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Oral Investig:美观区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物拔牙后牙槽嵴轮廓的体积分析
2023-09-22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这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评估使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SCTG)颊部到新鲜拔牙槽位对薄颊骨患者进行软组织增强后的牙槽嵴轮廓,与最小创伤拔牙后仅自行愈合的对比。
拔牙后某些并发症会导致无牙部位发生重大的定性和定量变化。窝骨愈合过程会导致下骨脊的尺寸变化,也会影响上覆的软组织结构。不论采用何种牙槽嵴保存技术,拔牙后软组织轮廓的丧失在愈合后仍可能持续存在。因此,临床医生寻求不同的手术技术来恢复拔牙后的硬软组织体积损失。由于美学是大多数患者关注的主要问题,软组织移植正在成为日常临床实践中的常规方法,以弥补通常在牙齿脱落和种植体放置后出现的冠上组织尺寸缩小。
这类手术可以增加组织厚度,重建足够宽度的角化组织,矫正粘膜牙龈畸形,改善牙齿和牙种植体周围的美观。此外,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软组织的存在对于种植体周围健康的长期维持起着主要作用。然而,最近的回顾性研究报道,在12年的时间里,有无软组织移植的种植体部位在体积、线性变化和种植体周围状况方面没有差异。
许多专家和临床医生采用拔牙后在拔牙槽颊侧进行软组织增强的概念,以稳定软组织并补偿牙齿脱落后产生的颊凹。同时,有大量证据证明,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物(sctg)被认为是嵴轮廓增强手术的金标准。以往的综述文章和系统综述得出结论,各种治疗方法都是建立在基于SCTG的程序之上的,SCTG在软组织矫正和隆胸手术中具有优势。
这与SEPA/DGI/ of研讨会第二组最新共识报告的结论一致。作者指出,在厚粘膜存在时观察到优越的美学结果;结缔组织移植在增加粘膜厚度方面仍然是标准的治疗方案。根据目前的文献,临床对拔牙后尺寸改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组织建模上,而对拔牙后部位软组织愈合的影响研究较少。关于拔牙槽位管理和种植体放置时间的最新共识报告强烈建议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调查拔牙后软组织体积的变化。考虑到现有的知识差距,本随机临床试验旨在对薄颊骨患者使用SCTG颊到新鲜拔牙槽进行软组织增强后的牙槽嵴轮廓进行体积评估,与无软组织增强手术的最小创伤拔牙后自发愈合进行比较。
实验流程图
微创拔牙+ SCTG概述。a术前临床咬合照片。b最小创伤提取。c分厚颊袋初始切口。d扩展用隧道刀制备眼袋。e通过钝性剥离从底层骨中获取SCTG。收获的SCTG。g SCTG安装于颊袋内。h经骨膜缝合将SCTG固定在所需位置
两组在实验期间口腔软组织外形及临床参数的体积变化
病例描述包括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临床照片以及试验组(从a到h)和对照组(从i到p) 0-6个月的线性体积变化。a术前临床照片,咬合视图,b术前临床照片,正面视图,c术后3个月临床照片显示软组织轮廓,d术后3个月临床照片显示IDP高度和垂直组织水平。e术后6个月临床照片显示软组织轮廓,f术后6个月临床照片显示IDP高度和垂直组织水平,g 0-6个月最佳拟合叠加模型,h 0-6个月叠加模型显示颊部软组织轮廓增加0.5 mm, i术前临床照片,咬合视图,j术前临床照片,正面视图,k术后3个月临床照片显示软组织轮廓,1个术后3个月IDP高度和垂直组织水平的临床照片,m个术后6个月软组织轮廓的临床照片,n个术后6个月IDP高度和垂直组织水平的临床照片,0 ~ 6个月的最佳拟合算法叠加模型,p个0 ~ 6个月的口腔软组织轮廓损失3.14 mm的叠加模型
材料与方法:将美观区不可修复上颌牙40颗随机分为两组:SCTG微创拔牙组(试验组)和微创拔牙后自行愈合组(对照组)。评估的结果包括6个月后口腔软组织轮廓的线性体积变化、垂直组织损失、牙龈厚度(GT)和牙间乳头(IDP)高度。
结果:SCTG组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 < 0.001)。与对照组相比,SCTG组口腔软组织体积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SCTG组6个月后GT (P < 0.001)和IDP高度(P <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升高。
结论:SCTG颊部拔除上颌骨前牙槽是一种保留牙槽嵴轮廓的可行方法。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