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衡道丨文献:甲母质瘤(Onychomatricoma,OM)的临床病理特点

2023-06-11 陈旭 衡道病理 发表于上海

现这篇文献要点进行了编译,简要总结了甲母质瘤的的临床病理特点。

甲母质瘤(Onychomatricoma,OM)是一种起源于甲母质的罕见良性肿瘤,对临床医生和病理医师来说,该疾病的诊断具有挑战性。2023年1月17日,Christophe Perrin团队在知名病理学期刊《Histopatholgy》上报道了10例甲母质瘤,并详细描述了其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

甘肃省人民医院病理科陈旭医生对这篇文献要点进行了编译,简要总结了甲母质瘤的的临床病理特点。

临床特征

本研究纳入了10例病例,包括5名男性和5名女性。8例病变位于手指,2例病变位于脚趾。病变生长缓慢,持续2-15年不等。治疗方面,8例患者施行了纵向病变甲切除术,2例患者施行了整体全甲切除术。在随访期内,9例未复发,1例失访。

表1. OM的临床特点

 大体及组织病理学特征

大体特征

患指/趾可见全黑甲及甲下色素沉着,部分病例可呈息肉样外观。病变甲板厚度增加,可见裂片状出血及纵向黄甲,全甲的横向弯曲度增加,近端甲皱襞红斑肿胀,病变甲板游离缘蠕虫样空腔。其中,甲板厚度增加、裂片状出血和黄甲为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个别表现为息肉样外观及皮角形成。

组织学特点

OM 是一种纤维上皮肿瘤,它包括两个区域上的纤维上皮病变。近端区域的特征是以 V 形空腔为中心的深而垂直的甲母质上皮内凹,被无颗粒层的基质型上皮覆盖,角化贯穿嗜酸性角质增生带。横切面呈圆顶状,并衬有乳头状基质型上皮。远端区域的特征是绒毛状、尖锐湿疣样结构。

免疫组化特点

梭形肿瘤细胞显示出一致的强、弥漫性 CD34 表达。在大多数病灶中,可见CD10呈轻-中强度表达。CD99 通常为阴性,在极个别病例中强烈弥漫性表达(图 3C)。病变成分中 ,S100、EMA、MUC4 及STAT6表达阴性。

P16 在 OM 的所有多形变体中均有表达。在基质中没有多形性细胞的OM 病例中,可见 p53 的局灶性和异质性核染色(“野生型”染色模式)。在OM 的多形变体中,完全没有 p53 着色或在至少 80% 的多形细胞中均匀强的核染色(“突变型”染色模式)(图 4C)。

在所有 OM 病例中, LEF-1 表达均为阳性,核表达以基底样细胞弥漫性表达和角化前区局灶性阳性的形式存在,但表达局限于基质(图 5A、B)。在8 例 OM 的纤维上皮的细胞核中,β-catenin表达阴性。在2例OM中,β-catenin在角化前区(鳞状细胞样层)和角化层残余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表达。所有病例中,撕脱的甲板均可见角化前层和角化层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表达β-catenin(图 5C,D)。

分子遗传学改变

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aCGH) 和阵列单核苷酸多态性 (aSNP)

所有病例都显示出简单的泛基因组定量特征,只有少数完整或部分染色体异常(范围从 2 到 7 个拷贝数改变,CNA)。所有病例可见13 号染色体的全部或部分丢失,包括所有 OM 及其变体病例中的 RB1基因 (100%)(图5E,F)。在六例病例 (75%) 中,13q的缺失与 16q 缺失相关(图 5E)。在其他定量异常中,可以检测到包括TP53基因在内的17p 丢失以及包含CDKN2A/CDKN2B基因在内的9p缺失(图 5F)。

DNA 靶向下一代测序 (NGS)

三例具有多形性细胞的OM ,可见TP53突变:其中一例为错义突变,两例为移码突变。移码突变与TP53的等位基因丢失相关,导致TP53双等位基因失活。在 OM 的微乳头变体中,可以检测到IDH1错义突变。

表2. 免疫组化和分子研究

讨论

图1.(A)病例1的临床表现。甲板表面保持相对完整,甲板变薄,并且面甲板的游离边缘隆起,提示甲下角化病。(B)近端边缘明显增厚,多个深切口交替出现,棘突被角化区覆盖。粘附在撕脱甲板上的指甲上皮表层部分,对应于OM的乳头状突起的表层部分。(C)增厚甲板的中部,仅显示出罕见的丝状腔,大多数近端纤维上皮尖端被角化区覆盖,形成均匀的厚甲板。只有具有表皮化生的近端纤维上皮尖端,才会产生空腔。此外,指甲板的表面,近端被厚角质层覆盖,呈扁平状。(D)甲板的远端部分可见微小空腔的厚甲板,具有点蚀状特点。这种组织学特点,需与甲下角化病相鉴别。(E-G)色素型OM,病例8。(E,F)病例8的大体表现。(E)Hutchinson征和厚厚的色素角质层。具有粗细不规则的细纹的全黑甲,间距和着色,类似于指甲黑色素瘤。(F)带有点蚀的图案,在临床上需与甲下黑色素瘤鉴别。(G)病例8的甲板近端横切面。厚甲板周围有多个小空腔,可以确定良性甲源性肿瘤,可见角化前区及其红色角化层或粉红色甲细胞。

图2.在横切面上,OM显示出很大的形态变异性:病例3。(A)肿瘤的近端位置较深,血管增多,主要是黏液样间质,梭形细胞排列成随机或松散的席纹状生长模式。这些特征,需与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鉴别。(B)近端甲皱襞腹侧水平。OM形态类似于基质纤维角化瘤的突出纤维上皮。(C)近端甲床水平,可见多个空腔的厚甲板,对应于OM远端部分,类似于纤维角化瘤。

图3.OM模拟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SAFM)的胶原变型,病例4。(A)切除范围为肿瘤的近端部分,可见具有胶原基质的深部真皮结节被上皮覆盖,没有经典类型OM中常见的典型V形上皮内陷。(B)均匀的束状生长模式。(C)CD99的强阳性,在 OM中非常少见。在OM和SAFM中都可以看到温和的纺锤形到星状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质突起。(D)长的纤维上皮指状物,连接厚甲板的远端边缘,形成空腔。

图4.典型的绒毛状、尖锐湿疣样结构,但具有多形性细胞的OM。(A)注意怪异细胞的表面位置(病例6)。(B)明显的核多形性和多核巨细胞(病例6)。(C)p53在多形性细胞中的弥漫性染色(病例5)。(D)具有轻微异型性的OM,可见奇异、深染的细胞核(病例7)。

图5.(A)注意粉红色角化前区(鳞状细胞样层)和红色角化区的残余。(B)LEF-1在基质基底细胞中呈弥散阳性,在角化前区存在局部阳性。(C)肿瘤横截面。多个空腔被角化前区及其红色角化层或粉红色甲细胞包围。(D)在角化前区中,β- catenin在细胞核、细胞质弥漫表达。另一方面,近端甲床及其膜也存在β-catenin的细胞核及细胞膜表达。(E,F) 使用CGH/SNP阵列分析的定量全基因组图谱。(E)OM (病例3)的SAFM变体,可见相关染色体及基因缺失:5p、5q、7q、13q(包括RB1基因,红色箭头)和16q。(F)OM的多形性变(病例5)显示一些部分缺失:2p、2q、6q、11q和整条染色体13(包括RB1基因,红色箭头)和17(包括TP53基因,蓝色箭头)的缺失。

鉴别诊断

表3. OM与CD34阳性纤维性肿瘤的免疫表型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Perrin C, Pedeutour F, Coutts M, Ambrosetti D, Dadone-Montaudié B. Onychomatricoma: a clinicopath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molecular study of 10 cases highlighting recurrent RB1 deletion and the potential diagnostic value of LEF-1. Histopathology. 2023 Apr;82(5):767-77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42235, encodeId=512e21422356b, content=认真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NUyjXTCJjo6EF3hKja8nER8RMzxQdria9eCYFhgLTLsDOeqnvIYdeLDz5eP6EnicLuE5gibiawgno4zUA0jAR7Nbtp2llQ9fs3Mk/0, createdBy=278f1986883, createdName=医鸣惊人, createdTime=Sun Jun 11 17:49:48 CST 2023, time=2023-06-11,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2023-06-11 医鸣惊人 来自山西省

    认真学习了。

    0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