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连日来,新加坡新冠确诊病例激增,外出戴口罩的人增多。
除了新加坡,多国也出现新冠确诊病例增加的情况,其中,一种名为JN.1的新冠变异株引发较为广泛的担忧。有专家和机构表示,JN.1是当前已知传播速度最快的新冠变异株,可能引发新一轮新冠感染浪潮,但无需过度担忧。
多国发现 JN.1 变异株
目前共在12个国家发现了JN.1变异株。12月8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官网首次将JN.1单独纳入新冠临近预报(SARS-CoV-2 Nowcast),称JN.1是当前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截至当日,CDC估测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变异株中约占15%至29%,而在11月27日的估测中,其占比还低于1%,更早的10月底它所占的比例还不到0.1%。欧洲国家新冠疫情监测数据也显示了JN.1变异株感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呈现上升趋势。截至11月中旬,爱尔兰、冰岛、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等欧洲多个国家出现指数级增长,尤其在丹麦,该变异体病毒感染已经覆盖了50%人口。英国也声称,JN.1每周增长率预计为84.2%,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已知变异株。
随着JN.1变异株的蔓延,英国和美国卫生机构声称,它已成为当前已知的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预计可能引发新一轮新冠感染浪潮。
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正在监测该变异株,但尚未将其指定为关注的变异株(VOC)。
JN.1和BA.2.86关系密切
JN.1属于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被认为属于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JN.1和BA.2.86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
JN.1今年8月在卢森堡首次被发现。该变异株今年9月份在美国首次检测到,今年10月在英国被首次检测到。
在 11 月 27 日美国 CDC 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实时预报中,BA.2.86(包括其分支)在监测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中只占 5~15%,当时的主要流行变异株是 HV.1。然而,在近几周的监测中,JN.1 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有所增加。根据 12 月 9 日最新发布的 CDC 新冠病毒变异株实时预报,JN.1 在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株中的占比从 9 月 2 日的不到 0.1%,飙升到了 11 月 11 日的 3.5%,并且预计将在 12 月 9 日升高至 21.4%,即将超越此前最常见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HV.1(29.6%)。
此外,JN.1 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已经超过了 BA.2.86 及该变异株的其他分支。据麻省理工学院 Ian Wickersham 实验室发布的数据,自 10 月 1 日至 11 月 22 日,JN.1 在全球范围内的检出率从 0 一路跃升至 15% 以上,而 BA.2.86 及其数个分支的检出率始终没有高过 5%,且最近进一步降低。
JN.1增长优势显著、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日本科学家最近于12月8日发表在bioRxiv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奥密克戎亚变体JN.1的病毒学特征,与其他变体相比,JN.1显示出强大的免疫逃避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刺突蛋白中获得了L455S突变。该研究指出,JN.1有能力在未来成为全球的主要变异株。
JN.1 是否会加重健康风险?
CDC认为,JN.1 的持续增长表明它要么更具传染性,要么更能逃避人类免疫系统。但是目前没有迹象表明JN.1的致病严重程度有所增加,也没有证据表明JN.1 相对于其他当前流行的变种对公共健康的风险增加。早期实验室数据表明,新冠测试和治疗手段预计对JN.1有效,同时,接种今年最新新冠疫苗的人的血清也可以阻止JN.1病毒进入细胞。
不过,曼彻斯特大学的免疫学家Sheena Cruickshank教授认为,刺突蛋白突变意味着感染JN.1后,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或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初级保健和公共卫生部门负责人马吉德(Azeem Majeed )教授表示,感染JN.1病毒的症状“可能与感染其他变异病毒的症状相似”。
新冠疫苗和药物仍然有效
CDC声称,早期实验室数据表明,新冠测试和治疗手段预计对JN.1有效,同时,接种今年最新新冠疫苗的人的血清也可以阻止JN.1病毒进入细胞。
此外,有研究显示,抗病毒药物对 JN.1 变异株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活性,这主要是因为 JN.1 变异株并不存在如 XBB 变异株中的影响抗病毒药物活性的突变;另一方面,部分研究显示,含 XBB 变异株组分的新冠疫苗仍可高效抵御 JN.1 变异株感染;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没有观测到 JN.1 的致病性增加。
美国 CDC 在文章中表示,现阶段没有证据表明 JN.1 变异株相比其他新冠病毒流行株,会对公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危险,并且,现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病原学检测方法和治疗方法仍对 JN.1 变异株感染有效。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