内亚今年3月首次报告病例仅半年之后,埃博拉病毒不但肆虐西非,更登陆欧美。当前,各国更需严防病毒进一步“走出西非”,向全球蔓延。 疫情蔓延超以往 世卫组织25日发布最新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美国、西班牙、马里以及尼日利亚与塞内

NEJM:年龄和基因影响埃博拉患者存活率

什么因素影响着埃博拉患者的生与死?首当其冲的是年龄。一项在塞拉利昂的实地观察发现,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战胜埃博拉病毒。但基因影响也不容忽视,一项小鼠实验显示,如果某些人促进血管修复和免疫力的基因比较活跃,那么他们的病情会相对较轻。 新一期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些医护人员在塞拉利昂某医院的观察结果,他们共接诊了213名出现埃博拉症状的病人,其中有106人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